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汶川的168小时》 丁柳元眼中的三种颜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6:46 深圳商报
丁柳元在绵阳体育场 24小时内成立摄制组!5月14日,由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录音组成的17人摄制组,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6月12日,记者联系上电影《汶川168小时》摄制组的唯一一名女性——丁柳元。在地震发生后的10天,她同《汶川168小时》剧组一起,足迹踏遍了凤凰山机场、都江堰、彭州、向峨、北川、映秀、绵竹、绵阳、汉旺、什邡……几乎可以说是最深入重灾区的国内女艺人。 在汶川: 我的眼里只有三种颜色 他们一行17人的摄制组,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演员出身的丁柳元,却担任了导演组宣传文案工作以及场记等工作。没有交通工具,为了工作需要,大家平均每天负重徒步在8公里以上,冒着山体滑坡、损毁建筑倒塌的危险,为了轻装前进,赶时间,没有带任何给养。5月17日中午,丁柳元和剧组抵达映秀。 "我们赶到映秀的时候,走到镇子里就发生余震了,特别强烈,半个楼就塌下来了,我们当时没地方躲,就原地站着。两边都有楼,路很窄,地也是裂的。村民一看我们带着摄像机,就说前面正有一人在营救呢,我们就往那跑。这个人叫马元江,在废墟下压了179个小时之后被救活了,救援人员营救他的时候,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这时候我才感到自己是多么无力,救人是要有专业知识的。在一线,每个人站好自己的岗位,才是最大的贡献。" 在汶川的168小时,丁柳元的眼里只有三种颜色:橘红色,绿色,蓝色。橘红色是救援人员穿的衣服,绿色是解放军战士,蓝色是帐篷。 "我们早上6点15分起来吃一顿早餐,等晚上10点回去,一天都不进食不喝水,都是这样的。平时不觉得自己那么坚韧,没觉得自己承受能力那么大,能背那么多东西,走那么多路,在灾难面前很多人都突然变得有力量了。很多人问爱心能持久吗,我觉得这不用讨论,因为爱心不是突然迸发出来的,一定是一直都有的,只不过没有平台让它展现出来。可能在都市生活中,大家都相对独立,也没有展现爱心的时候,可能突然有人落水了我去救了,但这种事在都市里毕竟还是少数。但这次地震波及面之广,受灾群众之多,正好有这么一个事情这么一个载体让更多人表现他们的爱心。我是军人,通过镜头去看灾区,以我们的工作身份去第一线,我觉得是理所应当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都说挺不容易的,我觉得没有。" 丁柳元扛着摄像机,记录下了很多无法复制的瞬间—— 凤凰山机场,一架载满灾民的飞机正要起飞,一个3岁的小女孩透过飞机的窗户眺望即将告别的家乡,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北川城内,来自日本、俄罗斯的救援团身着各色制服在忙碌中,好像一个联合国; 汉旺,很多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在奋力刨出废墟里的铁锅等生活用品,眼神坚定; 在向峨村,地裂了两个拳头那么大的缝,一个小男孩拿着小簸箕往缝里填土,丁柳元问他在干什么,小男孩说:"我把这地给填平了,就好走路了。" 在映秀中学,有个姓马的小男孩,他的同学向笑莲埋在地底下,小男孩答应了回来救她。等老师们都上山了,他就自己跑下来,挖了四个多小时,手挖得都是血。他问向笑莲:"我要是把腿给你扯折了怎么办?"她说:"脑袋扯折了也不怕,咱再一起上学。"然后他们就分开了,受伤的孩子都被送到医院去了,他们就失去联系了。再见面的时候,向笑莲一条腿都没了,却一下就跳起来抱着小男孩,两个人亲热地搭着肩膀,忘却了伤痛。 在汶川,人们是不需要知道彼此姓名的,大家都有一个爱心的名片。 她见到一个特别瘦的老人,背着一个脚被扎伤的解放军战士;见到一个志愿者拿着大蒜往素不相识的解放军兜里塞。人们戴着口罩,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甚至不知道对方的性别,但只知道大家都是来救灾的。 地震让丁柳元认识了生活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成人之间很多时候都不够真诚,可是孩子就因为一句诺言,就跑回危险的地方。地震中你觉得感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他们的行为吗?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真诚、信念,反射到都市人,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特别震撼,亲临过灾区的人,有心灵上的洗礼也好,洗涤也好,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很多人都说好好活着,可是怎么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丁柳元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