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接受访谈内容:
记者:你会不会去看这十部片子?还是会选择哪部去看?
陆川:会去的,只要有时间,我想我会一部不落的都看一遍。
记者:你觉得这种艺术交流对我国的导演、电影有好处吗?好处在哪里?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陆川:当然有好处,我们可以学习法国影片拍摄出来的那种感觉:平静、自然。可以作为一种资源、一种积累。
记者:据我所知,很多导演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看很多法国电影,尤其是对艺术片的拍摄,很多人喜欢参照法国大师的拍摄手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陆川:法国可以算是电影的起源国,有100多年的历史,有很多电影的传统在里面,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法国电影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
陆川:可能是一种姿态吧,我觉得法国片都离生活很近,导演对生活的观察很细腻,提炼得很准确。
记者: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部法国电影?
陆川:很多,但都是上学的时候看的,比如特吕弗的《400下》、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
记者:你认为如今的法国电影与以前相比,在结构上和制作上的区别在哪里?你更喜欢现在的,还是以前的?陆川:因为现在看的法国片比较少了,所以不是很了解,我觉得现在的法国片较以前新浪潮时代相比,商业化了许多,而且整个电影工业也在不断进步,现在拍摄的片子应该更好看吧,但我个人比较喜欢以前的片子。
记者:因为这次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当代电影展座无空席,所以有人认为法国电影与中国电影在艺术气质上有神似之处,你有什么看法?
陆川:是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全部。
记者:这次法国电影展映的主题是“法国表情”,你认为法国电影是什么表情?
陆川:我觉得这个主题很好,很准确,它就是说明从人的角度去谈论一个国家的形象,由各个层面的人来构造、填充一个国家。其实几部好的生活片,就可以从各个层面反映整个国家了。
记者: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法国很被看好的片子,在中国却反映平平,比如说霍建起的《生活秀》这次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当代电影展上大受好评,在中国就不是很卖座,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陆川:《生活秀》在中国买得也不差吧,但是我不想说,我们的片子在国外怎么怎么卖座,什么时候我们的片子可以像《指环王》一样,引起世界性的共鸣,我们再说好了。
记者:好像前不久在情人节推出的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就是按照法国的拍摄手法,后来有拿到法国去剪片,可是放映后,观众反映并不理想,有人还说看不懂,你觉得这是什么造成的结果?地域差异?文化底蕴不同?还是观众的欣赏素质差距太大?
陆川:这我不好说,因为《恋爱中的宝贝》我没看过,但是环境、历史很多东西都会左右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及欣赏。
孙周接受访谈内容:
记者:你会不会去看这十部片子?还是会选择哪部去看?
孙周:因为没有时间,所以不会看,如果有时间就会去。
记者:你觉得这种艺术交流对我国的导演、电影有好处嘛?好处在哪里?
孙周:既然是交流,就一定可以学到东西,取长补短嘛。
记者:据我所知,很多导演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看很多法国电影,尤其是对艺术片的拍摄,很多人喜欢参照法国大师的拍摄手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孙周:这很正常,电影是法国的传统嘛,别人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拿来学习。
记者:法国电影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
孙周:很多方面。
记者: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部法国电影?
孙周:太多了。
记者:你认为如今的法国电影与以前相比,在结构上和制作上的区别在哪里?你更喜欢现在的,还是以前的?
孙周:最基本的,世界在不断进步,现在的电影结构上更多样化,制作更精良。我比较喜欢现在的吧。
记者:因为这次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当代电影展座无空席,所以有人认为法国电影与中国电影在艺术气质上有神似之处,你有什么看法?
孙周:当然,法国和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
记者:我们中国的电影和法国的电影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孙周:我们是第三世界。
记者:这次法国电影展映的主题是“法国表情”,你认为法国电影是什么表情?中国电影是什么表情?中国观众看法国电影应该是什么表情?
孙周:还没有看我怎么会知道?
记者:你会不会去看这十部片子?还是会选择哪部去看?
杨亚洲接受访谈内容:
杨亚洲:我在山西拍戏,所以很遗憾,不能去看。
记者:你觉得这种艺术交流对我国的导演、电影有好处嘛?好处在哪里?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杨亚洲:这不只是对导演、电影有好处,对编剧、制片甚至观众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这种高水准的外国电影进入我国。
记者:据我所知,很多导演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看很多法国电影,尤其是对艺术片的拍摄,很多人喜欢参照法国大师的拍摄手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亚洲:这是一定的,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对于艺术的角度都有相同之处,谁对谁的拍摄手法钟情、偏爱,也是有可能的。
记者:法国电影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
杨亚洲:风格的多变化。
记者: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部法国电影?为什么?
杨亚洲:一部很久以前的法国影片了,名字我都不记得了,但是那紧紧相扣的故事情节我至今都忘不了。
记者:你认为如今的法国电影与以前相比,在结构上和制作上的区别在哪里?你更喜欢现在的,还是以前的?杨亚洲:我觉得现在的影片更风格化、性格化。我可能比较欣赏现在的。
记者:因为这次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当代电影展座无空席,所以有人认为法国电影与中国电影在艺术气质上有神似之处,你有什么看法?
杨亚洲:一部分相似吧,不可能都一样的。
记者:这次法国电影展映的主题是“法国表情”,你认为法国电影是什么表情?中国电影是什么表情?中国观众看法国电影应该是什么表情?
杨亚洲:我觉得这个主题定的非常好,给观众留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观众看完影片,认为法国表情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记者: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法国很被看好的片子,在中国却反映平平,比如说霍建起的《生活秀》这次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当代电影展上大受好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亚洲:这很正常,在中国买的好的影片,不一定就真的好;买得不好的影片,也不一定就真的不好。这和时代、文化都有很大关系。
记者:好像前不久在情人节推出的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就是按照法国的拍摄手法,后来有拿到法国去剪片,可是放映后,观众反映并不理想,有人还说看不懂,你觉得这是什么造成的结果?地域差异?文化底蕴不同?还是观众的欣赏素质差距太大?
杨亚洲:我没看过这部片子,不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