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导演陈逸飞上海病逝专题 >正文

新民周刊:陈逸飞--一个被争议缠绕的艺术家(3)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3:42 新民周刊

  今天是黑白的世界

  4月10日,天不蓝,叶子不绿。一位艺术家走了——陈逸飞,英年,五十九岁。

  一个没有争论的作品不是好作品,一个不被人议论的人是个庸人。绘画界可以议论他的画作,电影界可以针砭他的电影,服装界可以质疑他的服装,出版界可以藐视他的刊物,

  商业界可以轻言他的业绩,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怀疑陈逸飞是当今中国涉历文化艺术领域最为广泛的人,也是把文化和商业二者结合得颇为成功的人。由于他的出现,人们对上海的文化艺术和商业市场有了一个感知参照,是他让上海人的艺术和商业之间出现了“方程式”的模糊概念,他对当代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的探索功不可没。是当今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撰稿/雪 桦

  4月10日午时,阴天。

  我和儿子正在父亲胡伟民的墓前祭奠,北京的一位朋友发来信息:“陈逸飞去世”,心中一惊。

  他此时应该在《理发师》的拍摄现场。一个月前,我们还讲好,等忙完这一阵一起“聚聚”,怎么就突然撒手人寰了?墓地里刮起了寒风,天像是又要下雨。多变的4月。“天不蓝,叶子不绿。”我想起了十八年前在赴美的飞机上逸飞对我说过的话——我是出国读书,他是探亲返美。同机的还有孙道临、丁荫南和王学圻组成的中国电影代表团,途经美国去加拿大蒙特利尔。我第一次出国门,对未来的一切充满憧憬和忐忑,就向在美生活了六七年的大画家讨教美国和中国的区别。画家想了想,说:“这次回国,感到天不蓝,叶子不绿。”

  虽然有点答非所问,我心中却暗暗佩服:到底是画家,眼里只有色彩。在旧金山转机时,我想给旧金山大剧院的艺术总监乔依卡林打个电话(她曾给上海青年话剧团排过名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是我的好友)。可是,我没有硬币,打不了投币电话。正在为难,逸飞走来,掏出了一把25美分的硬币塞到我手里,用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拿去,我正好清清口袋。”给乔依卡林的电话是否打通我已经记不清了,却记住了“清清口袋”这句话。

  再见到逸飞,是一年半后在音乐家谭盾位于亨利大街 “豪华”地下室的聚会上。他穿着一身中西合璧的黑衣装,一条真丝的白围巾,风度翩翩,当年我们这些穷学生对这位老大哥是刮目相看的。

  自1983年起,他在纽约哈默画廊举办数次个人画展。他的作品先后还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和克伦艺术博物馆展出。大家都尊称他“大画家”,他总笑眯眯地纠正:“陈逸飞,陈逸飞。” 那天,他身边站着一位丽人,是我在北京就认识的朋友,初到纽约。她告诉我得到了陈逸飞的很多关照。

  之后的几年里他在佳士得、苏富比,以及纽约、香港等地拍卖活动中屡创佳绩,至今保持着中国当代画家拍卖最高纪录,并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后来突然听说,陈逸飞当起了导演,拍了电影《海上旧梦》。圈内褒贬不一,我没有看到全片,在看到的一些片段里却感到了逸飞对电影有独到的见解。1995年冬天,我拍完了我的第一部电影《兰陵王》,他正好完成了他的第二部电影《人约黄昏》,我们在上影厂对面的“小华亭”遇见,那是家门面不大,但在当时却是门庭若市的小洋房饭店。主人是逸飞的朋友,据说,也是一位画家。我和逸飞终于谈起了电影,他叹了一口气说:“真是隔行如隔山。我拍电影是业余爱好,你们才是专业的。”我打住了他的话:“画和电影本来就是通的。电影也就是流动的画。用画面讲故事,你当然是内行。况且,你的电影的独特拍法,恰是你画家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笑了,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那天我们谈得很愉快,并且约好等各自的影片最后完成后,一定相互观摩。此后,我在美国打拼,他在中国开拓,再见面是八年后的事。

  当然不是看彼此的电影,而是在虹桥西城一家烤肉馆吃饭。那天,我和焦晃夫妇等在一起小聚,正好遇见逸飞和他的几个朋友在另一桌用膳。逸飞看见我们,走了过来。焦先生和逸飞相互仰慕已久,却未曾谋面。我介绍他俩相见,寒暄几句后,他问我在忙什么,我告诉他,想拍一部有关老上海的电影,手上正在忙中央台的一部有关紫砂壶的连续剧《紫玉金砂》。虽然,听见了有关《理发师》停机的事,焦先生和我却都没有直问。倒是逸飞直言不讳:“《理发师》是不停不行了。太难了……”随后,他给了我他的手机号码,并一再说要保持联系。他那桌先吃完,行前,他又来打招呼道别。焦先生等他走后,慢条斯理对我说:“这个人蛮厚道的。”等我们“埋单”时,却被告知“那位陈先生已经结过账了”。我只有照他新给的电话给他发了一条感谢的信息。

  去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我们又匆匆见了一面,在众多的黑色礼服中,他是唯一身着白色礼服的人,气度不凡。8月,我排的话剧《肮脏的手》上演,我打电话请他看。电话通了,他正在纽约,遗憾不能成行,遥祝演出成功。我们最后一次通话是一个月前,我祝贺他《理发师》重新开拍,并让他保重身体。

  他也问起我《上海王》的筹备情况。我说还“欠”他一顿饭,等他回沪后一起吃饭。他在电话的那边朗朗地笑了,说:“好,一定,一定。”

  终于不能同逸飞一起吃饭了。心里一阵酸楚。手机响了,是好友侯咏发来的信息:“得知陈逸飞去世。人的生命真是很脆弱。”

  刚回上海的谭盾在电话里说:“太可怕,太可惜了。”

  起风了。父亲的墓地后面是阮玲玉、上官云珠、金焰、刘琼、万籁鸣等艺术家们的墓地。新近落葬的大导演桑弧的那块纪念仪式的大牌子还没有撤走,今天,又一位艺术家走了——陈逸飞,英年,五十九岁。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没有争论的作品不是好作品,一个不被人议论的人是个庸人。绘画界可以议论他的画作,电影界可以针砭他的电影,服装界可以质疑他的服装,出版界可以藐视他的刊物,商业界可以轻言他的业绩,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怀疑陈逸飞是当今中国涉历文化艺术领域最为广泛的人,也是把文化和商业二者结合得颇为成功的人。由于他的出现,人们对上海的文化艺术和商业市场有了一个感知参照,是他让上海人的艺术和商业之间出现了“方程式”的模糊概念,他对当代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的探索功不可没。是当今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天色惨白灰暗,阵阵寒风刮走了陵园中树木的春色,心中一阵颤栗:原来这就是“春寒”。我默默地伫立,儿子拉紧了我的手。

  4月10日,天不蓝,叶子不绿。今天是黑白的世界,逸飞,一路平安。-

评论 | 星光无限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