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贤亮:老将出马要“张狂”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12:32  新闻晚报
张贤亮:老将出马要“张狂”一把
张贤亮

  一身名牌的张贤亮悠然地抽着香烟的样子,让记者怎么也无法将他与73岁的老人联系起来。上一部作品结束后,张贤亮沉寂了多年。今年初,长篇小说 《一亿六》一开始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昨天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贤亮频频语出惊人,不仅“毫不留情”地表扬自己,还“理直气壮”地批评80后的作家,自称“已经到了可以张狂的年纪”,“要张狂一下! ”一字一句,将其“率真”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低俗?谁说低俗? ”

  伴随着张贤亮对工作人员的一句“怎么连杯咖啡都没有? ”,发布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然而,面对新书发表以来,读者对于《一亿六》中部分过于低俗的词汇与场面描写引发争议,张贤亮解释说:“我的小说里面,都是人物自己要说话,不一样的角色说不一样的话,我只是帮助他们说出来而已。 ”他表示,在他眼里,写作就是“玩”,他的作品不会刻意迎合任何人,作为一个作家,他觉得“率真”尤为重要,只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不期望人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能够让一部分人产生共鸣足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 ”带着这十六字的总结,张贤亮在回答记者们问题时显得十分沉着,“你们说我的作品低俗,引起争议,可是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读者,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文学评论家跟我这样说过,都是记者在说。低俗,谁说低俗?真正看过我的小说的人在哪里? ”甚至当一个年轻记者表示已经完完整整看过一遍,并批评作品读起来“不舒服”时,张贤亮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再看一遍! ”

  “80后没我有深度”

  不仅在新书题材和语言上固执己见,张贤亮对自己的写作人生也有着独到的看法。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的时代过去了,以前的作家受关注是因为他们敢‘闯禁区’,我之所以那时候那么出名也是由于我敢。 ”但对现在正“辉煌”的80后,张贤亮却并没有太高的评价,“一个七十岁的人和一个二十岁的人相比,无论是眼光还是经验,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在艺术性方面也许比不上80后,但他们没我有深度,没我那么关注社会。 ”

  而当记者向张贤亮询问是否读过80后作家的文章时,他回答说没有,只是不厌其烦地讲他在关注社会上做出的贡献。 “比如《一亿六》,我就是要借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来反映当代社会,当代社会的现象凝聚成作品中的一个个形象,我要做的是提醒大家‘苦难’不能重演。这个社会正在低俗化,我经常为此感到非常焦虑,我就是想要把低俗的东西砸烂给人看。我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站在很高层看社会。 ”

  “我不是一般作家”

  五十年代崭露头角后,张贤亮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九十年代后,他更是在宁夏创办影视城公司,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商人”,可以说在写作与经商两方面都是硕果累累。那么,张贤亮又是如何平衡自己的两个身份的呢?张贤亮认为,赚钱和写作都让他十分愉快,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一些地做人,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和感恩的心”。因此,张贤亮在现场更是放出狂言:“我的书中没有坏人,只是芸芸众生。我不在乎书的销量,我只写常销书而不是畅销书。 ”

  那么,再次出马的“作家张贤亮”,又如何看待他的新书销量,如何在80后占据的市场上“抢风头”呢? “《一亿六》在《收获》上登了20万字,可是我的稿费才收了15070元,可以说,我根本不在乎钱。到时候书卖不掉,我可以全部包了! ”说着,张贤亮现场“打起了算盘”,“假如每天三十个来我影视城的游客中有一人买一本书,一年六十万游客就可以卖出两万本,五年就是十万本,我还怕没销量? ”晚报记者 谢正宜实习生 米子 报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