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记忆中,丁聪永远年轻。每逢聚会,只要丁聪在场,关于他的黑发,关于他的永远年轻,总会成为人们的话题。88岁时,大家感叹他的年轻,只有他自己颇有今不如昔的感觉。他会这样说上一句:“不行了!前两年坐公共汽车没有人让座,现在倒是有人让座了,可见还是老了!”话是这么说,还是有人建议,别看如今市场上挖掘出那么多所谓永葆青春的宫廷秘方,还不如丁聪现身说法令人信服。可是,问他有什么秘方,回答是:“不锻炼!不吃水果!不吃蔬菜!吃肉!”传记作家李辉回忆中的丁老永远是一副“小丁”的模样,也许正是他的达观,让他永远年轻也永远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丁聪去世后,新浪读书频道连线了他的几位朋友,在老友们的印象中,“小丁”的个性是多彩的。生前一直为《读书》杂志创作漫画,《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的印象中,除了达观的个性,丁聪也是个低调的人,他回忆道:“我们因为《读书》创刊而相识,这30年来,他一直是杂志的无名,丁先生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话不多,埋头苦干,善于做个无名英雄。”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眼中,前辈“小丁”是个爱热闹、精力充沛的老者,他第一次见丁聪是在1989年,那时“小丁”已73岁,但却声音洪亮,精神非常好,“我第一次到北京,三联书店在王府井“东来顺”举办的宴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丁聪老师,他是整个饭局最出风头的人物。蔡志忠先生说:“在我还没到大陆以前,就知道丁聪老师与华君武、叶浅予、张乐平等前辈,是中国第一代漫画大师。中国漫画史是由他们几位漫画大师展开来的,而我只能算是第二代漫画家。”
谈到丁聪老师的漫画,蔡志忠认为:“丁老师画的是漫画中最难以表现的单元格、双格、四格的讽刺漫画,不仅需要漫画功力很好,还需要有敏锐的社会、生活观察力,然后才透过自己的创意将作品表现出来。从丁老师的漫画与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个智商很高的前辈。”
《瞭望》原副主编陈四益和丁老是忘年交,两人有过多次合作,丁老画画他配诗, 陈四益评价丁聪的一生是崇尚正义真理,充满良知的一生:“丁先生一辈子很不容易,丁先生很早就参加革命,后来被打成右派。但是不管经历多少挫折,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放下画笔,没有放弃与不良风气和社会阴暗面作斗争。“什么都不能挫伤他的锐气。”
陈四益回忆中,丁老有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他说:“他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但是他从来不挑挑拣拣。”当年,丁老师给巴金等作家的书配插画时,正在美术馆做给画贴标签的工作,他就是在那些标签纸上画书的插图的。丁老师的住房条件一直十分艰苦,房子很小,最后屋子里东西堆到放不下,他就只好自己去租了一间老房子搞创作。(如图丁聪漫画《书中没有黄金屋》)
陈四益说,丁老一生周到体贴,总是想着别人有难处,直到生命的最后,丁老师朋友很多,这些朋友都是经常来看望他的。“但是,丁夫人说过,丁老师去世后,不举行追悼会也不做遗体告别。丁聪老师一辈子都被别人折腾,但是他最不愿意做的是折腾别人。他不想天气那么热,让大家受罪。”
以创作讽刺诗而著称的池北偶先生,也是丁聪的一个长期合作者。他这样评价丁聪的漫画艺术:“他一生坎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几十年间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特别是他的许多漫画,针砭现实,讥弹世态,充分表现出他对国家和世界命运的关心,体现出他对社会、人民的责任感。”
池北偶难过地说:“去年年初,丁夫人沈峻为了鼓励他,特地要我新写一首诗,他居然真的画了一幅。我把他的漫画选了100幅,每幅配一首诗,编了一本书《世态讥弹》,出版社说这几天就要出版,没想到书还没有出来,他就离开了我们。”
丁聪为何叫“小丁”
丁聪有一个很别致的笔名:小丁。从不到二十岁,一直到八十几岁的今天,他一直是“小丁”。建议他用这个笔名的是张光宇。
丁聪曾说,开始画漫画时,签名曾用过真名“丁聪”。但繁写的“聪”字笔画很多,写小了,版面做出来看不清,写大了,在一幅小画上占了很大一块地位,看上去很不相称,于是张光宇就建议他署名“小丁”。丁聪还说起名“小丁”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不在乎“老”、“小”之间的表面差别,第三个原因是,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这倒符合他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尽管成名较早,但始终是个“小人物”,连个头儿也是矮的。
父亲丁悚是中国漫画先驱
丁聪1916年出生于上海。父亲丁悚是现代中国漫画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刘海粟创建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丁悚担任教务长。当初漫画家的父亲却不愿意儿子今后也走同样的路。
1933年前后,丁悚组织成立中国的第一个漫画协会,协会招牌就挂在丁家门口。丁家一时间成为明星、艺术家们会聚的场所。每到周末假日,这里俨然是上海一个热闹的沙龙。张光宇、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作为长子的丁聪,虽然还在上中学,却已成了这些明星们喜欢的小成员。有一次聂耳来到丁家,与年少的丁聪成了好朋友。一次他曾这样对丁聪说:“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姓丁,我姓聂,写起来,一个最简单,一个最麻烦。”丁聪也曾缠着聂耳走进他在“亭子间”里的小房间,给他讲一个个恐怖的故事。“有一次聂耳喝醉了酒,走到天井里,顺着墙爬到阁楼上去睡觉。”一次记者陪同丁聪重回上海,指着旧居的墙角,他告诉记者:“聂耳就是从这里爬上去的。”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赵李红X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