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圈,张艾嘉当得起传奇二字,美国念书,毕业回到台湾,演电影拿到影后;当导演拍了《少女小渔》、《20、30、40》擒获口碑,唱歌有一首《爱的代价》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合作伙伴林奕华如此形容她:“年轻时,她像一朵花;现在的她像一棵树,让很多人在树阴下乘凉。”
张艾嘉身着绿色连衣裙,仍旧执拗地留着短发,一如年轻时候为了弱化自己的女性特征将头发剪短,这习惯坚持到了现在。那时候张艾嘉总是上演才子佳人的戏码,罗大佑李宗盛为她写歌、李翰祥胡金铨为她拍戏,让外人看了好生羡慕。可是她却说:“我很幸运没有一炮而红。”每一步都是细细思考权衡得来,“你们光看见我和才子合作,没看见我差点被才子折磨死!”57岁的张艾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被折磨,终于超越了女明星靠青春吃饭的时限,也超越了“红颜易老”的悲凉。
关于演戏
曾被人说不上镜
新京报:今年除了演舞台剧,还有什么计划?
张艾嘉:我计划一直跟着舞台剧,然后将舞台剧改编成电影。
新京报:关于电影你是怎么设想的?
张艾嘉:我会花非常多的工夫在选角色上,有的导演会因为市场上某个人很红就找他,我从来不会做这个事情,我是希望这个人起码他一走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有50%和角色是像的,那样才会比较容易成功。
新京报:也就是说你较少为市场做电影,更多为戏来做电影。
张艾嘉:我也是做商业电影出来的,我也会尊重商业的元素。我觉得只要是好演员,他会有自己的市场,你只要给他角色的相通之处,自然会有观众认可。
新京报:那演员遇到你岂不是很开心?
张艾嘉:是吧,我是演员出身,我可以和很多演员做很好的沟通,我对他们很尊重,不会只当他们是明星。我觉得他们一定有他们的长处,是别人没有看到的,我希望由我把那些方面的东西找出来。我相信每一个走进这个圈子的人,除了想得到名分和钱财之外,他绝对是有一个心,是想把戏演好,可问题是环境有没有给他机会,有没有给他合适的角色。当然如果我看到一个人有这样的机会,他却没有好好把握,我就会很生气。
新京报:你会觉得说他浪费掉一个机会?
张艾嘉:在我们电影圈或者娱乐圈中所谓很红的人,他会遇到好多人找他,会告诉他,这个可以赚多少钱,那个可以赚多少钱,会遇到很多的引诱。虽然如此,但是我觉得这并不代表他只喜欢这些东西,他们也会希望有机会去好好拍一部戏。可是同时又遇到太多的引诱,要做这个,要做那个,你必须演这个才会红,每天必须要见多少报纸头条,这些东西一旦变得刻意,又变成耍大牌,变成负面的言论和报道,对知名的演员来讲,也同样会是负担。我到底在这个行业40年,我可以帮他们讲一点点话。我相信,当他们一旦遇到好角色的时候,他们是会拼了老命把它好好演好的。
新京报:对待公司的艺人,比如刘若英还有李心洁,你也会这样对他们说吗?
张艾嘉:我被人家讲过你真的很不上镜头,所以我就开始写剧本。我常常跟现在的新演员讲,你们一定要记住,在还没被人家认识的时候,一定要赶快努力去学,一旦机会来了,你没有东西拿出来,那就失去机会了。我就是在机会还没来的时候努力的,既然我不上镜头,那就换别的方向吧。机会来了,我有东西丢出去,人家会忘掉我到底好不好看。
新京报:有没有绝对不会碰的题材?
张艾嘉:惊悚片,李心洁演的我也不看,头五分钟就要吓我,我就很生气,我就走了。(记者:头五分钟不吓你,别人就要走了)
关于自己
从未迷茫,最懂得选择
新京报:你说过在台前表演的第一天,就觉得自己更适合幕后,你已拿了那么多影后奖,为什么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呢?
张艾嘉:做演员有很多附带的东西我不喜欢,我喜欢随处乱走,又很享受创作的过程。我跟林奕华有时可以聊五六个钟头,坐在那里他丢给我一句,我丢给他一句,最享受了。站在舞台上表演我也享受,但下来我还是希望随性自在。
新京报:所谓等待好角色出现,你难道没有迷茫过吗?
张艾嘉:我从开始到现在都很清楚,从来没有迷茫过。我幸运的是:一出来以后没有那么红,不是大家所谓的一炮而红,我是自己去寻找去分析,我到底适合不适合做这个行业,如果适合的话,我应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唱歌?我适合唱什么样的歌?我要把我想唱的东西唱出来。如果我演戏,应该演什么样的戏?所以机会来的时候我一定会抓住。
我经历过很多很多这样的选择,我经历过很多的逆境。(笑)对我来讲,这种路是一种警惕,什么都是得来不易的,有时候什么东西来得太好,你会想,不可能吧?今天该做这件事,把它做好,很开心,第二天就把它忘记了。我不会沉浸在一些成功中,也不会沉浸在不成功中,我会把那个东西放掉,享受当下做的东西。如果我不享受,很痛苦的时候,我一样会把它做完,我会去想为什么?
新京报:会做完而不是放一放?
张艾嘉:有时候会放下,去想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因为自己有些什么地方能力不足吗?我容易厌倦是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其实你对它厌倦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新的方式去做,这就是某些能力不足的原因。
关于北京
崔健和唐朝,爱得要疯掉
新京报: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和现在比差异很大吧?
张艾嘉:现在真的是……高楼大厦多的也太恐怖了。1987年来北京,到处都是暗暗的,非常安静,有昏黄的路灯,那时候路好宽。(其实路没有现在宽)我的感觉就是那时候显得特别宽。到了天安门,觉得好大,大得不得了。去任何的地方我都觉得大,觉得活在历史里,活在旧的时代里,北京和我生长的地方太不相同,然后你就会立刻静下来,我就会想,这是我从小一直都没有想到会来的地方?
新京报:当年你是为何而来?
张艾嘉:那时候是因为音乐而来,我对这边的音乐非常向往,我们认识了一群人,崔健啊,唐朝,做音乐的年轻人。那个年代每次崔健演唱会我都会特别飞过来看,你就看到在压抑中一直都没有浮上来的东西是非常强大的,而且那种东西很粗糙很原始。
比如崔健弹的吉他,国外都会做得很好,声音出来是非常精准的,但是他们没有钱嘛,就自己去做,出来声音是嘎嘎,很强烈但是很粗糙的,可是它就产生了另一种风格,还有他们会把古筝那样去演奏。这一切都很让人兴奋,当时外国媒体也很兴奋,每次崔健演唱会很多外国媒体都站成一排拍,他们都是粉丝。而且只要崔健把那个红布一蒙上,下面就疯了。(你也疯了?)对,我也疯了。
新京报:现在崔健的乐器可比当时好多了。
张艾嘉:当时我跟着滚石唱片过来,我们都带最棒的乐器给他,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太牛了。(那时候一张崔健的票是50块钱,大家一个月工资才40块钱,但是排队只要两个小时,票绝对都卖光了,那还是人工售票的情况下。)是的,我们去看的时候发觉,场地能坐2000人,可是怎么一下子就进去3000人,然后发现学生们都做假票,而且画得一模一样,大家都太渴望能够看他的演唱会。唱到高潮处,大家都站在椅子上。
新京报:当年北京有两个牛人,一个王朔,一个就是崔健。
张艾嘉:那时候我觉得崔健走出来都是有风的,包括唐朝去香港表演,大家都要疯掉了。如今这些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唐朝自张炬车祸去世之后,就像beyond乐队一样……)张炬的女友是做公关的,写了一个剧本给我,讲他们两个人的故事,思维很先进,而且非常感人,现在这个剧本还在我这里。你能够看到那个年代那些孩子,多么渴望自由和爆发力。
如今我有时候会思考,如果不是那个环境,那个年代,也许不会有这样的爆发力,正是因为这个年代,这个环境,才会有如此的渴望。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渴望要去说些东西,现在的孩子们有这样的渴望吗?是因为现在的表达太容易了吗?
那个时候北京真的有好多的宝藏,没有出来,你会看着它一点一点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那些宝藏反而看不见了。
关于合作
遇到对的人,然后彼此欣赏
新京报:感觉你做过很多种类的事情,而且都还做得不错?
张艾嘉:我觉得我蛮幸运的,我碰到一些好的合作伙伴。很奇怪,我认识李宗盛、罗大佑的时候,都是他们在起点的时候,他们根本还都没有名气,可是我就是会感觉到并珍惜到他们的好。合作中我会吸收他们的好,他们也会很珍惜跟我的合作,会看到别人没有看到我的东西,拼命地去发掘我的那一块,然后做出来的作品大家就能够记住。
譬如刘若英,别人都没有看到她,就我看到她了。我觉得她一站出来就像少女小渔,你只要慢慢地推动她的演技,于是有了很好的合作。
新京报:跟你在一起的男人好像都很有才华?
张艾嘉:大家没有看到我被很有才华的男人折腾死的时候。比如跟胡金铨合作,我跟他在韩国待了一年,最开始的三四个月,他没有拍我一个镜头,我就在酒店乖乖待了四个月。那时我24岁,为此要疯掉了,在酒店里大哭。后来我学乖了,到现场去学。他就是要考验我的耐性。
新京报:于是这些才子把你折磨成一个才女?
张艾嘉:跟这些有才华的人在一起,你多多少少会学到些东西。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有没有悟性,能不能看到人家的好,我觉得这是我的天分。我一看到这个人很聪明,他的好处我就会马上欣赏、吸收,我不会嫉妒人家。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用一个比较开放式的思维和态度接受很多事情,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
张艾嘉文艺推荐
最近几年看得最多的书是关于中医的,各种各样的。(会影响你做菜吗?)问题是我还是喜欢吃不健康的东西,吃完之后知道怎么排毒就可以了。
电影我推荐《在云端》以及《Nine》,后者看到最后我很感动,因为我们对《八部半》和费里尼蛮有感情的,但是我会觉得,索菲亚·罗兰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只需要她存在就可以,而不应该让她演什么戏,她一演魔力不见了。
我最近看到最好的小说是日本小说家远藤周作的《深河》和《沉默》,他对宗教有很深的解释,《深河》讲述一个旅行团去印度的恒河,每个人去的时候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人生的盲点。有修女在那里工作,恒河脏得不能再脏,但是为什么每个人要在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或者死的时候,都要去那个河洗一下,为什么大家对这个河有这么大的信任,因为这个河有多大的包容,包容了有钱的没钱的人,以及生老病死。
自从我看了这两本小说,一段时间很难看别的小说,我觉得他写的东西太强了,文字非常简单。之后我就不停地买,送给所有的朋友,李心洁去印度拍照,一个月,我告诉他一定要看这本书,后来她也去了恒河。
C02-03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