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愚人节,冯小刚自传是日出版。全力争赶出版日期的出版社,忙于把关编辑各环节,据说全然忽略了选一良辰美景落生这码事儿。冯小刚对此由衷的无所谓:“没关系,反正我有好些事都跟愚人节有瓜葛。”不错,处女作(排除剧本)如此轻易就走向了世界。
昨天,记者、编者、作者三头对面。突击预审冯小刚作品。其间,不时遭到冯小刚“脱口秀”秀如文字的屡屡干扰———话题跟他出轨,迷失九霄云外。冯小刚不论:“请读者
原谅,我心猿意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这儿胡抡,你们就全当是买了我的钟陪你们聊天吧,再说了也不贵,一本书不过十来块钱,您歌厅里找一小姐陪您扯两个钟头的淡,不还得给人家200呢吗?”
“初审报告”显示,冯小刚的写作动机是给无聊的冬天解闷儿。2002年电影市场不见他作品芳踪。对于他这样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整整一个冬天用于吃喝玩乐实在痛苦异常。写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题,既能自娱自乐,也可为读者如厕、候车、旅途提升质量。至于妻子徐帆,虽是自己的领导,却只留一章尾随书后,添一笔夫唱妇随的美声二人传。余下的是个人写真———在40多年的人生轨迹中,记忆深处修复的一笔笔辛酸苦辣,达到80%的历史真实不成问题。
作者口供 写书是自己当老板 拍片相当捆绑销售
“作品出版的喜悦胜过电影发行”。冯小刚坦白,首先写书是个体行为,没那么功利,心态放松;拍电影是集体劳动,需要不断商量,票房压力巨大。精力挤出一半供繁琐的事务消耗,既要考虑剧本,又要考虑演员,还要考虑投资方……写东西就简单得多,想干就干,不想干不会给别人造成损失。
大家看电影对我的了解只是一部分,看我的书对我的了解是另一部分。我写东西,受王朔和刘震云的影响不小。小时候,老师找家长,总对我妈说:“这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从没说过我“这孩子没主意”。
吃够盗版苦头儿的冯小刚,预感自己的书被盗版也在劫难逃。他在书中的手迹直表心声:“如果你看的是盗版书,就是把你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
编者评价 内容举重若轻 手法幽他一默
本书责任编辑对冯小刚仅用一个多月就结束此书的创作感到极为惊喜。虽说他曾创作过像《编辑部的故事》等多部剧本,但他文章的质量竟超过许多专业作家却真是没有料到。俯拾皆是的幽默可口可乐,让人过目成诵;举重若轻的修炼既包括对生活的态度,也包括对艺术的处理。它们远非一日之功。
深藏入心的机智在不知不觉中释放,被冯式调侃链接的情感更显深沉。比如,转业回家,他戴上军帽,最后给母亲行的最后一个军礼;比如,最初在产房外见到女儿出世的一瞬,父爱与责任感的附体;与好友梁左的生离死别,无不在他朴素行文的背景上洒下泪花。
记者印象 书中既有黄金屋 书中也有“言”如玉
卸下名人的顶戴,大胆诚恳地自嘲,勇气来自于自信———冯小刚把自己交给读者,缺失与真诚一并奉上。走向成功的地图,插上一路颠簸的坐标。文字的冯小刚比银幕的冯小刚更加清晰。
冯小刚的思维内存一级丰富,语言的轴承灵活超常。直白、平实的句子经了他的派对,顿生意境。
他为“贵族”塑像———“贵族是什么样的人呢?贵族的旗帜不是有了钱就能挂相的。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小养成的。这么说吧,生活上贵族基本上就是一废物,除了做爱亲力亲为,吃饭不用人喂,其他一切均不能自理。”
他为潘石屹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写意———“投巨资造了十几幢巨冷酷的房子,令人看上去不寒而栗。前往参观者生怕自己不识货,异口同声说‘牛’。一方面,极大满足了潘总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把他的资金牢牢地冻结在八达岭的寒风里。这些冷酷的房子,如同一件件打湿的棉袄,穿在潘石屹的身上,脱下来冷,穿上更冷。”
他为电影被枪毙,自己一日之间被“鬼剃头”光顾写生———“我们站在水池子边上,问你们可不可以跳,你们说,能跳。我们跳下去,那里面是热水,把我们烫死了。”(文/赵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