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海岩:“枪手”传闻没有依据 写书挣钱也很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11:57  西部商报

  海岩(blog)最近比较烦,点灯熬油5个月,48万字的新作《舞者》刚出炉,就在他气还没调匀的时候,网上又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发帖,称海岩的作品一直就有“枪手”代劳,并称他手下甚至有一个创作班子,而且连怎样分工、如何分钱都说得活灵活现……这下,海岩又是召开记者招待会,又是搬出1000余万字的手稿来澄清。这究竟是炒作?还是事出有因?日前海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一作了回应。

  “枪手”传言 没有依据啊

  记者:近日网上的“枪手”传闻你听说了吧,有人发帖称你手下有一个创作班子,作为当事人你有何感想?

  海岩:听说了,其实这个传言好几年前就有了,我想这可能和我作品的量比较大有关吧,过去传言我向来都不主动作解释。

  记者:以前不理会,那这次怎么这么大动静?

  海岩:这次他(发帖之人)说《舞者》是一个舞蹈学院的小孩写的,所以出版社就准备召开记者招待会澄清此事,同时要我参加。本来我不同意这么做,这个时代,你跳出来人家就会说你是在炒作,特别是在新书快要出的时候。可出版社劝我说,“你看看这次传闻闹大了,说这是‘中国文坛最大的丑闻’,而且又说了那么多的细节,你再不出来解释,就算人家不说你炒作,也会相信你真有枪手了。”所以我才决定参加记者招待会。

  记者:这么说你是被逼急了?

  海岩:不,我一点也不急!正如韩寒(blog)《支持海岩》的那篇文章,说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藏,尤其是像传言所说的创作班子这样集体造假的事,十年都没有被披露,这可能吗?

  记者:你参加记者招待会的时候还带去了几撂手稿,有这个必要?

  海岩:因为帖子里说我的手稿是找人模仿我的笔迹抄出来的,我就把许多小说的一稿、二稿、三稿都给搬去摊给记者看:“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你们看看这1000多万字勾勾画画的手稿,有没有可能是别人抄出来的?”

  《舞者》创作 如厕时都在写

  记者:《舞者》花了多长时间来写?

  海岩:前前后后花了近5个月吧!

  记者:5个月时间就写完了?凭这速度,估摸你没睡几个整夜觉吧?

  海岩:当然了,那几个月我常常在凌晨3点前没睡过觉。说句不雅的话,我常常上厕所的时候手都没闲着,还在不停地写啊写的!

  记者:辛苦地写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感到厌烦?

  海岩:当然烦啊。你去问问出版社的几个编辑,那阵子他们都接到过我的短信,类似“特别地累,特别特别地烦,都想放弃……”什么的。

  记者:是什么支撑你写下来的?

  海岩:事不能干一半就拉倒啊,不然前半儿该怎么办?而且出版社事先就把钱付给我了。

  记者:那你的新作定价贵吗?

  海岩:这本书定价比较高,因为它长嘛!上下部合起来,至少得40多元吧!

  点评同行 王朔很有才

  记者:目前80后的新锐作家可谓层出不穷,你怎么看待他们?

  海岩:他们中有些人非常有才华。但他们的东西我很少看。我认为多数80后作家目前还局限于写青春文学和校园文学(blog),读者基本局限在青少年。相比较而言,像韩寒这样的作家,他的读者辐射面会相对广些。

  记者:你对韩寒蛮赞赏的啊,刚还聊到他写文章支持你,你们私交不错?

  海岩:我没怎么看过他的东西,更没见过他本人。他支持我是就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已。

  记者:据说现在文坛贫富差距比较大,当红作家收入高得惊人,过气作家就没啥收入,是这个情况吗?

  海岩:我也曾听到过这种传闻,这也正常,任何行业都有这种情况。比如说演员,有拍一集电视10万块,也有一集100块的。作家的贫富悬殊比起其他艺术门类,还算好的了。

  记者:你跟王朔熟吗?对于他最近的一些举动,你有何看法?

  海岩:我们以前有过交往,但十几年没怎么见面了。我过去比较喜欢他的杂文,可读性比较高。最近他出来说了些话,可能大家觉得有些惊世骇俗,但我认为他以前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是很常规的。如果完全拿常规的、多数文人的腔调去标准他,那是不大可能的。王朔的东西我不是每一句都赞成,但确实在字里行间能发现一些光辉在闪现。 本报记者 王丽珍 为您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