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丞琳回应“道歉事件” 称不是在作秀(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0:36  南都周刊
杨丞琳回应“道歉事件”称不是在作秀(组图)

2007年4月3日,杨丞琳专程来北京为口误事件召开记者招待会,当场鞠躬道歉

杨丞琳回应“道歉事件”称不是在作秀(组图)

2003年7月12日,在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杨丞琳说出抗日战争“八年而已”的言论——吴宗宪:“对日抗战几年?” 杨丞琳:“十一吗?” NONO:“你多打三年啊?” 杨丞琳:“八年而已喔!”

杨丞琳回应“道歉事件”称不是在作秀(组图)

2007年4月3日,杨丞琳在北京道歉会上展示手写道歉信

杨丞琳回应“道歉事件”称不是在作秀(组图)

2007年4月3日,杨丞琳和蒋承缙在道歉记者招待会上

  杨丞琳(blog)的那一记深深鞠躬,并没有抚慰到部分网友们敏感的心。他们认为,道歉会无非就是一个“道歉秀”——杨丞琳的道歉动机成了众矢之的。

  回应事件:“这不是在作秀”

  2007年4月3日,初春的北京城,大风、降温、浮尘。

  台湾女艺人杨丞琳做完央视的录影,在经纪公司老板蒋承缙和数位

保镖的陪伴下,出现在记者会现场。她出道早期的经典哈日造型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简单的低调装束。这次杨丞琳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她2004年在台湾电视荧屏上犯下的那个错误,向内地网友正式道歉。

  然而,杨丞琳和蒋承缙没有想到,此次道歉会却引发网友更为激烈的反应。杨丞琳的那一记深深鞠躬,并没有抚慰到部分网友们敏感的心。他们认为,道歉会无非就是一个“道歉秀”——杨丞琳的道歉动机成了众矢之的。

  为此,杨丞琳特地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这个道歉不带任何商业成分。”她还强调,必要情况下会继续道歉。而公司老板蒋承缙对此更是愤慨地提出质疑:“网友到底代表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少数人的意见?为什么他们可以不受法律规范对人进行恶意攻击?常遭攻击的蔡依林周杰伦、杨丞琳,难道他们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吗?为什么有些媒体会去引用那些不理性的言语作为他们新闻的素材?”

  4月3日的北京城,已是春天,但杨丞琳和蒋承缙显然还是疏忽了一点:春天也有倒春寒。

  杨丞琳:

  很多人故意把道歉和其他事联系在一起

   国内网站调查显示,4月3日道歉会后,依然有至少80%的参投网友拒绝接受杨丞琳的歉意。所有质疑的核心都指向了一个——时隔四年,道歉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有人将它看做是其老板蒋承缙对1月份杨丞琳麦当劳广告被撤事件的“危机公关”,也有人认为这是杨丞琳的自我炒作——事先为新专辑的发行铺路“博版面”,或是为其参演的电影和电视剧“博眼球”。对此,杨丞琳首度开口,一一作答。

  “是向网民道歉,而不是麦当劳”

  南都周刊(以下简称“南”):都已是过去四年的事情了,为什么突然又要再次道歉?

  杨丞琳(以下简称“杨”):不是突然。那件事是有发酵过的,我那句话(“八年而已。”)说了一两年后才开始发酵,所以并不是故意要拖了一两年开始做这个(道歉)。当时我们已依赖各个平台去做解释和道歉了。后来觉得还需要开记者招待会,是因为有些网民可能觉得还不够。有些网民以为道歉是为了所有网络谣言,其实那些话我没说过。

  南:你所说的谣言是指?

  杨:比如说关于“南京大屠杀”那件事,还有说我批评内地人穿着的事,等等。很奇怪,很荒谬。我自己觉得非常无奈,那我当然要做这个澄清了。

  南:有人认为,道歉导火索是麦当劳广告被撤事件?

  杨:其实麦当劳的促销活动一般只会维持一个月,这种广告不会像我们其他广告一样有一年两年。既然当时那个广告都已经把我撤掉了,我们也会接受这一切,不会去挽回些什么、做些什么,因为期限本来就是一个月。或许广告商他们多少会有考量,我已经做好我的事了,如果观众没有办法接受我的话,我也会接受这件事情。

  南:但为何会选在这个敏感时刻道歉?

  杨:我不会觉得敏感,其实早在去年就开始规划了,公司一直在讨论,到底要去哪一个城市开这个记者会才合适,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完全不是那个(广告商)的原因。我们为的是向网民道歉,而不是麦当劳。我们是为了网民们一些受了感情伤害的事情,或者一些恶意中伤我的人,去做这个道歉和澄清,所以说这个(道歉)是没有任何商业成分在里面的。

  南:有人质疑说,这次道歉是为了发新专辑铺路?

  杨:当然不是。现在还没开始录音,发行遥遥无期。因为第一二张专辑没机会去内地宣传,干吗那么急着要大家听第三张?这就变成我急躁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故意要把我的道歉和其他事情联系在一起。

  南:你觉得你这次道歉达到你们的预期了吗?

  杨:首先,它没有商业成分在里面。其次,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会有正面和负面的声音,我们从来没有期望正面或负面的声音有多少,也没有预设过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我们注重的是付出的过程,我们有没有在努力。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直在努力,如果大家觉得不够我会加倍地努力。结果如何,我觉得是要交给时间去安排。

  “内地网友,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可怕”

  南:现在听到“内地网友”这个词的时候,紧张吗?

  杨:不会。反而做了澄清和道歉之后,我现在心情没之前那么紧张。还是有很多理性的网友愿意听我说,给我鼓励给我机会。他们很善良,并不像大家说得那么可怕。

  南:对质疑你的部分网友说说心里话?

  杨: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但我希望大家还是保持一点判断力,谣言会止于智者。希望大家能给予我们艺人一些机会和空间。每个艺人一定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不会控制每个人都要喜欢我,那会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们要做好的还是表演的工作,是要看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而不是看喜欢我的人到底有多少。

  南:这种误会,你会不会觉得有些难过,或者委屈?

  杨:我觉得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包括误会。我也相信无风不起浪,一定是因为我之前说错过一句话。有些人就用那句话替我大做文章,那就衍生出了两三句、五六句甚至更多的谣言。其实他们也是受骗者,他们也受到了一些要恶意中伤我的网民的影响而去相信那些传言。也许他们本身不是故意要去误会我的。

  南:一次无心之失造成那么大事态,之前没想过吧?

  杨:是。其实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我的本意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所以当然没有想过会造成那么大的误会。所以我深刻体会到,说话时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南:“口误”事件对你是否有一些阴影?

  杨:要让这件事过去当然需要一些时间,我现在也不想那么多,只想把工作做好。

  “哈日造型是出道时公司给设定的”

  南:身为台湾“可爱教主”,很喜欢日本的东西?

  杨:没有没有没有。其实我的装扮很欧美。像日系,我并不喜欢,他们的打扮太复杂了,我喜欢简单一点的东西,而且我私底下是一个比较帅气率真的人。荧幕上那些是造型师给我的包装,而私底下我觉得还是想做自己。

  南:台湾年轻人对日本的态度,似乎没有内地对日本态度来得激烈。以后你会注意规避吗?

  杨:会很谨慎很小心地处理这种事情。像你刚刚说的哈日,就是误会。那是刚出道时,唱片公司把我设定成比较崇日一点的。这是刚出道时他们给予我的一种形象。

  南:“口误”的出现那么大的后果是因为你事先对内地的对日情绪不了解?

  杨:我倒觉得不是。因为台湾很多小孩读书毕业之后,又把知识“还”给老师了。所以答错问题要愿意去改。譬如,我知道这个是错的,只要你告诉我正确答案,我一定会改,日后就不会一再犯错。我觉得内地观众或网友,对我是很直接的,能很直接地告诉艺人对错或好坏,对我们来说是好的,是一种沟通方式。

  南:你辛苦养家,错过了很多念书机会,遗憾吗?

  杨:当然遗憾,尤其有这个事件。其实我也会自修,可能自修的东西不是历史方面的,所以缺乏历史观念吧。

  南:现实生活中的杨丞琳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我就是一个很直接很随性的人,只想把事情做好。对于很多事情我只想有新的学习和进步,不会想太多,不会好高骛远,比较实际。

  “中央台的欢迎已经让我觉得很开心了”

  南: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台湾、国外还是内地?

  杨:台湾的市场一定会有,内地就要看状况,如果有机会当然很想来。这些都是缘分。

  南:内地“看情况”,是不是目前你在内地有点敏感,所以会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

  杨:工作上我还是会努力,至于其他事情,还是随缘吧。其实现在还是有广告商、表演团体在跟我们接洽,所以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如临大敌的感觉。我觉得内地的观众或者媒体,对我还是很善良的。

  南:内地市场对你是不是有个很大的意义?

  杨:当然,因为那边资源确实比台湾好,对艺人来说是更开心的事。艺人当然希望自己事业更进一步,更开眼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觉得(内地)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南:同门师姐蔡依林目前在内地的发展不错,还上了央视的春晚,你是否会有压力?或者以她为榜样?

  杨:不会有压力,我都是跟自己比赛。我之前也上过中央台节目,接下来也会有别的节目。中央台的欢迎已经让我觉得很开心了。我没有特别要把谁当作榜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南:如果大家还误会,还会继续道歉吗?以何种形式?

  杨:当然会。这不是在作秀,我还没去想形式,只要我的心是诚恳的,我觉得什么状况来就什么状况去回应。

  杨丞琳道歉信

  大家好,我是杨丞琳,我不太会说话,但还好有所有的媒体和歌迷朋友们一路的支持。

  今后……

  我会更努力的做好表演的工作。

  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经纪公司老板蒋承缙进一步解释

  “不要把无中生有的东西扣在她身上”

  承缙一手带出蔡依林、杨丞琳、罗志祥等艺人,因深厚的行业资历被尊称为“蒋哥”。记者与他的三次电话连线,他一直在新加坡,正带着蔡依林忙着演唱会。

  “口误”事件扩大是因为“这个问题很敏感”

  显然,杨丞琳4年仍未平息的“口误”事件可说是蒋承缙从业生涯的一大遗憾,“当时没意识到这事会扩大,是我的疏失,以为解释过就OK,没有做很全面完整的解释,导致后来以讹传讹”。谈及为何内地有如此强烈反应,“这个问题很敏感,牵扯到多年来中国人对日本的情绪问题。”

  类似杨丞琳道歉事件的“危机公关”有不少,但杨丞琳事件让蒋承缙学到新东西,“有些误会,在它还没有扩大前,应该急速地把它处理好。”同时,蒋承缙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方式,4月3日道歉会那天,他与前来采访的北京主要媒体均交换了名片,“这样可以让他们直接找到最准确的窗口来问问题,以免再发生以讹传讹的事。”每一步,蒋承缙都走得小心翼翼,甚至如临大敌。

  “炒这种负面新闻没有意义”

  之所以有必要再做一次道歉,蒋承缙的理由是,“以前觉得并没完全地澄清,就会造成更大的误会。上次上海之行,媒体只写到她道歉,可是没说清楚她只说了那一句话。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你看,她道歉了。所以说她说的那些‘南京大屠杀’、哈日的话等等,就越传越大。你不能因为她道歉,就把所有事情都算在她身上,所以这次要做一个更清楚的澄清。”

  然而蒋承缙未曾想到,反对声音再次被激发。媒体一再出现疑问:为什么道歉变成澄清?蒋承缙有些激动:“丞琳鞠躬了道歉了,难道该澄清的不能让我们澄清吗?!”至于有人质疑这次的道歉会是出于一种商业考量。“这种负面新闻炒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蒋承缙说。此外,“台湾麦当劳最近又找丞琳拍了一个广告,丞琳还特意献出她首支舞蹈广告。”

  “媒体再问到,我们就再道歉”

  当问到道歉会是否达到预期时,蒋承缙表示:“我们从来没有期待些什么,没有幻想我们只需要透过一次解释别人就会谅解。”而对于是否继续道歉,蒋承缙说:“如果媒体问到,要我们再道歉,我们不做的话,媒体就会说,你们不道歉了吗?她是艺人,站在她的立场她还是要说,我们还是愿意为曾说过不恰当的话表示歉意。可还是希望不要把那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扣在她身上。”

  同时,蒋承缙强调不会停止杨丞琳在内地的活动:“没什么好缓冲的。我们的心态还是那样,一切照常,但要避免别人以为我们在刻意制造一些惊耸性的新闻点。”谈及杨丞琳正在筹划中的个唱是否到内地举办,蒋承缙说筹码放在观众身上,“这就要看内地观众的反应了,基本上我们只要有人支持,我们会做好的表演,回馈给支持的人。只要有人邀约——其实这两天都有人来邀约的——我们觉得适当、有时间,我们就去表演。”

  记者手记

  联系杨丞琳专访,并没有我们事先想的顺利。记者与她的老板蒋承缙直接进行沟通,反复说服后,蒋承缙才终于痛下决心应允。他顾虑的是:怕人误会是利用媒体炒作。然而,真正接触到事件主角杨丞琳,却明显地体察到了这位昔日“无脑少女”的飞速成熟。她是在拍戏中途转场接受访问的。她依旧很红。她比孟广美更背的地方在于,她的事件还不小心地被挂上了“价值观”和道德评判的标签。然而,无心之失也好,无知之言也罢,十几岁便出道养家还债的杨丞琳或许恰好应验了那句“江湖生存法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更别说这个娱乐至死的江湖。采访过孟广美的本报记者艾辉曾发过这样一句感慨:搞臭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杨丞琳事件,决不仅仅只是一次娱乐事件。采写 本报记者 吴飒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