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家看法》:究竟谁该为狂热追星的恶果买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13:37 新浪娱乐
娱乐策划人谭飞(blog):刘德华应该向成龙(blog)学习 张颐武(blog):媒体应该给阿鹃一个合理的疏导 朱大可(blog):娱乐资本对此事负责 何东(blog): 明星故弄玄虚 李承鹏(blog):刘德华作的不够好,但是没错 董路(blog): 明星对粉丝缺少传统道德的引领 父亲跳海自杀,逼迫偶像与女儿见面。“父亲的死都是刘德华逼的”。遗书,哭诉,矛头直指刘德华。13年的追星路,最终却是父亲跳海死亡的结局。 敬请关注 cctv12 每晚 20:00 《大家看法》 101°热度故事:追星悲剧,究竟谁之过 2007年3月25号晚上,狂追刘德华13年的女歌迷阿鹃终于来到香港参加了刘德华的歌友会,并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刘德华。而他的父亲却在第二天的凌晨跳海自杀。 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而之后阿鹃和母亲把父亲之死归罪于刘德化的说法,以及刘德化经济公司针对杨父之死的回应,又再次将整个事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阿鹃说:“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他都没有感动,爸爸以死抗议,主要就是因为你没有单独安排时间跟我见面。” 而刘德华经纪公司则声明:“阿鹃见华仔一面的意愿,早于3月25日达成她的心愿,至于阿鹃一些非正常的要求,我们不可能再提供协助。” 那么,阿鹃究竟有怎样疯狂的行为,她的父亲又为什么会自杀呢? 16岁那年开始疯狂喜欢上了刘德华,从此,她生活的唯一追求就是能与刘德华近距离地见上一面。 阿鹃:“多次梦见没有任何人,他牵着我的手,带着一个礼帽,穿着黑色大衣,我问你心中有我吗?他当时把我握的更紧了,说我心中有你。” 阿鹃的父母在多次劝阻无效后,决定竭尽全力帮助女儿实现愿望。 1997年10月,阿鹃的父母借钱1万多元,支持女儿去香港寻找偶像。 2004年10月,刘德华在北京开演唱会,阿鹃的父亲借了5000块钱,亲自前往北京买票,把女儿送进了北京工人体育场。 2005年8月,阿鹃父母变卖房子,只为帮助女儿第二次去香港寻找刘德华。 2006年,父亲为了支持女儿第三次到香港见偶像,甚至要卖掉自己的肾。阿鹃的父亲始终相信,只有刘德华能够拯救几近疯狂的女儿,抱着这样的希望,他陪着阿鹃一次次地呼唤着刘德华。 父亲:“我就说带着干粮爬都要爬到香港,我陪我娃娃找刘德华。” 2007年3月19号,为了参加刘德华在香港举行的歌友会,阿鹃一家三口第三次抵达香港。在他们抵港期间,当地歌迷会派专员接待阿鹃父母两次,并让阿鹃加入歌迷会。3月25号,在歌迷会的组织下,阿鹃参加了《春风得意庆生会》,在会上阿鹃与歌迷一起看到了刘德华的表演,还获得安排能够上台跟刘德华见面谈话及单独拍合照。两个小时后,歌友会正式结束,阿鹃离开。由于阿鹃一家已经在香港逗留一周,身上的路费也所剩无几。所以在参加完歌友会之后,阿鹃的父亲只好被迫带着妻女在尖沙咀一间通宵营业的快餐店内栖身。而也就是在这段期间,阿鹃的父亲趁妻女入睡之后,前往尖沙咀天星码头跳海自杀。随后,消防员经过搜索,在附近的海面将其救起上岸,但送院后证实不治。 阿鹃的父亲在遗书中写到:“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你很自私、很虚伪,你不敢承认现实,非常可悲。” 在阿鹃的父亲死后,阿鹃和母亲发现了他留下的整整12页的遗书。遗书中不仅讲述了13年来女儿为见刘德华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更加控诉了13年来,刘德华不理其女儿的一片苦心。 遗书中还写到:“你对她冷漠无情、冤枉她、视而不见,见一面又有何妨?作为父亲,我只能以死抗议。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的,逼这个家出事,造成悲剧的。” 阿鹃的父亲在遗书中说,多年来阿鹃只是把刘德华当成自己的亲人,可是刘德华却不能理解和体谅,始终没能安排阿鹃与他单独见面,所以,他只能以死来表示抗议。他希望能以自己的生命为女儿争取最后的希望。 他在遗书中写到:“我再不忍心看孩子痛苦,我死了,你刘德华还是要见我的孩子,不然我死不瞑目。” 事实上,阿鹃父亲这12页遗书的落款日期为2007年3月23号。也就是说,在歌迷会举行的前两天阿鹃就已经写好了这份遗书。看来,无论女儿此行是否会完成心愿,他都已经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是太累了,或许是绝望了,我们无法得知,而在另一个世界里,这位68岁的父亲是否还会这样心力交瘁? 目前,阿鹃和母亲已经身无分文,过去两天中间,她们只吃了两块面包和简单的盒饭。面对众多媒体,阿鹃和母亲展示了为了多年追寻刘德华家里欠债的帐单。同时,他们还把造成父亲之死归结于刘德华。 阿鹃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个小时的活动,到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和所有人一起排队,短短的只有一瞬间,我还没来得及跟他说我爸爸在下面。我们2006年,国内报道以后,他要是安(blog)排时间跟我见面,我们不会来香港的,就会开心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阿鹃认为,自己和父亲千辛万苦从内地赶来,刘德华却未给自己单独见面的机会,不仅自己不满,也是父亲自杀的主要原因。 在谈话中,虽然阿鹃口口声声说对不起自己的父亲,但她却决定不会领回父亲的尸体,任由香港政府殓葬。至于其父亲的骨灰如何处理,她也回避不愿多提。针对此次事件,刘德刘德华经纪公司再次表示,对于阿鹃的非正常要求公司不在提供协助。 据香港当地媒体报道,3月28日晚七点左右,阿鹃母女已经返回内地,准备筹款返回家乡兰州。当母女踏进离境大堂时,阿鹃仍不断回望,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喃喃自语说:“爸爸死了,但是华仔应该要见我,为我签名,否则父亲死不瞑目吧!” 主持人张绍刚:我们也看到了阿鹃父亲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刘德华,好象正是因为刘德华对阿鹃的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导致了今天的这个结局,那么刘德华,包括刘德华的经纪公司果然是在阿鹃出现之后到现在都不闻不问吗?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年多的时间,刘德华以及他的经纪公司态度都有一些什么样的。 早在一年前,阿鹃父亲卖肾供女儿寻找刘德华的信息见诸报端后,刘德华便表示他决不会支持歌迷用这样不理智的方式来和他见面。刘德华说:“其实我很不开心,如果一个女孩子她喜欢我,然后爸爸做那么多伤害自己的事情,她也没有兼顾到,我觉得有一种遗憾。可能这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 2007年3月27号,刘德华经纪公司发言人对阿鹃父亲的去世首次做出回应,他透露:“阿鹃一家三口抵港期间,歌迷会派专员接待阿鹃父母见面两次,听取他们的要求,最后更是达成他们的心愿让阿鹃加入歌迷会。” 不仅如此,3月25号,阿鹃还在歌迷会的安排下参加了《春风得意庆生会》,会上阿鹃与歌迷一起看到了刘德华的表演,还获得安排能够上台跟刘德华见面谈话及单独拍合照。 3月28号,刘德华经理人公司就此事再次做出回应,公司表示:阿鹃见刘德华一面的意愿,早于3月25号达成。而在其父出事之后的第一天,他们也马上派人为阿鹃母女提供了适当的协助及慰问,至于阿鹃一些非正常的要求,他们不可能再提供协助。 主持人张绍刚:我们也看到了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刘德华,好象是说因为刘德华的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这个事情才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样子,那么从去年有媒体开始报道阿鹃这个事情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刘德华和他的公司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和大家一起简单梳理一下。 361°全民互动:谁为狂热追星的恶果买单 主持人张绍刚:在昨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和大家讨论了阿娟父亲自杀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这个问题,大家提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说是阿娟病态的心理,也有人说是阿娟父母的纵容和溺爱,更有人提到了阿娟父亲在12页遗书当中的以死相逼,虽然我们要承认阿娟的这个个案非常极端化,非常的个案化,我们也要承认,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崇拜明星追逐明星是很多青年人当中的时尚,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为这种追逐明星的行为来买单,作为明星他们又应该和能够做些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的核心话题。 主持人张绍刚:来进入到我们今天的互动环节,现在我们请导播帮我们来接通一下著名记者何东的电话,喂,何老师,您好,我《大家看法》张绍刚,事情披露之后我们也听到一些声音,包括在我们的平台上也有这种意见表达,针对的是刘德华,说刘德华其实从去年就开始知道这个事了,如果他能够让自己的经纪公司或者是让自己的歌迷会能够开导开导阿娟,也许今天这悲剧就能避免,您同意这种意见吗? 何东:我不同意,因为她本来的这种迷恋就来自一种还不是正常粉丝的那种追星。这种东西好像是一种好感,但它会变成一种要挟。 主持人张绍刚:这两天我是在汇集各种各样的声音,针对这个事情大家的看法,也有一种声音,就说任何的明星都离不开粉丝,你的唱片需要粉丝买,电视需要粉丝开,然后演唱会那么高的票价,粉丝节衣缩食也在支持你,难道明星不应该为粉丝做点牺牲吗? 何东:我觉得这个东西,你比如说我举个例子,韩寒(blog)写书,他在所有的签约里头就说我不去签售,我把这些附加东西全部给推掉,那么说你多了些粉丝,可能多卖些书,但是这样极端的效果你能接受吗?我觉得明星首先你要对粉丝保持一定的距离,像刚才说的发片场景或者营造一种自己是偶像的那个状态,就任由其发展,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有的唱片会里都会看到,就说粉丝接踵而来,明星索然而去,还有保镖造成那个气氛,其实不会是这样,我看到很多大明星,葛优给我讲的就说,你要不想营造这气氛,它根本就没有。而且我在首都机场我看过周星驰一个人抱了一个大碗康师傅方便面就在那儿吃。 主持人张绍刚:那现在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给这些粉丝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何东:就是大家互相都给一个安全感,我见过太疯狂的场面,你像400多人围着那个酒店,刘德华敢下来嘛,那不成肉片了下来。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你觉得这种彼此的安全感很重要? 何东:对,就是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没有一种距离,在地铁里面那么拥挤,这人怎么呼吸呀。 主持人张绍刚:好,谢谢何东今天跟我们电话连线,谢谢你,再见。 谭飞∶我就希望他像成龙学一下,成龙以前也有女歌迷为他卧轨,那么卧轨后他就去安抚她们,然后讲一些比较安慰的话。我觉得在这上面如果刘德华再细腻一点,可能这个结果就不会这个样子。 董路∶明星在自我发展的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宣传的这个过程当中,他所呈现的更多的都是跟他有关的商业的部分,而缺少真正的对于自己粉丝某一种传统道德的这种引领。比如说刘德华,我就想特别问一句,就是你刘德华在面对粉丝的时候,有多少次真的说过自己的父母,自己对待自己父母这样的种种。如果你在你的粉丝面前能够树立起一个你作为一个孝子不断强化这样的一种概念,我想他对于这些粉丝的影响可能就会一种更积极的、也许就会真的避免这样的一种,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最后逼的走投无路、跳海浮尸海面喂鱼的这样一个尴尬的结局。 李承鹏∶刘德华只能说他做的还不够好,但是他没有任何做错的地方,如果全世界每一个小姑娘都要这么去觅死觅活的要去见刘德华的话,刘德华没法唱歌也没法进行他自己的工作了。 主持人张绍刚:对于针对刘德华的指责,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先生也发表了一段文字,他说换了你是刘德华,你又能怎么样呢?在消费的时代这个巨星就应该被追逐,而意义巨星被追逐的程度直接也表明了他的成功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追逐,有人追逐的行为过火,并且导致了悲剧,应该和刘德华是无关的,那么在这个消费时代,在这个媒体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明星,怎么看追星呢,现在我们请到了一位文化学者跟我们连线,来自北京大学的张颐武教授,喂,张老师。 主持人张绍刚:喂,张老师,您好,我《大家看法》张绍刚 张颐武:你好。 主持人张绍刚:张老师,一个人花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自己的所有来追明星这个现象正常吗? 张颐武:这当然是不正常的一个现象。由于现在这个社会它产生一种,通过视觉上的这种夸张,通过文化上的这种渲染,他会让明星产生一种神秘感,一种让人产生着迷或者迷恋的这种魅力,这种东西它确实对年轻人,特别是不成熟,心理上没有完全成熟,没有完全成人化的人,他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但是我觉得,未成年人在他发育或者成长期间,他面对这样一种魅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确地给以理性的引导或者诱导让他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 主持人张绍刚:对,我们不能一棒子把他打死。 张颐武:对,他肯定还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有一种寄托,有一种生命中间的想象,无论是投射的演艺明星,只要是健康的,合法的,都没有什么 主持人张绍刚:做好了,是一件挺美的事情。 张颐武:没有大碍,但是如果一旦把它放大成像这样的,像杨女士一家这样的遭遇的话,他确实是对社会的一个很强烈的冲击,特别是现在是个媒体时代,过去这种个别人的事件不会放大大到今天这样程度。 主持人张绍刚:是不是大家也开始在这个事情里面看到了一些东西? 张颐武:对。他肯定是对年轻人的追星的问题,现在有了各种的态度。一方面是一种偏向道德性的批评,简单的成份,有他合理性,另一方面我觉得媒体对这些情况也是一种强烈放大的这种趋向。所以媒体的伦理,或者媒体的价值观的选择,也变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这些个案我们怎么去处理它,报道它的时候是怎么样给他一个更合理的疏导。 主持人张绍刚:其实我觉得张老师,您说到这一点,可能这一点恰恰也是在,我们现在说怎么样创造一个让年轻人和他喜欢的明星能够共融的这样一个良好环境,可能媒体真的也是在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好,谢谢张老师跟我们电话连线,谢谢您,再见。没错,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如果这个角色被放大的成为了生活的全部,我们真实的自己都没有了,那这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现在我们再请导播帮我们来连线一位学者,来自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的朱大可老师,我们来听一下在这个事件过后朱老师会给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看法。喂,朱老师。 主持人张绍刚:喂,朱老师,您好,我《大家看法》的主持人张绍刚张绍刚。有一位朋友提出来一个问题说究竟谁该为这些疯狂偏执的追星梦来买单,是一味追求眼球经济的娱乐传媒呢,还是明星? 朱大可:当然你讲的社会问责的问题,我觉得其实他是一个多面的一个责任承担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个的一个责任链刘德华是其中的一环,然后追星族整个的一个组织者,实际上是背后操纵的是唱片商,整个的唱片市场娱乐经济的娱乐资本,我觉得有很大的责任,而卷入这个娱乐资本的不仅仅是唱片商还有媒体,他们也是大量的利用这些媒体的娱乐的资源来进行炒作,提高报纸的销售量,提高电视的收视率,还有就是我们的整个的社会,包括教育和家庭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出现了问题。我觉得不是一个个案,这是当然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他有很大的普遍性。 主持人张绍刚:普遍在哪里? 朱大可:普遍在这个追星,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这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只是说通过这个人的死亡他突然敲响了一个警钟,但是在这之前,所有的人认为追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主持人张绍刚:而且有人说商业运作明星的目标就是让星被追。 朱大可:对,这是一个市场的一个必然的逻辑。中国这个社会他有一个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人性当中的特点,就是喜欢追,喜欢跟,喜欢模仿,然后把整个事情变成一股一股的浪潮,很单一,他不是一个多元化的选择,其实我们是有很多很多道路可以选择,不是一个做明星或者寻找一个明星当自己的男朋友是唯一的道路。 主持人张绍刚:那在这个链条还在运转的时候,朱老师,您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给这个链条吗? 朱大可:我觉得首先就是说,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应该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辨认明星,偶像崇拜,他的有限性,我觉得任何一个偶像都是稍纵即逝的,都应该随时可以抛弃,你既然可以追他,明天就可以抛弃他,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主持人张绍刚:好,非常感谢朱老师跟我们电话连线,谢谢您,再见。 主持人张绍刚:如果我们现在仔细考虑,真的除了阿娟,阿娟的父亲,她的整个的家庭,刘德华等等这些表面上的元素之外,背后还有多少元素应该为这个悲剧性的事件负责,或者说背后还应该有多少元素需要在这个悲剧性的事件过后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在事件当中有没有一些责任,或者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如果阿娟的这个故事我们持续了一年多的这个故事,能够以这个方式画上句号的话,也许阿娟父亲的悲剧还有些价值。 栏目介绍 《大家看法》,力图通过大家参与和独特角度,呈现高热度新闻故事、解读高关注度新闻话题,并通过展现见仁见智的缤纷看法、针锋相对的犀利观点,缩短人们与新闻之间的距离。 鲜活热辣的新闻故事,精彩纷呈的思想表达,正是《大家看法》的生命与灵魂。每晚八点,央视社会与法频道。 《大家看法》,您可以参与的新闻!首播时间:每晚20∶00 播时间:次日8∶15 12∶30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