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里,除了女人,还有男人”,马景涛用这句话来概括自己在《孝庄秘史》中的表演,而且“那个男人不是‘马景涛’,是多尔衮”。当“马景涛”这三个字早已在观众心目中成为“吼叫+哭泣+歇斯底里”式的琼瑶剧男主角代名词的时候,这种表述实在也不失为一种与过去告别的方式。
40岁是不惑之年,回忆起当年做琼瑶小生的时代,马景涛用了一个很辩证的词“正反
两面”看问题:他也知道观众觉得他太投入、太夸张,但他以为这是做演员的必经之路。当年的琼瑶剧时代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充满乐趣的回忆,比如一条片子一拍就是十几二十次,比如琼瑶的重口味“逼”得演员投入、再投入些,导致最终变成“夸张”。在这种情感泛滥的表演中,马景涛自认为还是得到了锻炼,尤其是要把琼瑶文绉绉的台词一字不改地说出来,还得让观众觉得是在说“人话”,对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一种“锻炼”,他本人还是十分感激这种挑战。
这种琼瑶式的魔鬼训练让他在拿到“孝庄”剧本的时候有一种“刚刚好”的感觉:这些年的演艺经历和人生磨练,让他在面对多尔衮这个角色的时候找到了火花。面对业界普遍认为他此角跳出了琼瑶小生模式的反馈时,他本人的感觉似乎更“自然”些,认为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没有太多的雕琢感。
而让一个擅长演感情戏的琼瑶小生变成历经清朝开年风云变幻的皇室成员,导演尤小刚对马景涛的转型起到了决定作用,对此,马景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初在北京东来顺第一次见到尤导时,我就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我们前世就有缘,那时我是大玉儿,他是多尔衮,我想,是尤小刚彻底改变了我。
尤小刚对记者坦言,马景涛以前的戏他并不是太喜欢,但当他在北京见到马本人时却发现他的身上有一股难得的真性情,“或许他欠缺的正是一个好剧本和导演有效的控制吧。”于是,尤导对马景涛说:“拍《孝庄秘史》前,你必须把过去演的戏全忘了,我要把你塑造成一个全新的男人。”为了使人物更具可信度,马景涛阅读了大量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尤小刚也耐心地从理论层面给他讲戏,难怪在记者见面会上,马景涛张口闭口就是“亚里士多德”或者“希腊悲剧”,他觉得多尔衮最终还是一个执着于感情的悲剧英雄,他希望自己将这种幻灭感传达到位。
尤小刚对马景涛最后的表现很满意,“马景涛版的多尔衮有阳刚之气,但又有着像水一样纯净的情感。”
马景涛裂变史
------------------------------------------
-第一阶段:琼瑶剧代表作:《梅花烙》、《雪珂》等点评:在这几部琼瑶戏之前,马景涛经常以送报大学生或是有志青年的形象出现在一些台湾家庭长剧里,并没有太多观众注意到他,直到当上了琼瑶剧里那个吼声震天的小王爷,终于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记住了他那种歇斯底里的表演方式。有观众戏称“他就像一头受伤的小兽”。
-第二阶段:武侠剧代表作:《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
点评:也许是想摆脱琼瑶剧留给观众的奶油形象,进入90年代后,马景涛似乎刻意在寻求一些男人味十足的角色,于是,功夫片成了他给自己找来的一件雄性十足的外套。1993年播出的《倚天屠龙记》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版本的配角都在观众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惟独马景涛演的张无忌还是被指没走出琼瑶剧带给他的“激情桎梏”。
-第三阶段:历史剧代表作:《孝庄秘史》
点评:该剧今年春节在各地的收视一路飘红,观众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马景涛终于摆脱了琼瑶片时代的歇斯底里,开始深入到人物内心,并且懂得张弛有度地传达给观众。(晨报记者邱俪华、实习记者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