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在王晶的“赌片热”和徐克的“武侠热”之前,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电影圈大行其道的是极富中国民间色彩的“僵尸片”。只可惜在标志性影片《僵尸先生》之后,香港电影人一窝蜂地跟风抢拍,加上观众口味的改变,“僵尸片”热潮逐渐减退。最近,《千机变》的出现及其取得的高票房(在香港的累积票房已有2700万港元),令人再次关注到香港这一独特的片种。在年轻偶像和潮流元素的包装下,“僵尸片”似有死灰复燃之势。
起源:“赶尸”风俗引发灵感
“僵尸片”其实是“鬼片”的一种。香港电影里的所谓“僵尸”,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源于过去湘西民间的“赶尸”风俗。相传湘西沅江上游一带,汉人客死异乡后,按照习俗其尸体必须运回家乡埋葬。但在崎岖山路上借助车马等运输工具运尸耗资巨大,于是就有所谓的“法师”创造了“赶尸”这一行业。法师在前面带路,尸体额上贴着黄纸符,一跳一跳地跟着。有人揭穿所谓“法术”只是障眼法,真相是由两个人轮流背尸体,由于专挑夜晚上路,别人远看就像是尸体自己在行走。
香港电影人以这些民间传说为蓝本,再结合明清小说里有关鬼怪、尸变等光怪陆离的记载,创作出一系列僵尸电影。片里的正派角色大多是以“墨线、糯米、黄纸符、桃木剑”为法宝的“茅山道士”,至于反派,在香港这么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僵尸电影也受到西方吸血鬼文化的影响,许多电影里的中国僵尸虽然穿着清朝服装,但同样尖牙利爪、喜吸人血和惧怕阳光。
辉煌:“灵幻功夫片”独树一帜
香港的僵尸片当然不仅仅是“赶尸”那么简单。这些电影里其实惊栗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搞笑和武打。用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的话来说,“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洪金宝可谓首个吃到“僵尸”甜头的人,《鬼打鬼》系列属低成本制作,可是这些以僵尸为噱头的“灵幻功夫片”让观众眼前一亮。1985年,洪金宝的宝禾公司又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票房狂收2000万港元,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而香港电影人对潮流的敏感度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好莱坞电影《E.T外星人》获得成功,香港也立刻冒出一部《僵尸家族》,小僵尸与人类小孩友情深厚,还大显神通勇斗反角,故事相似却加添了“中国特色”。
说起僵尸片,林正英这个人不可不提。林正英武师出身,曾是李小龙的两大得力助手之一。银幕上的众多“茅山道长”中,有着厚实功夫底子的林正英是最多产的一位。他努力将西方吸血鬼融入香港僵尸片中,于1989年自导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结合”的最佳范本,票房过千万元。片中的道长与小僵尸居然情同父子,与西洋吸血僵尸来一场“中西大战”,刺激又搞笑。
没落:克隆“吸血鬼”票房败北
僵尸片到了后期逐渐变得粗制滥造,20世纪90年代,王晶的赌片和徐克的武侠片开始风行,《非洲和尚》、《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以及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等僵尸片,都接连票房败北。僵尸片虽然式微,僵尸电视剧却依旧在香港找到市场,林正英在此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1995年至1997年,他与“亚视”合作拍摄《僵尸道长》系列,收视不错,可惜正当他准备接拍《僵尸道长》第三部时,却因肝癌于1997年病逝。功夫杂耍式的传统茅山道术,也随着林正英这位“最后一任道长”的离去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所流行的电脑特技。
为了吸引“贪新厌旧”的观众,僵尸题材的影视作品逐渐西化并换上现代生活包装,“亚视”的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正是一成功范例。该剧基本上参照西方吸血僵尸的传说而设计人物,时代背景由过去所流行的清末民初换成了现代香港,剧情中加入了许多探讨人与人之间复杂感情的细腻描写,结果大受欢迎,紧接着还拍了第二部,目前已计划拍摄第三部。由此可见,此剧种在香港仍有一定的市场。
重生:《千机变》僵尸换新衣
与僵尸片没落的原因相似,近两年来“赌片热”和“武侠热”开始消退,而曾经被遗忘的“鬼片”又逐渐抬头,去年的《见鬼》和《三更》不仅叫好更是叫座,而原本就深受香港观众喜爱的僵尸题材也随之“复活”。《千机变》在这个时间推出,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因执导《异度空间》而受关注的年轻导演罗志良也发出话:“计划开拍一部与众不同的僵尸片。”
在这个注重包装的年代,“僵尸”当然也得换上“新衣”。《千机变》的投资方英皇公司深谙此道,拿出自家的青春美少女TWINS作为影片的卖点,配上郑伊健、陈冠希,还有大哥成龙客串一下,一部僵尸片拍得更像是一部偶像剧。无论是“僵尸猎人”郑伊健和TWINS,还是“僵尸王子”陈冠希及其仆人黄秋生,穿着都有型有款,犹如舞台上的明星。而负责动作设计的甄子丹还为这些青春偶像设计出很酷的武打动作,其中TWINS用长棍对打的一段,还是很有些看头。怪不得银幕下的FANS爱煞了这部影片,票房也节节上升。
与“国际”和“现代”接轨,是香港僵尸片的发展趋势。“茅山道士画符斗僵尸”的画面,只怕要在类似“老片回顾”的栏目里才能看到了。本报记者 陈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