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漫画大师丁聪去世享年93岁 为《读书》配画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00:23  重庆晨报

  本报讯 据北京娱乐信报消息,昨日下午,为《读书》杂志配了30年漫画的著名漫画家——自称“小丁”的丁聪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丁聪一个月前因肺部感染住院,后器官衰竭。根据其生前意愿,其身后事一切从简,不搞追悼活动,不留骨灰。

  《读书》杂志社原总编辑沈昌文与丁聪熟识多年,他说近些年丁聪因为身体原因,频繁出入医院,而他最后一次见到丁聪,是年初时与他一起吃饭。“当时他已经不能说什么话了,只能简单地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吃饭也是夫人喂。”对丁聪的去世,他说自己既意外也不意外,“毕竟这些年眼看着他是越来越衰老了。”

  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吴琼与丁聪接触很多,她说,2007年时,丁聪写了一篇《感谢》登在《读书》杂志上,说自己体力不支,摔坏了手,脑子也不行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天一幅那么画了。“这之后他很快被诊断为脑萎缩,还患上急性胰腺炎,而且小中风不断,总是昏睡,偶尔清醒的时还能说说话。但从今年年初开始精神头就没有了,话很少,高兴的时候很爱看艺术品,爱画册。但进入4月以后,丁聪始终没有醒来。”

  据与丁聪一直有交往的《人民日报》记者李辉介绍说,李辉从上周开始就处于昏迷状态,昨日下午不幸离世。“从1930年开始从事漫画以来,他不同阶段的漫画创作都与社会现实有关,特别是文革之后,他用漫画作品反思文革和思想解放运动,引起很大的反响。” 李辉说,丁聪在《读书》杂志上坚持发表漫画将近30年,在整个出版和美术史上都是少有的佳话。

  中国美术馆与丁聪夫人沈峻沟通后了解到,丁聪有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甚至连骨灰会都不留。丁聪只有一个儿子,他去世时儿子一家人都在国外。

  据悉,今年10月,国际友人将办一个丁聪复制作品展,将其艺术作品带到国际,让更多的人了解丁聪,了解他的艺术作品。

  重庆岁月,创作高峰

  在丁聪的生命中,陪都时期的重庆是重要的驿站,也是他漫画创作的高峰期。

  抗战期间,重庆聚集了近三十位全国知名漫画家,成为中国漫画最活跃的据点。1941年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辗转来到重庆,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在重庆的这一时期,成为丁聪漫画创作的高峰期,除了先后举办 “香港在受难”画展,还与廖冰兄、叶浅予等人举办过“八人漫画联展”。除了画漫画,爱好广泛的丁聪还参与到《北京人》、《家》、《雾重庆》等话剧的舞美设计工作中,创作了彩墨画《花街》, 《阿Q正传》画得24幅木刻插画更是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反映大后方抗战悲惨生活的《现象图》更是蜚声中外。

  当时在重庆,有一个文化沙龙“二流堂”,这个小圈子的成员均为带有自由主义倾向,其中就包括夏衍、吴祖光、丁聪、黄苗子、冯亦代等人。

  40岁才当新郎

  抗战胜利后, 丁聪回到上海,积极投身于日益高涨的上海民主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思想内容深刻的讽刺漫画。 解放后,丁聪担任了《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不过直到1956年,已经40岁的他还没有对象,急煞了身边的好友。

  1956年,丁聪遇到了在外文出版社工作的沈崇,沈崇比丁聪小11岁,是学俄文的。丁聪有一位朋友在外文出版社担任副总编,在其撮合下,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丁聪后来自己说,早年因为在文艺圈子,总觉得与文艺届的女性结婚婚姻不稳定,不愿意与女演员恋爱,更不愿意轻易决定终身大事。而到后来,生活的重心也一直以工作为主。

  本报记者 冯伟宁

  漫话丁聪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解放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没有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1980年以后,他以超常的精力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自1979年《读书》创刊至今,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近三十年来,他共出版了四十多种集子。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