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明星:冷眼旁观王家卫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26日13:40 精品购物指南
曾经对朋友说:“王家卫的电影注定是不能舒舒服服看的。”有肉体的磨砺,才有灵魂的飞升。
在《对话》现场,王家卫来了,蓝色牛仔裤,黑色西装,还有那个标志性的墨镜。随意而又神秘,让人不禁多了几分想了解的渴望。但整个节目的进行颇令我失望,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对话。主持人与王家卫仿佛进行着一场儿童与成人间的掷球游戏,主持人抛出的球时东时西,忽远忽近,王家卫以为球会抛到右边时,它却突然在左边出现了。尽管印象里王家卫应是个比较难接近、不太爱说话的人,但整个晚上他却表现得非常随和,很健谈,甚至幽默地带动着场上的气氛,一直在努力地接那些不明所以的球。我不觉得王家卫是刻意在电视观众面前摆出这种样子,而是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人,就像他对自己的评价:“我这个人很实在的。”
整个对话中,我听到了许多我已经听过的话。其实只要对王家卫的资料稍加留心收集,很多问题的答案便会了然于心。不过,王家卫还是做了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回答。
关于墨镜。尽管有观众借着“尊重广大观众”的名义坚持要求王家卫摘下墨镜,但王家卫还是随和而坚决地拒绝了。与一般人理解戴墨镜是摆酷相反,王家卫给出了个很不神秘的答案:因为长年从事拍摄工作,落下眼疾,见光易落泪,不得已而为之。他更是从西装里掏出块擦眼泪的手帕以做证明。
关于明星。明星云集是王家卫电影的标志性特色之一,有观众问原因何在。这次王家卫没有说出于市场考虑,而说这是误会。他解释:张曼玉演《旺角卡门》时不过是新出炉的港姐,《重庆森林》是王菲的第一部电影,那时候她还叫王靖雯,金城武当时也不过初出茅庐。当然今天这些都是帝后级的明星,所以令人有明星云集的感觉。我倒是觉得这两个答案合起来更合理,明星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成长,王家卫的电影因明星而更生辉。
关于得奖。今天的王家卫不再只被一个小圈子认可,而快成为各类电影大奖的专业户了。有观众怀疑他是否已谙熟此道,不然如何解释他允诺梁朝伟会得戛纳影帝,便真的实现了。王家卫的回答甚是好笑:“他没得到奖,我作为一个导演、一个朋友能说什么?当然是鼓励他了:‘你一定会得的’,我总不能说‘你死吧’。”王家卫相信得奖是因为梁朝伟的实力和评委的眼光,自己的“预言”不过是个巧合。
整个晚上,戴着墨镜的王家卫给很多“神秘”的问题做了普通而有趣的回答。《花样年华》的摄影除了御用杜可风,为什么又加上了李屏宾?--因为杜可风实在太跳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跑到哪里去,必须再有一个摄影来弥补。王家卫的地域性是什么?--王家卫是MADE IN SHANGHAI AND HONGKONG,上海出产,香港加工。听过张艺谋一番对他滔滔不绝的评价后--诧异地笑:他很能说啊,我们私底下在一起的时候,张艺谋不太说话……
对话持续了三个小时,但最后能跟大多数观众见面的最多是一个小时的精编。很庆幸自己看到了未经剪辑的素材,因为不完美,所以更有价值。有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深刻:在对话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王家卫放在桌子下的左手,神经质地不停地抓着他的西装扣子。镜头前戴墨镜的王家卫酷酷的,你很难想象桌子下面却会有一只紧张而微微不安的手。
整个节目录制过程中,我完全充当了一个旁观者,没有提问,只有观察和体会。王家卫说:“我的电影是什么意思,答案不在我心中,而在观众心中。”王家卫是什么样的人,我想也在我们心中。所以想了解这个千变万化、丰富神秘的王家卫,还是去看他的电影吧。就像这场对话--你看不到不戴墨镜的眼睛,但你可以看到一只惴惴不安的没有隐藏的手。(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