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发、美髯,显露艺术家的儒雅;谈吐睿智,展现仁者思维。8月25日,新版话剧《日出》的导演王延松回到故里,与记者攀谈之际,倾表了对家乡人的暖言煦语:“首先,向家乡人问好。可能很多人一直想问我这些年在忙些什么,我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一直在致力于我的话剧人生’……”
剧场是时代审美的最真实载体
“1991年离开沈阳话剧团后,我成了一名自由导演者。一个导演所有的快乐都要在剧场中体现,剧场是时代审美的最真实载体。而我这些年也一直在享受戏剧的过程,并努力还魅力于舞台。”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王延松,在话剧领域作品颇多,如将鲁迅作品中人物进行重组的话剧《无常·女吊》、曾获茅盾文学奖的《白门柳》、国家精品工程剧目《望天吼》等。前年他与天津人艺合作了新版《原野(blog)》,去年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新版《雷雨》,直至今年与总政话剧团合作的新版《日出》。几部经典话剧的创作均被王延松赋予了“新解读”的时代内涵。
“这是一种超越。正如奥运会一样,那是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种族、政治、极限与梦想的舞台。而艺术家也总是在探求超越。我时常问自己‘我能做得更好吗?’总是在试图超越自我。而且,从骨子里就喜欢新鲜的东西,喜欢新的创作、新的超越。”
9月赶赴美国拍演“中国原创”
在王延松看来,“剧场的作用对导演来说,就相当于运动员在体育场上,演出的大幕就像比赛的哨声,一旦拉开就要比出个子丑寅卯,在这个意义上说更是一种挑战。”王延松不怕这种挑战,9月他即将赴美,去导演英语话剧。
“这部话剧目前已经落户美国最大的女子院校——史密斯女子学院。它取材于中国古典著作,取名为《潘金莲》,9月开拍,将经历50天。”
据王延松讲,他参与了该剧的剧本创作,在整部话剧中除他及一名中国助理外,其余的演员、工作人员都是美国人。而且剧本在国内没有拍演过,要直接接受英语考验。当问及是否会因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上的隔阂?王延松笑道:“根本不会,我曾与美方舞美和服装设计人员进行过先期接触,他们非常满意,觉得很轻松,有时无需语言,便会沟通得很充分。”看来,在艺术领域艺术家是坦荡无隘。
沈阳是戏剧重镇
对于9月12日在沈阳上演的新版《日出》,王延松委托本报向沈城观众和读者致歉,因为国外的话剧拍演任务,他将无法与观众共赏。
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自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我是从沈阳的戏剧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沈阳是中国的戏剧重镇,也有对世界话剧产生过影响的话剧艺术和话剧人才。比如‘文革’前的辽艺版《日出》就是其一。那是一部很漂亮的剧,至今还令我回味和崇敬。当然,《搭错车》更让全国认识了沈阳,认识了我。这也是一部让我和沈阳感到骄傲的话剧。”本报记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