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传王菲李亚鹏之女兔唇专题 >正文

这孩子招惹谁了? 从“兔唇小菲女”看新闻道德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9:47 南京晨报

  早上起来,打开电脑,就赫然看到某网站“传‘小菲女’天生兔唇,王菲赴美是为其整容”的新闻,真是有点出离愤怒了。

  且不说一个“传”字首先就暴露了处理这条新闻的从业人员本身完全不尊重职业规范,一条未经真凭实据证实的传言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挂在头条。我不知道刊载这条新闻的媒体上上下下究竟贯彻的是怎样的新闻原则,或者说,他们贯彻的原则究竟是否还与新闻有关

  一个刚刚两个月大的孩子,或许先天有了某一点小小的缺陷,或者根本就没有,媒体如此这般赫然将之放大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要干吗?这么隆而重之地来宣扬,天后王菲生了一个有缺陷的小孩,是想说明这个小孩不正常还是想说王菲没有生一个正常小孩的能力?小孩儿现在有缺陷经过整治就能没事儿,王菲就算生了一个有点毛病的孩子也不会影响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正常表现,如此大张旗鼓,最后只能是暴露出媒体自身的不正常,从职业规范到道德水准上的不正常。若欲无求

  没求证又伤害了人太不对

  昨天,上海某报记者一篇“传王菲赴美为天生兔唇小菲女整容”的稿子一经各大网站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年上半年王菲生小菲女时的恶炒风又有再次兴起的现象,有人质疑:孩子没出生的时候疯炒是男是女,生了女娃后又争着曝小宝宝的八卦新闻,何况这种“小菲女是兔唇”的事件那位记者并没有亲眼所见,实在不道德。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

  听了记者简略介绍后,潘教授认为类似“传……”的标题不应该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传……”的新闻都是没有经过确切核实的消息。“除非是危机时刻,比如

伊拉克战争,记者实在无法亲临现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周围的人打听消息充实报道。”在潘教授眼里,王菲李亚鹏小孩“被传是兔嘴”一事并非十万火急,耽搁几天也不要紧,记者完全可以核实清楚了再动笔;如果实在无法核实,则一定要在稿件中交代清楚新闻的确切来源。“上海某记者仅凭‘一个长相酷似李亚鹏母亲的人抱着一名兔唇女婴走过机场’,就断定这名女婴是王菲的女儿,大大有失新闻的严谨性。”

  即使该记者确认了该新闻的准确来源,潘教授认为,将此事曝光出来也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如果新闻中说‘传王菲女婴重8斤’,说就说了,读者也是一笑而过,因为新闻不会对王菲和她的女儿造成伤害。”但这次报道的内容是“女孩身体上有残缺”,记者把消息完全核实了,也只能说这名记者仅遵守了新闻原则,并没有遵守新闻道德。“从新闻道德上来说,记者在写未成年人的报道时尤其要笔下留神”。

  根据有关规定,“负面新闻报道中如果牵扯到未成年人,不得透露其真实姓名、住址”,而“传王菲赴美为天生兔唇小菲女整容”一稿,似乎并不避忌屡次提及“小菲女”的真实姓名。每天关注着各类新闻,潘教授认为当今新闻的严谨性远比以前差,“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记者都想搜肠刮肚地挖新闻,准确性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而且,这种不严谨的现象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晨报记者孔芳芳

  未必侵权但是不道德

  在“兔唇”报道中,最受伤害的莫过于那个刚刚出世两个月的孩子。媒体的报道侵犯了孩子的权益吗?记者就此采访了被业内称为北京“四大名律师”之一的刑事辩护律师许兰亭。

  许律师表示,如果这个孩子确实是兔唇,那么报道的媒体就不存在侵权;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兔唇,那么就存在侵权。虽然在法律上是这样的定义,但是许律师特别强调,出于道德,不管是不是兔唇,媒体都应当不报道为好。他还说现在法律上还没有对儿童实行新闻上的保护,也就是即使家长要告报道的媒体也无法立案,但是报道这样的消息很无聊,尤其对孩子没好处,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实习记者王凡

  貌似言之凿凿,其实疑点很多

  其实“王菲女儿是兔唇”这条传言,早已在媒体圈子内有所流传,但毕竟只是传言的东西,若不能拿出“有力证据”,大家都不会把它太当真。但昨天这则新闻,利用港媒之口,就洋洋洒洒写出数千字的长文出来,貌似言之凿凿,其实疑点很多。下面逐一将心中疑点抛出:

  第一,我们谁都没有近距离地看过王菲孩子的容颜,怎好妄自猜测。一个母亲远赴美国,会把自己两个多月大的孩子扔在家里吗?因此,所谓的“王菲赴美专程带着两个多月大的孩子”,并不能成为“孩子是兔唇”的佐证之一。

  第二,文中指出,李亚鹏和王菲的朋友都没有看到过孩子,然后据此影射孩子的“长相”有问题。在此,本人有足够的证据来推翻它的论点———因为在我手中,就保存着这样的图片:6月26日,王菲孩子满月当天,本人和两位同事一起,远距离拍到了“小菲女”在李亚鹏朋友手中传抱……当时,李亚鹏和几个朋友正打算出门,临走之际,特意将孩子抱下楼来,然后在三分钟之内,孩子在朋友们中间传来传去,大家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第三,文中还指出,李亚鹏的母亲原本就对王菲生女感到不满,再加上孩子“兔唇”,更是气得拒不见儿媳和孙女。但根据本人所拍图片,王菲孩子满月之际,李亚鹏的母亲像任何一个得享天伦的奶奶一样,乐颠颠全天候照顾王菲坐月子,指挥着两位家中保姆干这干那,身为妇产科医生的她也很懂得科学坐月子的道理,母女刚刚下楼,她就立刻跑到窗边,打开窗子通风透气。

  第四,文中借“港媒”之口指出,王菲生了“兔唇女”的消息早已在协和

医院传得沸沸扬扬。但在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某网站连线协和医院王菲生产的地方,向大夫护士们求证后的结果是:面对如此无聊的问题,大家不是声称不知道,就是十分不屑地走开。

  其实,真相一直停留在它该停留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只有逐渐走近,而不是妄加猜测。而媒体更应该有良心,就算新闻属实也不该拿别人的缺陷来说事儿。

  经纪人表示:

  自己无权过问王菲李亚鹏私人生活

  昨天,一则《传王菲赴美为天生兔唇“小菲女”整容》的新闻在娱乐圈引发轩然大波,迅速登上各大网站的新闻头条。一个“传”字就可以随意指摘一个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如此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方式立刻招致多方指责,一时间,网友、公众以及部分媒体迅速对此予以回击,表达自己的立场。

  昨天,某网站李亚鹏经纪人马葭,希望从她那里得知李亚鹏、王菲夫妇对这一新闻的看法。以下为马葭的回答:

  1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准则上讲,我都没有权利去过问自己艺人的私人生活甚至家庭生活。无论他是知名艺人如李亚鹏、王菲,还是“春天传媒”旗下别的艺人,都不应该。这是我作为职业经理人一个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样,作为掌握话语权的媒体,作为媒体里的职业记者,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样的道德?

  2一名记者去做一条新闻,你是不是该用正当的方式?是不是应该有新闻事实?如果仅凭一个“传”某某怎样就可以做出一条新闻来,这是娱乐的悲哀。王小鱼

  新闻背景

  上海某报《传“小菲女”天生兔唇王菲赴美为其整容》部分内容:

  昨天是王菲37岁的生日,但刚生完宝宝的她却没有和老公李亚鹏一起甜蜜庆生,却只身在美国陪伴刚出生的小女儿。对于王菲前往美国的原因,之前有媒体揣测她是要避狗仔才移民到美国,但昨天香港却有周刊大幅报道,称王菲其实是带着天生兔唇的小女儿李嫣到美国做整形手术。

  该周刊除举证外还采访了北京机场地勤人员,该人员称目击过一位貌似李亚鹏母亲的老太太,抱着一名约两个月大、明显长有兔唇的女婴出现在机场。据了解,该周刊就是因为得到该地勤人员的报料才开始追查此事。结果从协和医院内部人员获悉,其实王菲之女天生“兔唇”的传闻在医院里已广为流传。该周刊还表示李母对王菲生女本就非常不满,知悉女婴五官竟然还有缺陷,更气得拒绝到医院探视。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