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家讲坛”风光不再 遭遇审美疲劳收视率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5:19  新闻晚报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今年遇冷,在上海博库书城,《<论语>心得》的销量缩水到只有去年同期的近十分之一,而最近走上讲坛的新科电视学者,出新书的销量甚至还不如卖了一年的 《<论语>心得》。一家从事中文图书市场零售数据连续跟踪服务的专业机构近日公布了六月畅销书市场分析报告,包括《<论语>心得》、《品三国》在内,曾经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销售普遍下滑,远远不如去年。

  不过,曾经出版了《品三国》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则表示了乐观的态度,认为热点书销售有点起伏很正常:“百家讲坛已经培养出了一批读者群,并以主讲人的思维影响着他们,这个影响几代人内不会改变。”

  旧书新书销量都不好

  记者从上海博库书城了解到,今年“百家讲坛”系列书在书城销售最好的还是于丹的旧书《<庄子>心得》,在博库书城的总销售排行榜上占第73名,六七月间的销售量是332本,《<论语>心得》的成绩则为225本,而去年同一时期,《<庄子>心得》在总排行榜上排名第六,销售量是今年的3倍有余,而《<论语>心得》在总排行榜上雄踞冠军,从六七月间整整卖掉2110本,接近今年销售数量的十倍。

  不仅去年“百家讲坛”的王牌于丹和易中天风光不再,“百家讲坛”今年新推出的书也并没有如预期一样走上康庄大道。今年初上市的《马未都说家具》和《马未都说收藏》被中华书局包装成又一本主推畅销书,但除了发布日的首日签售高潮以外,就再也没有上升趋势了。而有“小于丹”之称的蒙曼新推出的《蒙曼说唐》,成绩远远比不上于丹,新书打榜,连前三十都没有进,比起去年于丹、易中天在前十名中包揽一半的强势,“百家讲坛”系列书今年的成绩,只能说是在“吃老本”。

  收视下降因审美疲劳

  今年5月《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纪连海向媒体透露:从去年10月份起,除了他讲的李莲英系列之外,“收视率再也没有超过0.1%。”由于百家讲坛曾有过0.69%的收视率纪录,以此推算,目前的收视率或还不到高峰时的七分之一。对于“百家讲坛”此类依傍电视学者的热潮,把电视上已讲过的内容集结成的畅销书而言,“百家讲坛”的收视率成为决定此类书畅销与否的关键。收视率下降了,书卖得不好也很容易理解。

  分析人士认为,既像易中天那样有话语权,又像于丹那样善于传播的学者可遇而不可求,“百家讲坛”真正有明星效应的学者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张老面孔,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是情理中事。而“百家讲坛”在于丹、易中天身上的巨大成功也成为它本身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有的网友就认为 “说家具”,“说陶瓷”在百家讲坛偏重讲历史讲人物的氛围中很突兀,很难讨得百家讲坛固定观众的喜欢,更不会去买书了。另一位网友则认为,节目内容质量有所下降:“百家讲坛本来应该是非常好的讲坛,但现在为了博人眼球,该讲的不讲,四处猎奇,哗众取宠,这样的内容出了书为什么要买来收藏呢?”

  业内人士并不担忧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热点是相对于“冷点”,“冰点”而言的,百家讲坛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建立起了一种阅读的方式,并为此培养了特定的读者群。对于于丹、易中天这样的主讲人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广泛地成为了这批读者的工具论和方法论,这种情况至少在几代人内不会改变,因此也不必因为一时的销售下滑而担忧。

  “在现代如此多元的社会里,热点有点起伏是很正常的,我相信百家讲坛本身也在为创造新的热点而努力。”郏宗培说,“建立起一个品牌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擦亮这个品牌。”百家讲坛的主讲人纪连海也曾表示从热点归于平凡的过程很正常,“再好的热点节目都会成为常态”,而关键在于要不断地调整自己。

  另一方面,百家讲坛系列的遇冷也不完全是个别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书市入夏了却有点“冬眠”:除了今年很多特别事件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以外,出版社也为了避免和奥运“撞车”而把重头好书安排在奥运会之后上市。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徐珏华报道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