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丹阳做客央视《音乐告诉你》 谈艺术人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16:55  新浪娱乐
李丹阳做客央视《音乐告诉你》谈艺术人生(图)

李丹阳

李丹阳做客央视《音乐告诉你》谈艺术人生(图)

正面镜头

李丹阳做客央视《音乐告诉你》谈艺术人生(图)

大方端庄

  新浪娱乐讯 巴山蜀水的灵秀赋予了川妹子李丹阳(听歌 blog)高亢明媚、委婉大气、清纯甜美的演唱风格,她音色甜美,演唱声情并茂,感染力强,她的舞台形象热情活泼,优雅大方,是一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唱家。近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阳来到中央电视台《音乐告诉你》栏目,讲述了她艺术人生中的众多第一次。

  第一次成为专业独唱演员

  从小便热爱音乐的李丹阳,得到父母的支持,在那个数理化走遍天下的年代,她毅然考入西南师范音乐系,走上了自己热爱的歌唱道路。凭借着天生的金嗓子和后天的勤奋努力,大学时期便在青歌赛上暂露头角。面对北京各个文艺团体的热情召唤,恋家的李丹阳选择了留在父母身边,成为重庆市歌舞团的一名专业歌唱演员,一圆唱歌梦。

  1989年,积极上进的李丹阳又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优秀青年演员民族声乐研究生》班深造,师从金铁霖教授。

  第一次登上春节晚会

  连续17次登上春节晚会的舞台,肯定了李丹阳的不俗实力,也证明了观众朋友对她的喜爱。

  说起第一次上春晚(李丹阳做客央视《音乐告诉你》谈艺术人生(图)),李丹阳至今还记忆犹新。1988年的春节晚会第一次采用了多地联播的方式,身在重庆分会场的李丹阳幸运的被导演选中,一首《四川小吃人人爱》成了李丹阳的春晚处女作。随后的1990年春晚,李丹阳正式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演播大厅,四川民歌《闹新春》拉开了她17次春晚表演的序幕。

  第一次穿上军装下部队慰问

  参与了青歌赛、春晚等一系列的演出,优秀的李丹阳很快被二炮文工团从重庆征调到部队。1991年正式入伍的李丹阳,圆了军人梦,也开始了她辉煌的军旅歌唱家生涯。

  17年的军旅生涯,感触最深的应该就是下部队慰问演出,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下部队时,满怀欣喜的憧憬着二炮的全体指战员应该是一身白大褂,在先进的在实验室里进行科研研究工作。但是当她火车换汽车再步行到达营地时,看到官兵们像民工一样的打扮,拿着铁锹在山洞里和岩石泥土作战,她不由得一阵心酸。生活工作条件的艰苦,文化活动的匮乏,战士们却用无比的热情的欢迎她们,她只有用最动听的歌声来安抚他们心灵的寂寞,这也是李丹阳作为一名军旅歌唱家最引以为自豪的。多年来,李丹阳演出足迹遍布二炮部队的高山哨所、深山连队、大漠戈壁,无论条件如何,她要用歌声送去她对全体指战员的问候和关怀。

  第一次拍摄MV

  在MV还不盛行的九十年代,李丹阳凭借《遥远的拜年》、《亲亲茉莉花》、《红月亮》、《穿军装的川妹子》等作品,在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

  时而清新文雅时而活泼泼辣,时而飒爽军装时而民族服装,李丹阳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力求给观众新的感官享受,在追求艺术道路上,她勇于创新,博采众长,敢于不断突破自我,为中国民族声乐和军旅声乐艺术开了一道先河。

  第一次成为火炬手

  李丹阳一贯热衷于各种扶贫赈灾等社会公益事业。被先后誉为:预防艾滋病公益宣传员,中国爱心大使、首都文明市民公益大使、关爱留守学生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8年是中国灾难与荣誉并存的一年。在这次5.12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作为一名从四川走出来的歌唱家,李丹阳在第一时间积极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热潮中,并为此录制了一系列抗震救灾的公益歌曲《真情》、《有我在你身旁》、《我们的心在一起》、《就在这一刻》、《宝贝》、《感激在心》、《舍不得你们走》等等。在此期间,李丹阳还参加了各种赈灾捐献活动多达50余场,并先后多次赴灾区慰问演出,将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灾区人民群众和抗震救灾的全军指战员心坎里,被军委首长称赞为“先进文化的排头兵”。由于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李丹阳成为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在她的家乡四川成都传递了奥运圣火。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最近,李丹阳又以一曲《时代颂歌》颂扬了党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及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表达了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豪情雄志。我们也期待这李丹阳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大家,也祝愿她在艺术道路上能够再创辉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