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平民造星年代:鸡和凤凰新传说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22:55 新浪娱乐

  鸡 说:“只要给我机会,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机会说:“我来了,我来了,看鸡能不能变成凤凰!”

  凤凰说:“不管怎么折腾,凤凰还是凤凰,鸡还是鸡!”

  2004年9月28日,中秋月圆的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41个青年男女团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这些人中有学生、有工人、有农民、有退伍军人、有教师、有公司职员、有个体经营者……迎接他们的是红地毯、经久热烈的掌声和激情四溢的笑脸,他们的领路人是央视的当红主持人李咏。这些普通人有的还是第一次踏上红地毯、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李咏、第一次被媒体记者热情相拥……这是号称要打造中国顶级“平民偶像”的央视《梦想中国》的开播盛典。

  回想《梦想中国》在天津报名的火爆盛况,短短的两天时间就接待了数百人。而同样的状况也在全国各地出现,数以百计的普通人涌到各地的报名点,仅西南赛区报名人数就超过300人!在成都的报名点,年龄最小的选手16岁,最为年长的已有77岁高龄。设在兰州的报名点,除了甘肃本省选手外,每天都会迎来无数来自新疆、陕西、青海、内蒙古等西北各省区的心怀梦想的普通人。参赛选手中囊括了来自回族、蒙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兄弟姐妹。所有报名的人都激情澎湃,大多数人虽然从事与演艺没有关系的工作,但他们内心则对五光十色的娱乐圈充满想往。

  几乎同时,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节目,由长沙辐射至武汉、成都、南京,成千上万的观众和参赛者一起亲历了一把造星的狂热与大喜大悲,火得比夏天还热;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等同类节目已经如火如荼;一些媒体举办的“造星计划”、“2004明星学院”、“模特大赛”、“明星擂台赛”、“明日璀璨星”、“银河大擂台”、“莱卡我型我show”等各类“造星”秀狂潮席卷,“明星,中国造”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从此,中国进入了平民造星年代,无数生活在平平淡淡中的普通平民百姓陡然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和狂热所包围,仿佛一夜之间,那个以前想都不敢想、远在天边的美梦如今就在眼前,几乎唾手可得!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这种热潮是否预示着娱乐反偶像时代的来临?是昙花一现还是一场娱乐革命?明星真的是这么容易就当上的吗?

  普通人的灿烂阳光

  罗涛,一位VR工程师,从小喜欢唱歌,梦想当一名歌手,甚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钢琴和小提琴。无奈家教甚严,父母觉得男孩子去演艺圈发展不大合适,于是他放弃梦想,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梦想中国》宽松的报名条件与诱人的演艺前途,令他心底沉睡的理想被唤醒,“这是尝试的机会,对于我也是一种心理慰藉,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

  对于多数被淘汰者而言,他们即便最后无法拥有明星的耀眼光环,也享受了一把“明星体验”。未进入总决赛的农村女孩林晓斌说:“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一个农家孩子也能在中国最大的舞台唱歌,这是我今生最大的丰收!”在平民百姓看来,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通过电视传播自己的形象就是一种明星般的礼遇。“看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晃动写有加油标语的牌子,那种受人关注的感觉非常强烈。”一位参赛歌手这样描述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梦想中国》的栏目统筹周怒涛说,这是央视第一次发动全国7家兄弟电视台共同建立一个选拔明星的平台,“它将让普通人实现艺术梦想、体会做明星的感觉、乃至真正踏上星路。”周怒涛对《梦想中国》的形容,十分准确地概括了此类节目的梦幻感:“让我们共同目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彻底改变、目睹一位明星诞生的过程。”确实,电视选秀节目为一些怀揣演艺梦的普通人铺就了星光大道。《金鹰之星》将比赛的优胜者输送给全国一流的导演和剧组;《我是中国星》为年度总冠军设立50万元奖励,并帮助其签约华娱和唱片公司;《梦想中国》也给最终获奖者准备了一份全球顶级唱片公司的合约与一笔百万以上的才艺基金。

  其实真正吸引参赛者的,是平民化风格与公开化的选秀过程。“平民主义”几乎成为所有这类节目打出的大旗。一面号称“零门槛”的报名条件,不设年龄限制,鼓励普通人参与;另一面凭观众票选淘汰以及产生最后的优胜者,充分尊重民意。平民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准明星们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就经受了检验,无疑比盲目造星、捧人更有针对性和保险性。而造星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公布在屏幕上,特别是直播比赛中由观众即时投票分出胜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潜规则的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

  选手完全本色的演出,选手与评委之间针锋相对的争辩,在过去的比赛中,这样的情形都不会公诸于众,但这带有真人秀色彩的场面,却成为吸引观众的噱头之一。当选手因初次登台而手足无措,或评委们毫不客气地提出尖刻批评时,观众觉得是那么地贴近自己的生活。

  李咏扯着嗓门喊:心有多高,梦有多远。过惯了普通生活的平民百姓早就知道,只是李咏们才知道。

  反偶像的叛逆端倪

  《超级女声》的预选赛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档电视节目:参赛者都素面朝天地站在一块简单的背板前清唱,而且灯光昏暗,唱不上去者有之,台风滑稽者有之,跑调、五音不全者也有之,虽然只有短短30秒的时间,但足以让人出尽洋相,其中也包括几位颇受争议的评委。

  一位观众坦白地说,他喜欢这个节目就是因为选手的洋相百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看到,什么笑话都有,“节目很新鲜,老看美女也会腻烦,不管选手美还是丑,毕竟是真人秀,看起来过瘾”;“看它主要还是休闲娱乐,放松开心,而且一些选手就是自己身边的人,看起来挺亲切”;“不好看,简直像恐龙秀一样,声音真是让人受不了,但有时还会忍不住看”;“看腻了那些歌星明星的表演,索然无味中突然有这么一档子原汁原味的节目冒出来,而且就是你身边的人,当然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啦……”

  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要么访问明星挖掘隐私,要么“折磨”明星制造笑料。如今的造星节目,没有明星的靓丽,没有偶像的光鲜,有的是真人真相,有的是洋相百出。为什么这么火?

  一位资深电视制作人分析说:“在造星工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流水线包装出来的明星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他们在镜头面前做同样的表情,说同样的话,同样完美,同样光彩,但却缺乏个性和真诚,让观众们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再加上明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也让将明星视为榜样的观众们有些沮丧。所以到头来,观众倒宁愿看这些没有经过包装的、最真实的‘非偶像’。”该人士还表示,评委的评语虽然有时过于刻薄,可这正是最出彩的环节之一,“评委不用像对明星那样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所以评委的评语是最真实的,这也是观众喜欢这一环节的最根本原因。”

  而文化评论家肖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平民节目的火爆是反偶像时代到来的前奏。

  传统的偶像,包括童话中的主角,都是完美的,外表气质,言行举止,甚至其传说中的个性品性,都既符合美女帅男的审美标准,又能体现大众基本的道德取向,总之,理想得一蹋糊涂。这类明星在中外影视界数不胜数,他们被“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结果就是,观众对众多俊男美女产生了集体的“审美疲劳”,在这种背景下,“反偶像”可以成为偶像就成了一种必然。

  反偶像颠覆了理想型偶像的高大全假大空,掏出大众心中的真、小乃至庸常的一面,甚至以反讽、自嘲的面目出现,一样具有代表性,甚至会获得更广泛的共鸣。其实反偶像并不鲜见,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唐国强型的奶油小生独领风骚,到九十年代初葛优梁天、陈佩斯等“丑星”就应运而生;都市剧、时装剧、古装剧大行其道后,赵本山一手打造的农村剧《刘老根》《马大帅》创造收视奇迹;华丽的情歌甚嚣尘上后,雪村刀郎以贴近市民的通俗、朴实而一夜成名……

  专家指出,所谓时势造英雄,短期内的平民造星绝不可能因为大众长久的审美疲劳而成为新偶像,也并不说明偶像的传统标准会从此土崩瓦解。只是因一时的率真在适当的时候幸运地触动了大众的神经,成为巨大流行文化河流中不合谐但却活跃的音符,舒解了大众的疲劳后,流行的主流依然会回归传统的主流河道。

  明星梦的非常代价

  湖南某高校在读大学生小兰,一直心仪“星姐选举”。为了提高自己的“参选实力”,她一年前就开始做准备,牺牲不少的上课时间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练舞蹈,练声乐,学走台步。今年更因参赛逃了许多课,结果这个学期她就有4门功课不及格。其实像小兰这样热衷于选秀而把自己的学业抛在一边的青年学子不在少数。

  《超级女声音乐秀》火爆三湘。然而,由于参与者中未成年人所占比例出人意料,当地观众颇有微词。有报道说,中石化巴陵石化鹰山中学初三女生妮妮?化名?,在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不经请假,偷偷跑到长沙参加《超级女声》选拔赛。班主任听说这一消息后,一气之下,将她的课桌抬出课堂,并称不许其再进教室。更多的造星节目里,最“扎眼”的是才十四五岁的小女生也袒胸露背,满头黄发,举手投足颇显程式化,小小年纪,眼神里透出的竟是模仿痕迹十分明显的挑逗与放纵。表演更是忸怩作态,自不量力。明明唱不了“田震”,也扯开喉咙吼得天昏地暗。而在场的评委呢?居然不管这些小女生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有时单刀直入,用调侃代替点评,弄得人家眼泪涟涟。

  同时,各类“造星”活动对学生的诱惑是心理和物质双重的。“造星”活动打出的宣传口号一般是: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演艺潜质的人,不限男女,不论年龄、地域,只要想唱,只要敢SHOW,就有可能被命运垂青,一唱成名;同时还伴有名车、巨奖、横跨欧亚非免费之旅。面对这样的诱惑,别说是未成年人,成年人都难以自持。幻想着一夜成名,更幻想着成名后纷至沓来的财富、鲜花和掌声。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积极参与的最主要原因。于是,他们离开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教室,出入于各类艺术培训基地,希望有朝一日踏上捷径步入星途。一位刚刚曾经入围前二十名的“准星”坦言:“自己参加这类活动,为的就是当明星。当上了明星,就什么都有了。”

  真的这么简单吗?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崔新琴说过,成为明星首先要靠自身条件,同时也和后天培养、机遇分不开。1996年该系只招23人,却有来自全国4个主要大城市的4000名学生报考,最后只出了赵薇陈坤两个当红明星。著名导演冯小刚说:“做演员基本功一定要砸瓷实了,那样才能走得更高更远,相貌可以通过化妆改变,但是演技这种东西一上台面,别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像现在出来的什么‘一个月演艺速成’,‘十五天培养明星’简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稽之谈。”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周毅认为,这种造星“就是在推销一个巨大的诱惑。在这种诱惑面前,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少男少女们很难抗拒。他们希望走这条捷径获得成功,甚至不惜为此荒废学业。从这点来说,弊大于利。”一些家长也有同感:“这些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做支撑的娱乐选秀节目,看多了的话,只会让孩子过早地学会了逢场作秀,过早地感受到社会的利欲熏心。”

  再者全国各地造星运动的不断增多,伴随着“一夜成名”的诱惑和商业利润的召唤,其实有许多造星活动是重重黑幕,陷阱暗设,惟利是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许多人想当明星一夜成名的心理,巧立名目骗财骗色的案例比比皆是。

  专家指出,其实“造星运动”的如火如荼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甚至恐惧的心态,社会竞争意识从成年人不断下移,从高中、初中到小学,现在已下降到幼儿园甚至更早,于是乎出现了两种各具特色的怪现象:一是千军万马走阳关大道,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是千军万马另辟蹊径走独木桥,早成名,开发成才快捷方式。

  造星热的清醒思考

  重庆大学电视电影学院副院长唐泽芊说:“近两年全国各地不同等级的演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简直就像办疯了一样,让人搞不懂了。”在唐院长的记忆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三所专业影视院校,每年每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仅有数十人,但从近年起,就专事表演专业的学生人数统计,已呈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递增。

  有一对送女儿报考的夫妇,丈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妻子是工人,本身家庭条件就不宽裕,夫妻俩请唐院长一定给次机会让他们的女儿入学,并说他们早已作好充分准备,绝不会拖欠学费,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女儿上学。

  “这对夫妇在我看来太盲目了,因为我第一次看见那个女孩时就感觉她根本不适合影视表演,她的长相一般,表情很木讷,眼神很混沌,说话提不起精神,这些通通都是学表演的大忌。”唐院长说,“但我们招生组最终还是不忍心拒绝这对夫妇,同意让他们的女儿面试。那天一大早,这对夫妇就带着女儿来了,女孩从头到脚都是时髦的新衣,看得出夫妻俩为了女儿是花了血本的,尽管他们俩都各自拎着一个装着冷馒头的塑料袋。结果不出我所料。第一轮面试时形体老师请女孩换上了紧身衣,在场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女孩有明显的身体缺陷:她的双肩一高一低。但女孩的父母还是不死心,没过几天,他们又带着女儿到学校来……”为什么非要拼命往里挤呢?父亲说,每次从电视中看到一些造星节目,女儿都很兴奋和向往……

  “梦想在你心中,机会在你手中!”这样的口号固然动听,但最终能美梦成真当上明星的毕竟是极少数。事实上,与其说造星在帮助平民实现梦想,不如说它还是在制造梦想。对于99%的人来说,它带来的或许是短短一段似幻似真的准明星经历,或许仅仅是海市蜃楼的幻象。

  所以,笼罩在漫天星光下,更需要的是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定位。如今造星运动风起云涌,有位家长说,如果拉着孩子到处参加此类活动,一年365天可以天天奔忙不停!再者即使通过一些比赛活动参赛者取得了一些好成绩,手里有了一箩筐证书,在假文凭假学历泛滥的今天,能有什么用呢?即使有人浪得“星”名,也难免是志大才疏、乏善可陈。被称为“造星工厂”的央视青年电视歌手大赛的影响力江河日下,星光黯然,从一个侧面已经昭示了“人造明星”的穷途末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三’年”。这将是“明星”的命运,将是造星者的命运,也将是这个年代的命运。文/苏二东 原载《东西南北》

评论 | 电视剧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