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莫少聪,上世纪80年代投身香港演艺圈,1988年凭借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一举成名。与刘德华同期出道的他,因其俊朗的外形、灵动活泼的演出被影迷亲切地称为“大眼仔”。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他近几年来却逐渐淡出荧屏。谈及这几年“消失”的原因,莫少聪坦言只为圆自己一个梦。
圆梦之旅 一个人的马拉松
从2002年起,40岁的莫少聪就开始筹拍一部以马拉松为主题的纪录片《少聪心灵日记》。为此,他每年都报名参加香港和北京两地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更是推掉多部电影、电视剧邀约,对于一个职业演员来说,莫少聪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但他甘之如饴。从青海到西藏,历时7年,耗尽数百万积蓄,集老板、导演和演员于一身,从集资、选景、找赞助及拿批文,凡事亲力亲为,所有的辛苦铸就了这部全长26集,每集25分钟的《少聪心灵日记》。可以说这是一部旅游性质的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励志的电视剧,更是莫少聪一个人的圆梦马拉松。
这次马拉松所走的路线选择了当年文成公主的进蕃路线,谈及此种安排莫少聪笑言:“文成公主是我的偶像,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马拉松运动员吧,在那样久远的年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她从安逸舒适的长安皇宫来到西藏,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也就是这份偶像的力量给予莫少聪无穷的动力。
“跑马拉松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常常以为自己坚持不下去的东西,最后还是可以做成。”莫少聪如是说。所以即使在拍摄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挑战身体极限、食宿条件艰苦,更甚者还有原来已经谈好的投资方因为条件艰苦相继撤出,但莫少聪始终没有放弃,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告诉人们,只有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让他与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感情。
亲力亲为 三度深入灾区
2010年4月14日7时,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从灾难被报道的第一时间开始,莫少聪便时刻关注着抗灾第一线的最新消息。全国人民迅速组织起来进行抗震救灾,香港演艺界人士积极响应赈灾。看到不断从前方发回的的受灾画面、听到持续增加的遇难者人数、想到拍摄《少聪心灵日记》时曾给予自己无私帮助的乡亲们,莫少聪再也坐不住了、一定要为灾民们做些什么!恰逢香港演艺界组织“演艺界情系玉树关爱行动”,莫少聪变主动请缨要求亲赴一线救灾。于是莫少聪连同郑秀文、张家辉等作为港台演艺界代表,于4月24日紧接出发亲赴青海西宁,探望因地震摧毁家园的灾民及受伤入院的病童。在后来发放给媒体的探访图中,鲜少看到莫少聪的身影,因为他自告奋勇充当摄影师,拿着摄录机拍下大队探访时的点滴。
此次探访,莫少聪被志愿团体的无私奉献打动,返港后立即发起“少聪爱心关怀行动”再筹善款,以期运送更多物资到当地。5月,莫少聪携5000公斤藏民食物、3000件保暖内衣、2000件羽绒衣及1000余双鞋子等赈灾物资再次前往灾区玉树。卸车、分配、发放、走访学校、拜访部队救援官兵、将物资送到老乡的帐篷里,莫少聪坚持亲力亲为。面对老妈妈的眼泪和拥抱,病童无助的神情,莫少聪深感自己能做的太少,肩上的责任也随之更重了一分。
7月24日,震后100天,“少聪爱心关怀行动”再次奔赴灾区。没有舞台、没有音乐、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点燃了盏盏烛火,只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接下来的行程里,莫少聪携带筹集的文具书本探访孤儿院的孩子们、带着医生深入牧区看望患有软骨症的病童,看着孩子们脸上再度洋溢起的笑脸,莫少聪觉得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重建玉树 我们仍在路上
回想起这次“少聪爱心关怀行动”,莫少聪仍心有余悸。在前往玉树的途中,他亲眼目睹一辆刚从玉树出来的救援车发生意外,莫少聪及其车队成员立即下车进行救助、不幸的是仍然有一人因卡在车内无法救出而死亡。就在完成对伤员救助之后的不久,由于长时间驾驶与大雾天气的影响,莫少聪的车也发生意外,与前方的大货车发生碰撞,所幸速度较慢,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前往玉树道路让生命显得渺小与脆弱,但莫少聪坚信仍然会有很多爱心人士会和他一样前往玉树,不会因艰难而停下对灾区关注与帮助的脚步。重建玉树仍在继续,莫少聪的爱心关怀行动仍在继续,这次的爱心行动并不是在到达玉树后才开始,而是从组织到出发,行走在路上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完成这一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