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徐静蕾电子杂志第四期内容节选 关注安乐死(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14:46 新浪娱乐
老徐会客厅 老徐会客厅 第四期封面 一、本期专题——《深海长眠》 主编的话: 我们不能决定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是否可以决定要不要离开这个世界? 对不起,这期的话题看起来沉重了点。 说起生命的宝贵,恐怕少有人会有疑义,然而,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离去,也许厌倦了自己的生活——这种厌倦通常是暂时的;也许厌倦了生命本身,一心想走向虚无;也许当严重的疾病伴随着生命,生命有着巨大的痛苦,抛弃生命只是为了抛弃痛苦;也许有人相信来生,相信死去之后还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被很多地方描述过,绘画,电影,小说……只是,我们从来没有真的看见过。 当我们逐渐年长,死亡便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从我们的亲人开始,然后是我们年长的朋友,然后,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是我们自己。面对这些问题,与积极和消极无关,这只是一个现实,逃避现实是懦弱和悲观,面对现实则是乐观主义的基础。生命的顽强,终究是有限度的,更多时候要面对的,是生命的渺小。 1、老徐会客厅 •老师访谈——《安乐死不简单》 个人简介:John,纽约大学语言教授 节 选: 徐:不知道你看过《深海长眠》没有,是关于安乐死的。大家都知道,安乐死在全世界都有很大争议,我们这期杂志的专题想讨论一下安乐死。 老师:安乐死是一个不简单的话题。 我想讲一个私人故事。我爸爸那个时候病得非常厉害,已经不会走路了,他的脚变了形,还有很多种癌症,住在医院。有段时间,我爸爸总是和我讲他非常想回家,每天都说,有一天,我就带他回家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他在厨房上吊死了……过了很多年,我才可以说这个事情,我会觉得,如果那个时候他有权选择在医院安乐死的话,就不用这样了,他会死的更有尊严一点。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死……但是也有人不这么想,也有他们的道理,这是个不简单的话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死的有尊严比较好。 2、 王朔访谈——《我今后一定是自杀的》 个人简介:1958年出生。 1976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1997年1月赴美。 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主要作品:《空中小姐》《永失我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你不是一个俗人》等。 节 选:《深海长眠》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说的,拍的很朴实的一个电影,是一个真实的事儿,主要是涉及到安乐死的问题。我当然是严重赞成安乐死。而且我今后一定是自杀的。生我不能决定,死我肯定要自我决定。不能到我丧失意志,我还抗在那儿。刘伯承当年多惨啊,没意识楞维持了十年,这太痛苦了吧。有很多人死乞别咧地抢救,哪怕你有钱呢,这种钱花的没必要。另外就是,家属有的时候太残忍了。我觉得人活着,得有尊严的活着;丧失了自主意识,那完全是行尸走肉,仅仅维持一个生命系统那毫无意义。 孔子这个不靠谱的,说不知生焉知死,我说不知死,焉知生。 不能面对死亡,就永远不成熟。 二、罗点点——《我婆婆的故事》 个人简介: 罗瑞卿之女,1951年出生在北京,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卫生处门诊部从事多年临床和行政工作。转业后曾在投资管理公司和媒体公司工作。出版过小说、传记、随笔,为报刊撰写专栏并担任影视编剧、策划等。现任中国互动媒体集团创意总监。 节 选:站在床前,我拉着她的手,虽然处在深度昏迷中,可我还是感到从她体内传来的温暖。当我轻轻呼唤的时候,我甚至还看到她的眼球在半阖的眼睑下转动。我所有的决心就在那一瞬间崩溃。我问自己,我们这样做,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婆婆的愿望?到底是不是在保护她不受痛苦?我忽然觉得,生命和死亡是那么深不可测,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呢? 感谢你婆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仍一如既往地让我受到恩惠,你没有忘记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做了符合你心愿的事。 三、陈小鲁——《我父亲的故事》 个人简介:陈毅之子,1946年在山东临沂出生,1968年入伍,1986-1991年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局长。1993年至今,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节 选:我问:“能不能不进行抢救?”当时医生的回答我至今记得,他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你说了算吗?第二句是:我们敢吗? 四、朱正琳——《死的理想》 个人简介:朱正琳 男,1947年生人。1980年考入北大,后在外国哲学所攻读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85年在《法制日报》做编辑,1986年起在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任《德国哲学》副主编。1989赴德国汉堡大学做访问学者。1993参与《东方》杂志筹创,任常务副总编。1996年参与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筹创,任策划至2001年。2002年至2004年任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策划,2003年至2004年兼任中央电视台《五日谈•读书时间》策划。 节 选:关于死,我的确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死在海拔很高终年积雪的大山上。譬如喜马拉雅,譬如阿尔卑斯。 记得这个理想的萌发,是因为读到一篇访谈录。文中几个老登山队员讲述了他们的登山生涯,其中自然有与死亡打个照面(包括失去伙伴)的经历。依照一种思维定式,我原先以为,登山队员死在雪山上,就好比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但那几位登山队员却让我明白,雪山在登山队员心目中不是战场,登山也不是去打仗。据说他们有许多人确实都认为死在山上是死得其所,不过却好像与“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类的想法没什么关系。对于他们来讲,死在山的怀抱里只是一种可以获得安宁的归宿,并没有捐躯沙场的壮烈。从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我体会到山的魅力,还体会到他们对山怀有的一种特殊感情。在我的感觉中,那种感情山一般地峻峭,更增生了我对山的神往 。 五、祁又一 ——《每个少年都会死去》 个人简介:2000年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同年保送北师大中文系,后任北师大五四文学社社长等职,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一部。作家、乐评人、 blogger、小朋友的偶像par主办者及召集人、迷笛音乐节新闻官。著有小说《我的微微 我的天堂》。 节 选:上周听说我母校北师大又有人跳楼了(说来奇怪,我们学校每一两年总会跳一个),是个研究生。报纸上说该女同学是文学院的,疑似于丹门下弟子,跳楼的原因是毕业论文没有过,心一横就不想活了。 前两天去学校打篮球,碰上一个同学,问我说“你们班某某跳楼的事听说了吗?” 啊,原来跳楼的研究生是我本科时的同班同学某某啊。我这才知道,但是我跟人家不熟,大学四年应该都没有说过话,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印象的东西。所以我对此事的评价大概和读者诸君差不多,无非是些一般论调——“因为论文这种事自杀实属不值,某某同学肯定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才选择了死,什么麻烦都大不过内心的麻烦,外人没有资格评论”云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