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度调查:各国如何“左右”追星族命运(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15:47 国际先驱导报
2006年12月8日,在日本崎玉的约翰·列侬博物馆,两名歌迷从列侬的大幅肖像前经过。 为了让女儿能跟偶像刘德华单独会面,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父亲不惜跳海自杀。近期这一疯狂追星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反思。在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明星云集,追星现象也很普遍,那么,为了引导“追星族”树立正确的“追星观”,这些国家的家长、社会、媒体乃至明星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深思和借鉴 日本:追梦不追星 在法律的严格约束及明星团队的适当引导下,在日本这样一个明星众多的国度里,很少人“非分”追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东京 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和日本的朋友们说起杨丽娟的事,他们都非常震惊,并认为,父亲因为女儿追星而自杀的悲剧在日本不太可能上演。“娱乐明星在日本并不是什么特别让人崇敬的职业。他们也就是普通人,为了见他们一面而牺牲自己的青春,这又何苦呢?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日本,明星是不会支付费用的。因为责任不在明星。”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野本和宏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 在日本,大多数“追星族”的心态都是如此。他们告诉记者,家长和学校并没有讲过何如看待明星,但他们都对明星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认为明星就是明星,远远地看看就足够了。能得到签名就要,得不到也不勉强。 “疯狂”中蕴藏理性 其实日本并非没有疯狂的追星族,有人愿意花40万日元(相当于2.5万人民币)只为一睹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出,还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主妇迷恋韩剧明星,裴勇俊到日本时赶去机场迎接。但是没有听说哪个日本人花了40万日元就非要逼杰克逊与之共进午餐,也没有见哪个感染韩流的日本人爱裴勇俊爱得死去活来。 面对明星,日本人何以能表现得如此镇定?根据记者的观察,这部分地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有关。日本人比较含蓄,尤其不善于表达奔放的激情。他们觉得待人过于热烈反而让对方尴尬,是失礼的行为。除了民族性之外,这和日本健全的法律制度,还有明星本人的正确引导有关。 名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日本的房屋门口基本都写上主人的姓名,知名艺人也不例外。日本一代巨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家在电车中央线国力站附近,下了车稍微一打听,就能找到山口百惠的家。虽然以前也有八卦娱记去偷拍过她的私生活,但是很少听说过影迷去骚扰她。日本法律对泄露个人隐私的判决十分严格。那些去山口百惠家门口偷拍的记者后来被她告上了法庭。此后她家门口就很少有狗仔队的出现。 很多日本人也觉得这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太麻烦,但牢骚归牢骚,执行起来一点不含糊。因为他们知道,保护别人隐私的同时,就是在保护自己。 明星自发引导粉丝 浦和红宝石队是去年日本足球联赛冠军球队。各个队员都是腕儿级人物,光国家队名额就包了6个。记者到主场看过几场红宝石的比赛,每次都有4万多名观众到场,场面热烈壮观,但几乎很少看到球迷围在队员出入口等着要签名。 一位“老球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们来看球不是一时的狂热。浦和红宝石战绩不佳,沦落到乙级联赛时,球迷并没有减少,仍然是每场必来。我们给他们加油,不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 浦和俱乐部对外公关部的部长白秀先生也说,“我们的队员踢球是为了给球迷梦想和信心。这种信念不只表现在赛场上,更体现在赛场下。俱乐部每年都要派一线队员到附近所有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玩,享受足球的快乐。我们是在造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明星让更多人拥有自己的梦想。” 韩国:实施“心理解毒” 韩国的每所中小学都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引导学生开发多种兴趣而不是盲目追踪流行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元涛发自首尔 在韩国首尔大学教心理学的金博士手头正有一个课题,“开发青少年明星中毒的诊断与矫治方案”。她也注意到了中国新闻媒体关于杨丽娟追星事件的报道。“尽管在韩国还没有出现这种极端的个案,但韩国青少年‘明星中毒’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这个课题的目的就是寻求解毒的办法。”金博士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说。 多名韩国演艺界明星接受了金博士的问卷调查,他们都表示,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追星族”们的骚扰。同时,据韩国演艺制作者协会统计,2006年,艺人受到的明显侵害事件达60多起。 “明星中毒”现象也很严重 足以说明韩国青少年“明星中毒”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东方神起”成员允浩被投毒案件。在韩国,“东方神起”是一个非常受年轻人追捧的歌唱组合,允浩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去年10月,一个名为“反东方神起俱乐部”的组织的一名女性成员,在允浩结束录制工作离开演播室的路上,送给他一瓶饮料和一封信。允浩饮用这瓶饮料后,出现不适反应,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警方证实,允浩所接受的那瓶饮料内,被掺入了强力胶水。而那封信通篇充满了对“东方神起”的谩骂、诅咒和威吓,称“真想杀了你”等等。 这些青少年往往是“由爱生恨”,一开始疯狂追星,后又转为各种偏激的手法,包括在各种场合有组织地骚扰明星。“这实际上恰恰是明星中毒的一种变态反应,很可能是追星无果之后因恼怒而产生的一种攻击性集体人格。”金博士对《国际先驱导报》分析说。 明星的两难处境 允浩中毒案后,韩国各大经纪公司都加强了对明星的安全保护,明星们也得到了警方的提示,不要随意接受“粉丝们”的礼物和食品。在金博士的调查问卷中,明星们普遍反映,如何对待歌迷影迷,实际上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从商业利益出发,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粉丝”越多越好,保持适当的热度也是他们收入的保障和成功的标志,但是如何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他们也没有好办法,他们迷惑地问:难道还能让我们故意表现出没有魅力的样子吗? 一味阻止只会适得其反 容易“明星中毒”的群体都以十几岁的学生为主,本来适当地喜爱明星,对青少年而言是正常的。但金博士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家长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比如检查笔记本、偷听电话等,来阻止孩子追星。“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痛苦。”金博士说。 金博士所开发的课题,就是首先要对韩国每所中小学都配备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引导学生开发多种兴趣,以期形成一个遍布所有中小学的“解毒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发挥作用,将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同时,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 印度:反思全民追星 在印度这个全民追星的国度里,经常都会上演许多追星的悲剧,对此,也许当地的八卦媒体难辞其咎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傅双琪发自新德里 说印度是个容易为“偶像”疯狂的国家真不为过,从圣雄甘地到主持国大党的甘地家族历代政治家都深受支持者的爱戴,更不必说宗教领袖或宝莱坞的电影明星了。 明星八卦充斥媒体 印度宝莱坞第一美女明星艾西瓦娅·拉伊最近即将和男友——也是一线男星的阿布希谢克·巴克昌结婚,人人对此津津乐道,连出租车司机都对她哪天举办婚礼、婚礼请多少客人、因为婆婆生病所以不办超豪华婚礼等等如数家珍,宛如自家女儿出嫁。 为投读者所好,印度媒体自然也花许多力气报道娱乐八卦新闻,所有的全国性日报都有专门4~6版的娱乐版,特别其中的第三版,必定是各色明星和社交名人出席各种派对的报道,象艾西瓦娅的婚讯肯定是头版头条。 今年3月底的印度时装周期间,当地印地语电视台的记者坦率地说,设计师设计的好坏,今年秋冬的流行趋势等等都是小事,他们要抓的最大新闻就是哪位明星出来走秀。 影迷上演疯狂悲喜剧 当然,有时候这种热爱会带来不太令人愉快的结果。希瑞提克·罗森正是因为2006年一部动作电影而红透半边天,电影热映的同时,印度好几个地方都传出了小孩因为模仿他的特技镜头从屋顶上跳下来而伤重住院。 对于罗森如此崇拜的不光有小孩,也有成年人。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对夫妇拉克希和苏姆娅需要通过人工受精生孩子,于是向医生提出希望能获得希瑞提克·罗森的精子,希望能生一个长得像他的小孩。 还有疯狂的影迷还不只迷恋宝莱坞明星。印度南方一些方言电影的明星在某个方言区往往能获得几十年“至死不渝”的忠诚,以至于明星们纷纷从政,而且表现不俗,南方泰米尔纳德邦就有至少两任首席部长(相当于中国的省长)是明星出身的政客。 2006年4月,南部卡纳塔卡邦主演卡纳德方言电影的明星拉吉·库马77岁病重逝世,因为体育馆太小不能进去瞻仰遗容,愤怒的影迷砸烂汽车,焚烧公共汽车,和维护秩序的警方发生严重暴力冲突,导致2人死亡,十几人受伤。 媒体家长互相指责 但凡有类似事件出现,必然引起各方争论,家长责备电影暴力,媒体误导青少年;媒体认为家长引导不利疏于教育等等,尽管讨论声势猛烈,最后多半都没得出什么结论来。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国民只崇拜明星而对他们的行为没有是非判断标准。去年印度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被发现农药残留超标时,许多媒体都采访了代言这些产品的明星,希望他们表达立场,更有人提出他们应该拒绝这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合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