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漫画家丁聪昨在北京不幸去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0:19  生活新报
漫画家丁聪昨在北京不幸去世(图)
丁聪

  丁聪简介: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至今已76年。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解放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没有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1980年以后,他以超常的精力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自1979年《读书》创刊至今,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近三十年来,他共出版了四十多种集子。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娱乐信报供稿

  漫画家丁聪昨天上午11点在北京不幸去世。这个到死都以“小丁”自居的大师,终于在其93岁之年戛然止步。这个悲痛的消息昨天在中国文艺圈迅速传播。人们似乎都不敢相信,那个头发漆黑,走在路上形同年轻人的老人走了。

  最后时光 意外跌跤陷入昏迷

  如果不是几天前跌了跤,丁聪也许还不会走。丁老身体虚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意外地跌跤让他陷入了昏迷,他在医院里昏睡了一个星期,尽管有那么多人希望他不要走,但他还是走了。作为“二流堂”老人们共同的朋友,传记作家李辉一直守在丁老身边,他呼唤着老人,但是怎么也唤不醒。“丁老说,自己一辈子画漫画,已不枉在人间走了一回。”而今,他自顾自地走了,可是后人还需要老人指路呢!

  由于事出突然,老人没有留下什么遗言,但是李辉告诉记者,丁先生生前淡泊名利,丧事将一切从简,不举办任何悼念仪式。李辉与丁老结缘于26年前,“当时我到《北京晚报》副刊部工作,邀请丁聪先生来画漫画,于是就和他相识了。”李辉回忆说,丁聪先生的画不多,但都是精品,“他的画都是和现实密切相关的,有不少讽世佳作。”丁老3年前就身体不好了,但他还是坚持画漫画,2007年,他画了最后一幅漫画,还是讽刺的,透着一股子幽默劲儿。和他自己一样。

  同行评价 丁聪是我们的前辈

  “哎呀!”当昨天从记者口中得知丁聪辞世的消息,老资格的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在电话那头长长地叹息。停顿了很久,老人在电话里重重地感叹道:“丁聪是我们的前辈啊!”老人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在他眼里,长自己5岁的丁聪是位前辈。

  丁老是上海枫泾人,但是他的朋友圈子“二流堂”在北京,贺友直不是“二流堂”成员,所以只能算与丁老认识。“一个很乐观,很率直的人!”他说。关于“二流堂”,贺老告诉记者,这个名字是郭沫若给起的,在“文革”当中这一批文化人都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运动结束后,“二流堂”被这批文化人保留下来,似乎是对于过去的讽刺。

  “二流堂”原本有很多人,但是最近几年相继凋零了,叶浅予走了,吴祖光走了,郁风走了,现在丁聪也走了,只剩下了身有重疾的黄苗子在孤独地坚守。这当然是自然规律,是挡也挡不住的自然规律,但是看到老人一个一个地走了,就像看到秋叶凋落那样,总让人悲伤不已。“丁聪的人物画具有独特的风格,给我印象很深,他不愧是文艺圈的前辈。”贺友直昨天说。

  故人怀念 耄耋之年满头黑发

  没有人说得清丁聪这一辈子究竟画过多少幅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漫画之外,为鲁迅、茅盾、老舍等众多作家的文学名著创作了大量插图作品,晚年又以为《读书》杂志画插画而出名。他的画总是形象概括、线条洗练而富于神韵。

  丁聪与作曲家陈钢的父亲陈歌辛是好友,陈钢也因此与丁聪成了忘年之交。丁老很喜欢《梁祝》,陈钢也由衷地喜欢丁老的画。10年前,丁老遇到了陈钢,“我为你画一幅画吧。”说着他就拿起一支笔,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陈钢的鲜活形象。陈钢一看就笑了,因为丁老给他画了三只耳朵。陈钢写过一本书叫《用三只耳朵听音乐》,丁老一定是看过了。

  “一个多么幽默的老人!”陈钢昨天对记者回忆说,丁老直到八九十岁还是满头的黑发,他坐公交,从来就没人给他让座,丁老将这件事说给大家听,总引起一阵大笑。他总不觉得自己老,所以,已经是“丁老”了却还总以“小丁”自称。“他是画如其人,他很幽默,所以他画的画才会那么具有幽默讽刺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画还在,他已经将自己化入了那么多的画里,依然幽默地笑着,看着这个他不舍得的世界。上海《青年报》供稿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丁聪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