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尾,王菲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了,已在万人之上,是有资格摆这种姿态的。
在这个机械化积极进取、高瞻远瞩、讲究透明度的时代,她那种冷冷的面目和声线,也许正是令人着迷的东西。
她越睥睨,世人越好奇。
做偶像很累
“我挺懒,跑步只坚持了两天;
我抽烟,危害健康的表现;
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
爱发脾气,不懂得控制情绪;
我缺乏耐性,尤其对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自信也自卑,矛盾得要命;
面对歌迷,总觉得尴尬;
我不太积极,老想要放假;
我不算太听话,父母也拿我没办法;
我不是偶像,别崇拜我……”这是王菲七年前的一段自白,问她现在有什么改变,她想了想,失笑道:“一点都没变!”
旁人马上提醒:“第一项有改变,你现在天天游泳。”
原来王菲两个月来天天游泳:“志在做点运动罢了,每次不超过二十分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我没有毅力。”
没有毅力、缺乏耐性、爱发脾气,缺点依旧,歌迷对她的热爱却从不减退,而面对歌迷,她依旧尴尬。
“说真的,我面对歌迷时和我面对街上一群不认识的人,没什么分别;他们可能知道很多关于我的事,可是我不认识他们,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沟通,你明白吗?我不懂得用语言去跟他们沟通……这方面我很笨。”
她爱唱歌,但不爱做偶像。“太多人将偶像当作榜样,认为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做偶像是很累的,做人家的榜样很累。”
我没有梦想
“我一向没有梦。梦想也好、目标也好,我都没有,一切只凭感觉去做。”
入行十二年,星途顺畅,名利双收,再唱下去她是为了:“满足自己。”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做好一点,但我所想的好,未必大家都认同。这个矛盾一直都存在。如果有一天,可以做到我也喜欢大家也喜欢的一个东西,找到这个平衡……这是所有人都想做到的,但这是困难的。”
有可能做到吗?“不知道,我尽力而已。当然有可能,也可能没有可能,自己是难以预料的。”
她说,也曾经有过满意的唱片,譬如《浮躁》。
《浮躁》,那是我们见过最不受拘束的王菲,她自由地上天下地哼哼唱唱,那种空间,恐怕可一不可再。
新唱片呢,是否离她想要的东西近一点?她说:“我不觉得是。”
“唱片要卖钱,就要顾市场的需要。”当然了,可是王菲已经有名有利,还有必要在商业运作中委曲求全吗?
“你是问我是否未赚够?”王菲果然快人快语。她很认真,想了差不多一分钟,答道:“是的,可以这么说。”
音乐是最好的沟通方法
王菲视音乐为最好的沟通方法。从“王靖雯”写的词《执迷不悔》,到与窦唯擦出火花的《誓言》,相当个人的《浮躁》,到做了妈妈后写的《童》,还有《寓言》里的曲等等,她的创作不算少。
她说,作曲是情绪的表达,写词嘛,“有事想说就写呗。”
那么,她自问音乐创作的天份和能力,是否足以表达她要说的东西?
“主观地讲,是可以的;但有时候你写出来、你觉得表达了一些东西,是不是人人都明白呢?这又是另一回事。我自己喜欢的、我所表达的,并不是大部分人都明白,这是否表示我的天份和能力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好呢?……视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吧。”
从歌迷的反应来看,她要说的,有些人是理解了的;至于理解不了的,她不介意。
“介意也没办法,别人理不理解,不是由你控制。”
快乐的母亲
王菲写的《童》,十分深情:“你带着一身明媚,离开我温暖的堡垒……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我的爱……我其实无路可退,谁让你就是我的宝贝……”
亲爱的女儿和男友,对她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创作来自情绪。有了女儿、所有生活上的改变,都一定对我的情绪有影响,但会不会很明显呢?我不觉得。”
王菲的妈妈属严厉派,与女儿之间“没有很嗲很亲密的东西”;很自然,王菲希望跟女儿亲密些。她是个会讲故事、逗女儿开心的妈妈。
“她那么小,不是听情节,她听见你的语气就很开心了,不管合理不合理,哈哈哈!”这是整个访问中,王菲唯一表现兴奋的时刻。
不像一般紧张兮兮的母亲,王菲很放得开,连女儿读的是小班或是中班都搞不清楚。
“总之是幼稚园啦!可能因为我们当年六七岁才上学,现在我觉得她纯粹是去玩而已,我不当她是上学;每天去跟小朋友玩玩游戏,我不会太认真太紧张的。”
做事凭感觉
王菲重复地说,她做事从来没有计划,没有野心,只凭感觉。
“可能经理人有计划,但我没有。是经理人说:有这些工作,你做吧。我就选,做这个跟那个。完全是凭兴趣跟感觉,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拍日剧《美梦成真》,也不是为了去日本发展:“只是一份工作,接了,就做,背后没有企图。”
这个没企图的工作,竟然是“想不到做得那么开心”,因为时间充裕,工作人员好,而且学会演戏。
“拍这个剧的过程中,我有满足感,是想不到会有的。(想不到会有?)因为拍戏对我来说,一向都很弱。(但你得过奖。)得奖只是个意外。可以说,在拍这部剧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演戏,这个剧是个很好的经历。
开了窍,并不代表王菲会多拍戏。“顺其自然,有兴趣、有感觉的话,就拍。我没有野心。”(玛利)
   新增诺基亚数百首手机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