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评论:谁给选美下了蒙汗药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58 新闻午报

  今夏短短数月,上海已经经历了三轮“美丽风暴”。从“国际旅游小姐”、“环球国际小姐”,到前不久来上海巡游的“环球洲际小姐”,形形色色的美女点缀了上海的街头,也迷乱了大众的眼睛。从舶来的“世界小姐”、“环球小姐”、到自产的“中华小姐”、新丝路模特大赛等,名目繁多的选美比赛充斥了眼球,吸引了众多美女。我们不由要问一声,选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从1994年妇联公开表示反对举办选美比赛起,10年中,内地对于各种选秀比赛不敢言称“选美”。2003年5月,香港凤凰卫视举办了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华小姐”选美大赛,第一次在内地提出了选美的概念。随后,中国内地先后举办了中华小姐选美大赛、53届世界小姐分区赛和总决赛、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比赛、新丝路模特大赛、上海小姐、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等十余项具有选美性质的比赛,参赛选手大有人在。至此开始,选美运动算是在中国内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美女经济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明显地凸现在我们面前。

  美女要不要内秀

  选美比赛进行到今时今日,已经不光是看一个人的外貌。美貌是必须的,但是后天的知识积累,也能为选美的成功添分不少。如今,参加选美的高学历女子正在以几何数递增,记者曾参加过前不久在上海海洋馆举行的“环球国际小姐上海赛区的选拔赛”。参赛的选手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英文介绍自是不在话下,连德文、法文也是张口即来。除了一些在国内名牌大学深造的在校学生外,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美女也比比皆是。

  然而在学识上的出类拔萃,却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素养。2004年出现在“中华小姐”总决赛上的一幕,引起了舆论对于知识女性是否应该加强爱国教育的大讨论。在总决赛上,来自陕西的选手姚佳雯顺利闯入八强,在向前三名发起冲击时,却因为其“一心向钱”的态度,让人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当时评委之一的蔡澜给姚佳雯出的问题分别是:要老公还是要钱;要父母还是要钱;要祖国还是要钱。除了第二个问题外,姚佳雯所有的回答都是要钱。虽然事后有一些她身边的朋友,为她的答案进行辩护,但是当时的哗然却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而当晚收看节目直播的姚佳雯的陕西父老乡亲们态度更是从一开始的以她为荣,急剧转变到恨其不争气,甚至质疑她素质有问题。

  “人造美女”该不该走开

  综观国际国内各大选美赛事,虽然提出的口号各不相同,但其最终的目的都大相径庭,几乎所有比赛的出发点都是想选出一个能代表公众审美口味,行使爱心事业的人。选美比赛的结果是选一个大众偶像,对于偶像,大众自然会以最苛刻的眼光来审视。在喜欢她的人眼中,她的完美形象不能有丝毫偏差;而在不喜欢她的人眼中,这丝毫的偏差就更不能有,不然难保不让人抓住把柄。既然自己不可能完美,那么就要求“千挑万选”出来的人尽可能的完美吧。

  最早让国人意识到“人造美女”能否参加比赛的第一人,是2004年报名参加“第33届环球洲际小姐北京大赛”的杨媛。事情起源于当年5月底她收到的一份通知,上面写着:“鉴于有关证据表示,您是人造美女,故组委会决定取消您参加总决赛的资格。”虽然后来大赛又恢复了她的参赛资格,但是杨媛却还是把主办方告上了法庭。杨媛的理由是:“他们这么做不仅是对我一个人的歧视,是对所有接受过整形手术人的侮辱。虽然做过整形,但是我敢于参赛,也不回避整形的事实,可是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呢?”

  杨媛的举动第一次让国人正视了这样一个问题,选美是否要分“自然”和“人造”?既然目的同为追求美,为什么还要人为地制造出其中的区别?

  那场风波过去后不久,一个新的选美比赛在国内匆匆出台———人造美女比赛,并特邀了杨媛作为嘉宾。2004—2005年的中国上演着选美和整容的双重热浪,“美丽经济”给整容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杨媛案的庭外,她的整形设计师史三八,接受着庭外众人对于整容的问题,发着自己的名片和宣传册。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美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加选美的时代,只要你愿意,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选美该不该进校园

  自从中国打开了“选美”的大门,现在这股热潮不仅席卷了社会,也进入了各大校园。2001年,复旦大学推出的研究生选美就在当时的复旦校园和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智慧使我如此美丽”的口号,让反对者质疑,让赞成者拍手叫好。反对者称,既然是以智慧来选,那为什么要叫选美,又为什么只能让女性参加?而赞成者则认为,女研究生形象大使展示的应该是智慧美,女研究生不是十几岁的少女,不会做一夜成名的美梦。

  不同于社会上的一些选美,高校的选美更看重的是美女们的综合素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四届女大学生风采大赛上对美女们设了“门槛”,想参加“选美”,首先要有出众的成绩、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此,学生家长认为,参加选美没有什么不好,记者曾在环球国际小姐上海选拔赛场外,采访过一位陪女儿前来参赛的妈妈。她对记者说,自己非常支持女儿参加这类活动,虽然女儿还是一个中学生,但是这类活动能够让本来就学习表演的她更有自信。获奖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段经历。

  “多一种选择,多一条路”,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选美这条路。“现在就业情况那么严峻,何必就等在招聘会这一条船上呢?参加选美活动既能历练自己,又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没准还能碰到一个好的工作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校园美女谈选美

  王希(美丽音符女子乐队倍司提琴手)

  2003年环球小姐北京赛区总决赛上获“十佳”称号的王希当时还是中央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她是看到校园中的广告后去报名参赛的。“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可以结识各种不同层次的人,而且来参加比赛的女孩一般素质都不错,漂亮的女孩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坏事。”拿了十佳之后,王希觉得生活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改变,“我只是觉得有了这么一个经历,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自己的美得到了承认,给自己留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莉莉(化名。复旦大学“研究生形象大使”比赛的选手)

  我觉得学校开展选美这种活动并没有什么不好,几年前,复旦曾搞过一个“女研究生形象大使”的比赛,当时引起了坊间很多议论,结果不了了之,选出了一个形象并不是很突出的知识女性。高校选美,更看重的是选手的内在部分。我参加这个比赛前就需要先通过一轮笔试和初试,比赛不光光是选美,也有男生参与其中,当时进入决赛的除了我们七个女生外,还有五位非常出色的男生。

  美与丑的对决———黑幕若隐若现

  对于一些自认为不公平的事件,人们似乎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黑幕”。在这个词的推广运用上,“选美”比赛起到的作用不可小窥。早在人们接触到港姐选美时,这个词就已经不少露面了,随着选美赛事在中国内地愈演愈烈,这个词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个案

  吕晶晶:杭州力挺的结果?

  2004亚洲小姐比赛,事前被喻为大热门的中国杭州佳丽吕晶晶凭着甜美的相貌、标准的模特儿身材、沉稳的表现,成功击败其余17位佳丽登上冠军宝座。不过,吕晶晶代表中国杭州参赛,恰巧此届颁奖礼6个支持单位中就有4个由杭州集团包办,使得吕晶晶得奖受到质疑。

  陶思媛:粗腰矮个怎能夺冠?

  代表中国参加2005世界环球小姐大赛的是来自四川的陶思媛,被选为中国小姐后,也引发了网上一片口水仗。有人认为陶思媛身材矮小,难以担当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环球小姐选美的重任,虽然在报名资料填写的身高是172cm,但实际身高似乎并非如此。在电视屏幕上与中国赛区前三甲的合影上可以看到。

  香港小姐:要入选先做“睡美人”?

  香港才女白韵琴也曾惊爆香港选美黑幕。曾有电视台高层向候选佳丽暗示,只要肯陪高层睡,就能夺冠军。白韵琴认为在娱乐圈想红,就一定要“卖身”。她曾表示:“这些事情见得不少、也听得不少啦,虽然不公平,但又可以说公平。”

  “另类”选手有多美

  每一次的选美,总会出一两个焦点人物。有的人以名人之后成焦点,比如去年“中华小姐”的季军殷悦笑子,就是原来创造“五连冠”的老女排成员曹慧英的女儿;有的则以实力成为焦点,如第一次代表中国出选“环球小姐”的卓灵;还有的选手成为焦点则比较另类,她们是凭借一股精神,完成了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梦想。

  2003年4月,在第52届环球小姐大赛中国赛区的比赛中,聋哑女孩姜馨田一举获得大赛第六名。当时只有18岁的她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任何一个初见姜馨田的人都不会将这个有着修长身材和甜美笑容的女孩与残疾联系在一起。但就是这个女孩,她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世人。最终,她获得了“最佳新闻媒体关注奖”和“特别荣誉奖”,并被环球小姐大赛纽约总部评为世界环球小姐特别形象大使。这是环球小姐创立以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孩。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

  今年第55届“世界小姐”的湖北赛区。一位25岁的晚期癌症患者马媛媛报名参加了比赛,她希望能够“留下我的精彩瞬间”,评委们认为她能够站在舞台上是了不起的。组委会邀请她作为第55届世界小姐湖北赛区的慈善大使。马媛媛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无缘进入决赛在自己意料之中,但是这次比赛已经让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对于这些特殊的美女是否应该参加选美比赛,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参加过2003届环球小姐大赛中国北京赛区比赛的选手,这位获得了北京赛区“十佳”的选手说:“我觉得她们应该参加比赛,这是一种勇气的象征,如果她们感到自己是美的,为什么不参加呢?”

  落跑的模特们———罢赛风波

  世界顶尖超级模特大赛是由“世界选美组织”推出的一项世界顶级模特赛事,第12届大赛经过众多申办国的激烈角逐,最后中国成功问鼎,这也是此项大赛首次落户中国。但是在这一场具有非常意义的中国赛区总决赛上,却上演了一出“罢赛”的闹剧。

  决赛后的第二天,一些媒体爆出了10位选手罢赛的消息。据报道,罢赛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选手质疑大赛的公开、公正和专业性。选手甚至对北京媒体声称,这根本就不是模特大赛,而更像是选美大赛。还有选手说,她们曾被带到某娱乐场所去做走台表演,但台下观众却有穿着睡衣的,这简直是一种污辱。事后,“世界选美组织”随即声明,他们将调查此次大赛的相关情况,如果真的有不符合相关章程的情况,将对赛事结果不予承认。主办方天九集团针对“罢赛事件”的质疑也迅速作出回应:“她们是弃权而非罢赛。”尽管罢赛风波最后不了了之,冠军孙娜还是被邀请赴德国参加总决赛,但此事却在中国的模特业界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不规范的模特比赛伤害的不仅仅是个别选手,将危及到整个行业。中国超模姜培琳甚至称,中国的模特赛事已经泛滥到了崩溃的边缘。

  声音

  马咏梅:选美中存在黑幕

  前不久,第34届2005环球洲际小姐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时,作为选美组织的中国国际执行人、大赛形象大使马咏梅(在2003年环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取得第三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选美中存在着黑幕。据报道,马咏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黑幕”毫无避讳,“中国选美开放的时间很短,所以在目前的条件下,选美黑幕是不可避免的。黑幕应当是选美中的一个过渡,一旦中国的选美有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完善,它将会逐渐公平、公正。”

  学者鉴美

  卢汉龙(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如果是从艺术角度来看选美的话,是不应该来反对这个活动的,但是如果是从为了满足男性欣赏角度,轻视女性的角度来说,那就不值得提倡。近几年来,国内涌现出那么多名目繁多的选美,人们的审美也需要进一步地得到满足。但是社会在接受选美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培养一种正确接受美的文化价值观。国外的很多选美比赛,它最终的目的是和慈善事业联系在一起,但是国内的一些选美,最终想达到的却是一种商业目的,这就不值得提倡。

  至于现在有的选美比赛中,有残疾人,或者是身患重病的人参加,我觉得只要不是商业炒作,而是他们确实想展现自己美的一面,也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他们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

  顾晓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教授)

  本来选美比赛出现频率越高,程序也应该相应的更规范,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而这种不规范则可能引发环环相扣的不良后果。第一,选美泛滥的结果是给社会设立了一种简单的美女标准,而取代了人类美丽应有的多样性。看不久前电视里转播的世界小姐的选举,每个人都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其次,在社会上设立了一种假的美女标准,这种标准诱导了很多其实并不丑的年轻人产生自卑心理,让现代很多学生都选择整容,因为她们错误地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女的标准;最后,选美后,很多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把“变得可爱”变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们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别人眼中“可爱”的形象,这种“可爱”的样子做惯以后,和“卖笑”有什么两样。

  施索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眼下的选美越来越有泛滥的趋势,问题在于从经济角度出发,轻视了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一本书装祯得很漂亮,翻一翻里面的内容,错字连篇,粗俗不堪,不但不美,还会起误导的作用。目前这种选美风暴还波及校园,安徽合肥某小学一个班级,分别以“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为称号选出本班的“四大美女”,当选的美女可以在班级活动中享受很多优待,比如,班级搞卫生时,她们只需做些拿抹布之类的小事情。现在很多大学也经常举办各种选美活动,选学校形象代言人,班级形象代言人等,10多年前曾经发生过北大女生拒绝选美的事情,到今天某大学女博士成为某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这说明社会在进步,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也在加大。  文/本报见习记者霍燕妮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