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华流”,是指在东亚、欧美流行的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潮流。“华流”既包括流行文化,也包括被现代形式包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韩流”成型与成功之后,“华流”正逐渐成长与成熟
“韩流”是一个奇迹,但绝不是东亚文化感染世界的唯一奇迹,中华文化圈希望打开自己的一片天空
近几年,“韩流”在中国引起的旋风至今强劲,而在“韩流”成型与成功之时,一股“华流”也正逐渐成长与成熟。而“韩流”成功的经验,是“华流”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
“韩流”:值得学习
“韩流”的盛行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日剧和墨西哥剧在中国屏幕上的集中播映,但却昙花一现不同,“韩流”虽然以“韩剧”为代表,但却没有限制在娱乐圈里,而是发展为以韩国娱乐产品为代表,包括韩国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在内的一个成体系的相互影响和带动的循环体系。
实际上“韩流”的主要影响力只限于亚洲地区,韩国媒体在分析“韩流”影视作品为何能在亚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之时认为,韩国连续剧在人们眼里看起来亲切,就像是看自己家里发生的故事。在发达的日本,韩国连续剧里发生的故事像是日本以前发生的事,所以深得35岁以上的日本家庭主妇的喜爱。而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西方的价值观念受到排斥,而韩国连续剧中宣扬的内容比较含蓄,也没有大胆暴露的画面,比较容易被接受。也有人说,韩国影视作品就是一个过滤器,用的是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从制作到拍摄,再到包装、后期的宣传、推介和销售,都是一套完整的亚洲版好莱坞模式,但是把不适合亚洲这片土壤的内容过滤掉了。
如何延长“韩流”的寿命,使“韩流”效益最大化是韩国政府、民间团体、娱乐公司和企业共同推进的事业。韩国政府大方向上给“韩流”把脉,从战略高度加以指挥,根据目前“韩流”发展的现状制定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推进策略。一些民间团体,如亚洲产业文化交流财团等,组织亚洲范围内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另外一些以保护和推广韩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团体则致力于以“韩流”为先锋,将韩国传统文化捆绑在一起向外进行介绍。娱乐公司则培养符合不同地域的歌手或演员,并着手在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选拔当地人来韩国进行专业培训,使“韩流”本地化,延续其生命力。企业借“韩流”开道,利用“韩流”明星和“韩流”对韩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寻找商机。而韩国旅游更是乘“韩流”之东风,着力吸引因韩剧而希望来韩国旅游的亚洲各国游客。
2005年韩国亚洲文化产业交流财团对有关“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韩流”对韩国国内经济的连带效益达6万亿韩元(约合450亿人民币)。“韩流”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和韩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华流”:拼的是创意
然而在“韩流”轰轰烈烈的同时,一股“华流”也在酝酿、汇集、发轫……
这股力量有时给人感觉不像“韩流”背后有强大的推动力,倒更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在2005年的一场国际顶级时装发布会上,你很容易看到诸如外套背面斗大的刺绣花团这类带有强烈“中国风”的设计,设计师完全不讳言,该灵感是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一趟旅行。而采用中国盘扣作为男装裤裆的开扣装饰,则出自意大利服装设计大师阿玛尼之手。
这股“中国风”还刮到了家具设计业,比如“新明式”家具。这些目标为西方市场的家具往往具备中国明代家具的腿部设计,配合现代人喜欢的明快色调,使用的也是铬合金、玻璃和皮革等现代材料。“新明式”风格得到了西方家具设计者的推崇。洛杉矶的家具设计师罗丝·塔洛说,她喜欢参考明式风格,因为这种风格十分简约,是通向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
不过,也陆续出现了中国人创意被世界接受为国际创意的事例。21岁的武汉某学院学生钟亮在2005年1月底,用仅仅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设计出的标致红色轿车在来自全球的3800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国际顶级汽车设计大赛季军。
还记得那句耳熟能详的“我就喜欢”吗?麦当劳针对青少年的广告攻势“我就喜欢”已经开始对全球电视观众进行狂轰滥炸。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的广告设计团队首次在众多不同语言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中国的广告设计团队甚至被评为麦当劳全球网络中最富创意的团队。
但我们有必要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韩国延世大学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资源相对稀缺、土地绝对有限的韩国社会,创意产业投资与创造就业人数之间的比例为每10亿韩元创造15.9人次就业,高于服务业的14.9人次、制造业的9.4人次和农林水产业的7.5人次。相比之下在中国,甚至许多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大都还不清楚创意产业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也是“华流”与“韩流”差距的一个证明。中国还没有出现一部能够改善邻国或西方国家对我们认知情感的文化作品。而在韩国,却已经出现了像《冬日恋歌》这样的作品。这是一部描写冬天情感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在日本各大城市热播之后居然大大改变了日本国民对于韩国的国家认知。
“合流”之美
不过在谁的故事讲得更吸引人的“较量”中,“华流”已经占得一定的先机。其中“陆流”的兴起更让人眼前一亮。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创造了10年产量2000部的奇迹,而那还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忙于二战后重建的年代,50年代成立的邵氏公司等香港电影巨头使香港得到“东方好莱坞”的雅号。60年代,李小龙以《精武门》等片成功打开欧美市场,奠定港片在欧美的品牌。其后成龙以杂技溶入功夫,创出诙谐惹笑的武打片,其时袁和平、刘家良等香港武师亦导亦演,把港产功夫片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个世纪80年代一波台湾“新电影运动”,造就出杨德昌、候孝贤等扬名国际艺术影展的导演。李安也在这时凭借极富台湾本土特色的《喜宴》和《饮食男女》走进好莱坞。
但这些都难以阻挡“香港电影已死”、“台湾电影已死”断言的出现。它们“死于”硬伤,香港电影评论人林沛理认为这与大陆电影相比,香港电影的闭门造车、大话西游,反映了电影工作者艺术的原始与讲故事技巧的粗糙?假如把耸人听闻的因素去掉,几乎就没有故事好讲了。大陆电影虽然不免受其文化传统及社会道德所限制,却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人心世态的入微观察。
在最近香港电影如何重现昔日“东方好莱坞”风情的讨论中,香港业内人士指出,香港电影的春天在大陆,不仅在于票房,也在于双方人才的交流和吸纳,包括对大陆电影深度风格的学习。
“还有哪个国家能在同样时间里出品四部获得1亿美元票房的影片?”著名电影制片人江志强曾这样对采访他的《华尔街日报》记者问道。他说指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和《功夫》,这些电影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大陆、香港和台湾影人的合作,当然其中不乏全球电影巨头的资金为后盾,但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华流凝聚的魅力,可谓“合流之美”。
这是一次创意的接力。无论是大陆的也好、香港的也好、台湾的也好,他们都在寻找和努力尝试使华流成为全球化语言的机会。台湾著名电影人焦雄屏说,在电影领域,全球化是必然的。但是全球化的语言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李安的《卧虎藏龙》提供了一种可能,虽然李连杰、成龙都在前面铺垫,但是李安把武侠片变成了一种文化间的沟通方式。所以张艺谋通过《英雄》和《十面埋伏》也开始尝试这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创作模式和语言。
我们期待“华流”走向壮大,从这里开始。王缅 韩轩/文
“华流”日本人气渐盛 欲与“韩流”誓比高
“华流”日本人气渐盛 欲与“韩流”誓比高
国际先驱导报:细数十大“华流”新势力
国际先驱导报:“华流”归来
国际先驱导报:在伦敦寻找“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