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结束了对杨钰莹的专访后,已是深夜11点。回到房中,记者辗转难眠。
这个柔弱的女子在面对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访问时,曾坦言,自己就像是和整个社会在对抗。而另一篇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评论《放过合法公民杨钰莹》最后一句,也颇让人深思:阮玲玉逃不掉枷锁,翁美玲逃不掉枷锁,陈宝莲也逃不掉枷锁。杨钰莹行吗?
杨告诉记者,这话让她感到“冷森森”的。
幸好,她也告诉记者,她有足够的坚强来面对这一切。因为她问心无愧。这也让记者有了足够的勇气继续将对她的追访进行到底。
明天,9月8日,星期天。杨钰莹在天津有一场签名售带活动。看多了网上对她演唱会的冷评,记者也禁不住有些忐忑:一个走红十年隐退三年的歌手,还有多少追捧者?
百里行程从北京到天津
中午12点,记者匆匆往报社发回了稿子。走出新大都饭店的商务中心,一身时尚休闲装的杨钰莹和助手王新玲已经等了一会儿,见面说的,却是:“如果没办好,我们可以再等等。”
走出饭店,服务生亲切地打个招呼:“杨小姐,出去吗?”
两辆奔驰500已经停好。杨钰莹上了前面的车。上了京津高速后,杨打了个电话给司机说,我们得快点,天津方面已经安排好了,不要让人等太久。
将近14点,车入天津近郊,天津方面已经有辆车等着。没有寒喧,直接带路奔向目的地。
千余歌迷拥堵书城门口
车到天津市滨江道127号的天津新华书店滨江书城,记者吓了一跳,等候杨钰莹签名的歌迷已经从书店二楼一直排到了门口,道路拥堵不堪。无奈之下,很多车辆只好由此改道。
三辆车刚一停稳,歌迷们稍为迟疑,有人喊了声:“杨钰莹来了!”人如潮水般涌来,二十余名警察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场面。
不得已,杨钰莹只好从书店侧门上楼。一名粗壮的小伙子不知如何突破了警察的阻挡,冲到了车门前,只为了在第一时间看一眼杨钰莹。
连跟在后面下车的记者都成了歌迷追问的对象:“你们是杨钰莹的经纪人吧,帮我要个签名好吗……”
书城人员近水先得月
经过两个小时行程,杨看上去有些疲惫。按照计划,签售在14点30分开始,杨钰莹先上到书店五楼会议室稍作休息。
但是避开歌迷她也没休息成。会议室里早已等着数十位当地记者和书店工作人员,乘着这个空隙抢着递来各种纸张、画片,让杨钰莹签名,抢着和她合影。
一位当地记者悄悄告诉我,其实作为媒体业内人,大家都知道传闻的“水分”很多,关键是杨钰莹敢站出来说,敢在传言最猛的时候复出,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对于各人的请求,杨钰莹都非常配合,签了数十个名,按请求写上各种祝福语,还得摆出各种姿势配合拍照。倒是我,累得打了个盹儿。
歌迷热情令人感动
在杨钰莹自己的催促下,签售准时开始。
记者先到了楼下,好不容易挤到了签售台前。在挂着“欢迎甜歌皇后来到书城”的台前观察一下,和其他明星的歌迷年龄层次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这一片黑压压的脑袋里,年纪小的只有七、八岁,年纪大的竟有上七十岁的白发老人。有穿着破旧的,也有西装革履的。有操着天津卷舌的,也有吊着潮汕腔调的。
从杨在五个民警的护送下挤到台前起,就再也没办法停下来。
整个签售进行了两个小时,记者大约估算一下,可能有1400多个签名。时间较紧,至少还有200余名歌迷没能得到签名。
在歌迷中,有很多是老人带着未成年的孙子孙女来的,也有五十余岁两夫妻同来的,更多的是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纷纷向杨递去各种自制的礼品和信件。
一位十二岁的女孩告诉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杨钰莹!
一位六十二岁的大爷则告诉记者,早在五、六年前他就一直喜欢听杨钰莹的歌。“别人怎么说不重要,杨钰莹怎么生活也不重要,她是个歌手,她的职业是唱歌,唱得好就行了。”
而另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说的话则让记者有些挂不住了:“记者就爱瞎写,喜欢把人给弄臭了,瞧人杨钰莹不挺好的一女孩吗?干嘛要那样说人啊!”
南昌歌迷千里寻芳踪
在伸出手的歌迷中,一句三十余岁的男子对杨说的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因为他说的是南昌话:“我们是老乡,我是特意跑来找你签名的!”
这位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南昌人,在深圳工作,听说杨钰莹最近在北京,他就申请到北京出差,后来听说杨在天津搞活动,便打车追到了天津,只为了对杨钰莹说一声:家乡人支持你。
那一刻,记者看到,杨钰莹很认真地抬头看了他一眼。
面对记者坦言歌手路
签售进行了两个小时,书城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储备好的碟子都卖光了,“这回是发了!”
时间太紧,累红了眼睛的杨钰莹和喊哑了嗓子的王新玲不得不离开那些充满热情的歌迷上到五楼会议室,参加记者招待会。
之前,杨曾告诉记者:“我现在不怕别人提任何问题了,我都会非常诚实地回答。因为我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复杂,没有能力撒谎。”但是天津的记者表现得非常友好,并没有提出太多令人尴尬的问题。
大部分问题都集中于讨论杨未来的发展。杨钰莹表示,自己的风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要变酷或者变得更时尚一点,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她会尽力将自己应有的风格演绎得更好。“音乐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当初的淡出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到了自己所能接触的极限,必须脱离出来,寻找突破。”
同时她也坦言,淡出的那段时间,她在谈恋爱。“有段时间我真的很想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但是很多因素,主要是性格不合,使我们分开。但是这与我的淡出或复出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为杨钰莹当回“保镖”
结束了记者招待会,如何避开狂热的、还在楼下等待的歌迷,成了一个难题。从楼上望下去,门口还密密地挤着一堆脑袋。
为了避开,不得不让杨再次从侧门离开。书店工作人员分了三批出门,并将杨钰莹的车调到侧门,将另一辆车停在正门,吸引了歌迷。
杨钰莹上车后立刻离开。而记者一行则走向停在正门的车,满是疑惑的歌迷看着记者走进车里,翘着不见杨的身影,突然警醒她在前面的车里,纷纷追上去,但车已走远。倒是不少歌迷还是不停地向我们的车里张望。
这一回,我们做了杨钰莹的“保镖”。
车过天津桥头,前面打来电话,说有歌迷追了上去。
驶近一看,果然有几个歌迷骑着自行车追上来要签名,还有骑摩托和搭“面的”的。所幸不多,杨钰莹一一签完,那些歌迷尚自激动不已地唠叨:“杨钰莹,我们支持你。”
在摇上车窗的刹那,我看见杨钰莹的眼睛是红红的。
挥别杨钰莹
回到新大都已是下午6点,因为赶时间,记者向杨钰莹道别。
离开公众的眼睛,杨钰莹显得很轻松,记者告诉她《南昌晚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见报后,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而对于传说,公众也开始了理性的思考。杨钰莹显得很开心,拍着腿说:“我多冤啊,现在终于有人还我个清白了,南昌是我的第一故乡,广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没想到最后能还我真相是却是故乡的两大媒体。”
言至此处,她突然掩面,看不出她是不是在哭泣,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这个在舆论中承受了太多压力的女孩,此时心中的激动。
在告别的最后时刻,她还没有忘记提醒记者:“你可答应了的,回南昌要请我吃拌粉条、绳金塔的汤和辣藕片的!”——那是在前日采访中她最馋的东西,别的地方吃不着。
此时的故乡尚在千里之外,而留在她心里的,却还是童年时无邪的生活印象。
回到南昌后,我给她发了一条短消息:“岗岗,我希望你快乐起来。真相永远不会被改变。”(记者 萧明)
赖文锋家人接受专访--红色保时捷不是杨钰莹的
杨钰莹追忆纯真岁月 订婚礼品成了心底的痛(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