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二胡爱好者 偿夙愿得二胡名家朱昌耀指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6:3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一位是当代中国二胡名家、江苏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一位是在南京打工的二胡爱好者、报名“南京民工艺术团”的民工。昨天下午,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民工张金峰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二胡大师朱昌耀先生。 朱昌耀听过张金峰演奏的《二泉映月》、《赛马》等曲目后,连称“感情真挚,非常好”,也亲自指正了张金峰在演奏中的一些问题。不仅如此,朱昌耀先生还欣然接受担任本报组建的“南京民工艺术团”的艺术顾问,并盛赞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 面对此情此景,张金峰这个46岁的山东汉子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几次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我现在有点晕,本来想好的那么多问题都忘了,咋办?” 感叹 曾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 46岁的张金峰祖籍山东临沭,留着一头长发的他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除了西藏、青海、台湾、海南、澳门,别的省份我都去过。”谈起过往,他边抽烟边感叹。20多岁就出门打工,在济南当过砖瓦工、搬运工,去日照造过港口。最后一次出门打工时,工头欠薪逃走了,没有工钱,张金峰只能徒步走回家乡。“那时老婆也死了,欠了4万多的医药费,还有两个女儿要我拉扯大。想了好久,我决定靠拉二胡谋生。” 张金峰背上当时才2岁的小女儿,把9岁的大女儿留在家乡,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夏天我去北方拉,去过东北三省;到了冬天,我就往南方来,最南在广西拉过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定下来,在一个地方扎根生活。”“那你最想留在哪个城市呢?”“南京,这里的人最好,真的!” 心愿 最想留在美丽的南京 去过那么多地方,张金峰发自内心地表示最好的城市是南京。“我在南京过了两个春节,唯一的献血证就是在南京办的。我在这里时间最长,这里的人最善良。当时我一个人带着女儿在这里,很多好心的大叔大婶在我外出拉琴时,都会义务给我带孩子,教她学文化。很多高校里的学生,经常在节假日来我拉琴的地方陪我聊天,还买东西给我吃。这些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激动 见到朱昌耀流下泪水 在报名本报“民工艺术团”时,张金峰无论如何没想到可以见到自己最崇拜的人。直到走进省演艺集团大门时,他还疑惑地问:“朱老师这么有名的艺术家,真的能为我做指导?” 刚带着江苏民族乐团从欧洲演出归来的朱昌耀,平日里事务非常繁忙,在听说本报组建民工艺术团的消息后,他一口答应为团员义务做指导,“《南京日报》有这样的想法和魄力,关爱民工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一个这么精彩的舞台,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在听过张的《二泉映月》后,朱昌耀连说了几个“好”:“真的很好,很有感情。我听得出来你的演奏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且练得很用心。”一边的张金峰不住点头,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的音准不错,感情也很真挚,但就是有些随意了,节奏没有把握准……”一边说,朱昌耀一边拿出自己的琴,亲自带着张金峰演奏起来,并现场教授了一些知识点。 看张金峰拉不好《赛马》中马儿嘶叫的声音,朱昌耀耐心示范了一遍又一遍。张金峰害羞地说:“《赛马》这一段,我听磁带怎么练也不会,您这么一点拨,我才真正学到了。”说着说着,这位46岁的汉子流下了眼泪,“老师,请允许我叫你一声老师。这辈子就是在最低谷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弃过二胡,现在我生活慢慢变好了,我还能见到你,我此刻真的很幸福。” 走的时候,朱昌耀赠送给张金峰一张自己的CD,并表示愿意担任“南京民工艺术团”的长期艺术顾问,“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只要我能做的,我一定尽力。” 南京日报记者 杨晓玲 章杰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