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 袁咏仪
7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决赛,当年的城中盛事,今日已形同“鸡肋”,观众“食”之无味,“无线”弃之可惜。
为了争夺收视率,今年香港无线台除找来三大天王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助阵外,还邀请了陈慧琳、李玟等歌手作为表演嘉宾,力图借明星效应力挽狂澜。为保险起见,无线台今年还将采取分段式淘汰赛制,以刺激收视率。在常识问答环节后,将首先淘汰12位候选佳 丽中得分最低的3位,然后分两轮陆续淘汰5位佳丽,余下4位佳丽竞逐冠、亚、季军。
追忆美好时光
“港姐选举”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陆续举办,但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1973年6月24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香港小姐”选举,到今年已是第二十九届。
早期的港姐多在卸下光环之后淡出人们的视线,结婚成家、相夫教子,只有极个别的还活跃在社交界。如被誉为“最完美港姐”的1977年港姐冠军朱玲玲,与霍英东之子霍震霆的婚姻是标准的美貌与财富的结合;孤儿院长大的张玛莉1975年夺得港姐冠军时轰动一时,此后的20多年,她凭个人的努力当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和“十大杰出女性”,近年来致力于慈善事业。
挖掘演艺新秀20世纪80、90年代是港姐选举的黄金时代,大批女孩通过港姐选举进入娱乐圈发展,有的经一番磨砺后成为影坛的常青树,如张曼玉;有的红极一时之后激流勇退,如钟楚红;更多的虽非大红大紫,但稳扎稳打在观众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陈法蓉、袁咏仪、李嘉欣、郭可盈等。
李珊珊 李嘉欣
张曼玉1983年参选港姐时仅获亚军,以今天的审美观点看来,当时长着一对小虎牙、稚气未脱的张曼玉实在是青春有余、美貌不足。但在娱乐圈沉浮了一段时间之后,张曼玉有如脱胎换骨,一举成为演绎成熟女人的最佳人选,并凭着在《阿飞正传》、《阮玲玉》、《花样年华》等片中的上佳表演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柏林电影节影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东方巨星,其在电影界的成就为历来港姐的最高峰。
收视率逐渐下滑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观众对港姐选举的关注步入低潮,港姐在娱乐圈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1996年的港姐冠军李珊珊在《刑事侦缉档案》中扮演的“小棠菜”虽给人留下一些印象,但她作为港姐的身份反被人们淡忘,港姐选举的衰落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候选佳丽的素质也成为人们批评的焦点,人们慨叹美人不美,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张曼玉、李嘉欣那样众望所归的佳丽。这一届的候选佳丽更惨,直接被骂作“猪”而泪洒机场。主办单位“无线”虽极力否认“一年不如一年”,却无力阻挡住下滑的收视率。
如此艰难,主办单位为何仍要苦苦地撑下去呢?原因很简单,想想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明白了。其实不是港姐的水平下降了,而是观众的口味提高了。现今的美容化妆技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美女满街都是,若非惊世骇俗的美貌,观众不会买账;在这个资讯时代,娱乐的方式层出不穷,香港娱乐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造星运动声势浩大,但凡有点姿色的都被包装了,又何必再参选香港小姐过五关斩六将?最关键的一点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美女毕竟有限,哪经得住年年选呢?
但要真的说从此不选了,又很难做到。其实,就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样,香港小姐的选举已经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们的成长,和香港密不可分了。于是,在人们的骂声中,一代代的香港小姐继续出炉、成长。香港特派记者王尧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