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蔡琴公开信悼念杨德昌 忆两人相识离婚点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01:40  北京娱乐信报
蔡琴公开信悼念杨德昌忆两人相识离婚点滴(图)
当年的蔡琴与杨德昌

蔡琴公开信悼念杨德昌忆两人相识离婚点滴(图)
杨德昌

蔡琴公开信悼念杨德昌忆两人相识离婚点滴(图)
杨德昌

蔡琴公开信悼念杨德昌忆两人相识离婚点滴(图)
杨德昌和夫人彭铠立在戛纳

  信报讯(记者杨博怡)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逝世后,他的前妻蔡琴曾表示很难过,但不愿多说。记者昨日获悉,蔡琴昨天通过内地经纪公司发表一封公开信,表达对前夫的哀悼。

  昨天,蔡琴内地专属经纪公司“上海星世代”的官方网站转发了蔡琴致媒体的公开信,以作为对各界关切询问的正式回复。公开信的题目为《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文中回忆了两人当初相识以及离婚等点滴记忆,令人唏嘘不已。

  公开信

  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

  7.7.1星期天,电视播了一整天,我也看了一整天;杨德昌就这么走了……

  电话录音里数不清的媒体留言,都希望我回电;这个时候,叫我说什么?!

  说什么也说不清楚我的五味杂陈,就算说清楚,又为什么呢?!

  而所有人却急着要一篇“前妻的反应”!!

  从一天最初的简短快讯,然后经过中间不断的增加数据、周边访问、调画面……到一天的结束,我的名字一直连着他的逝世消息……

  回想当初,从我确知彭铠立和他的恋情,到决定当机立断成全他们,再到办完离婚手续,甚至到今天他去世,我的每一阶段似乎都得摊在镜头下……

  而今天,我怎么告诉外头,我都还来不及感受呢……

  直到一天将尽,从电视上,我已看过他那被重复了又重复的身影后,一阵强烈而尖锐的刺痛,才刺醒了我的感觉!

  深埋在我心底,长久不愿再去回想曾经对他的记忆,突地袭上来;

  我脱口轻喊出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就走了呢?!

  跪在圣经台前,我为他的灵魂急求,

  求主以神自己的名领导他走义路,

  让他行过死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我感谢主在他生命结束前,是与他的最爱在一起。

  我抬起不停涌上泪水的眼睛,坚定地告诉上帝:我可以站起来!

  我深深地感谢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地爱过……

  我安静地、肯定地用手拭摸着夹在圣经中的小十字架;闭上眼,再感受一次这曾经的爱情……一次比一次平静、勇敢。

  细数他一生共完成了八部电影,在我们生命联集的十年中,我竟见证了一半……

  作为一个曾经的伴侣,我们一起年轻过、奋斗过。

  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

  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一个锐利的记录者。

  时间会给他所有的作品一个公道,他的付出不会寂寞!

  至于我们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就当作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解读杨德昌

  杨德昌去世后,在港台及内地的演艺圈和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说,“他走了,让我感觉那个时代好像真的已经过去了。”杨德昌从事电影工作25年,拍摄了8部电影,从《麻将》到《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让他声名大噪。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内地的许多观众并未看过杨德昌的电影,在此,我们对杨德昌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略作解读,让更多的读者可以了解杨德昌,了解台湾电影的那一场“新浪潮”。

  解读·代表作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影片背景

  台湾上世纪60年代,一群各式各样的中国人聚在一起,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迸发出巨大的愤怒。1961年6月发生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导演对此十分感兴趣,并且做了详尽的资料收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背景和故事也正取材于此。

  故事梗概

  小四是个高中男孩,父亲是公务员,1949年全家从大陆迁来台北。尽管学校内外有不少青少年帮派,但起初好学生小四并没有参与其中。他在结识了轻浮的女孩小明后,对其渐生情愫,但是小明却同时周旋在几个男生之间。之后的一系列纠纷,使小四不得不卷入帮派斗争中。最后,小明移情小四的好朋友小马。小四在旧书市巧遇小明,再次表明心迹但遭到断然拒绝。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七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判入狱十五年。朋友小猫王录了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却被警员随手丢进了垃圾桶。

  精彩台词

  小四:小明,只有我知道你,只有我能帮你,我是你惟一的希望。

  小明: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以改变的。

  小马:我人在哪里,就混在哪里!

  解读·台湾新电影

  新浪潮:5年52部电影

  台湾新电影是指发生在1982年到1987年左右、全面提升台湾电影文化品格、使台湾电影获得世界影坛认可的一场电影运动。1982年,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合执导的四段式电影《光阴的故事》正式揭开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之前,台湾电影陷入了濒临死亡的尴尬境地。巧合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和内地的电影界不约而同地发生了“新电影”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在这场大潮里扮演了先行的角色。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成功预热,给台湾的电影业带来改革的启示,也给当时的杨德昌等一群对电影有抱负的年轻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在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间,台湾的新电影运动贡献出了52部电影。侯孝贤着重在“乡土”,而杨德昌始终关注的是在现代都市里的人的处境。1992年,接过新电影接力棒的导演蔡明亮携处女作《青少年哪吒》亮相,更加尖锐地挖掘着台湾都市一代的困境。

  杨德昌:25年8部电影

  杨德昌之前在美国留学,有着电脑硕士的学历,还在美国当过七年的电脑工程师,年纪不轻才正式在影坛起步,也开始了今后25年与台湾新电影密不可分的人生。1982年夏,杨德昌35岁,他与柯一正、陶德辰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新锐电影人,张毅也出身于小说创作,这四个人都是跨界新手。四人联合执导的《光阴的故事》也只是低成本拍摄,电影由《小龙头》、《指望》、《跳蛙》和《报上名来》四段构成,杨德昌执导的《指望》是公认全片中技巧最成熟、艺术造诣最高的一段。

  在杨德昌的25年电影生涯里,他只出产过八部电影,《海滩的一天》、《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麻将》、《一一》等。虽然产量不丰,但杨德昌多部作品在国际影坛连连获奖,更是凭借《一一》摘走戛纳最佳导演奖,为台湾新电影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解读·圈内说

  侯孝贤:“年轻的时候,大伙常在他父亲在济南路的日式老房子家中聚会。他有块黑板,总在上面写满了各种对电影的想法,以及类似‘梦工厂’那种未来打算为合作所取的名字。对电影,他从年少时就充满了豪气万千的梦想。那时候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共享着对电影创作的目标与热情。如今他的走,让我感觉那个时代好像真的已经过去了。”

  赖声川:“他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是不折不扣的、独一无二的,他始终怀有一种使命感,希望透过电影向全人类说话。”

  李立群:“他靠自己的观察、思考去发现不属于自己的生活,他的作品是悲天悯人的,但是表达的角度却很残酷。”

  归亚蕾:“在我心目中,他在台湾电影界的地位是无人能取代的。他是最有望让台湾电影重新复苏起来的导演,可是他偏偏这么年轻就走了。”

  张艾嘉:“他是我们这一代数一数二最有才华的导演。”

  稿件除署名外 均由实习生刘曦/文 新浪/供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