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爱玲遗作发掘还没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02:37  扬子晚报

  令无数张迷兴奋和不解的是,张爱玲逝世已经10多年了,为何每年不断地有她的遗作被发现和出版。今年《小团圆》的出版,已经掀起了一波热潮,本月13日张爱玲46年前写的散文《重访边城》中文简体版又在上海首发,可谓趁热打铁。昨天记者就《重访边城》的来龙去脉,采访了“张爱玲男朋友”陈子善、责任编辑止庵——一南、一北两个超级“张迷”。陈子善表示,张爱玲遗作的挖掘正在加速。止庵认为,加速的主要原因是《色戒》的上映。

  简体版补齐了繁体版空字

  昨日,记者拿到新书,翻看封面,大面积白色的底纹中印着一枚郁金香邮票图案,从整体装帧上看,无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有意把它与《小团圆》制作成了姐妹篇。翻开内页,发现它实际上是一本张爱玲散文集,除遗稿中文版《重访边城》首度发表,散佚作品《人间小札》、《编辑之痒》、《张看附记》也是首次收录。记者发现,去年先在台湾出版的繁体版《重访边城》,因手稿中有些字难以辨认,只好用框框来代替,而此次简体版《重访边城》经过责任编辑止庵重新编校修订“填空”,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谈到《重访边城》一书的来历,止庵告诉记者,这里边有很有意思的故事。张爱玲去世后,她的遗物被装入14个大箱子,从美国运到了香港,她的好友宋淇先生第二年病重,这些遗物没人打开过。宋太太也没有去整理过她的东西,一直到了宋太太也去世以后。直至去年,他的儿子宋以朗去找张爱玲的证明,发现一些纸,一共34页,原来这些纸是一篇文章。宋以朗发现时不能判断这个东西应不应该出版。因为他当时在杂志上见过张爱玲写过同样标题的英文文章。宋以朗就拿这两个一对比,觉得内容差别很大,认为应该出版,就把这个寄给台湾皇冠出版社,让编辑判断有没有价值,编辑肯定说有价值,毕竟是张爱玲的作品,就出版了。“我就得到了一份原稿的复印件,根据复印件就整理出这个简体版来。”

  当时妓女不看嫖客看张爱玲

  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1963年,张爱玲将这次短途旅游的经历写成英文稿《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发表于美国杂志《The Reporter》,在当时台湾的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上世纪80年代,张爱玲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全文约15000字,是张爱玲生平唯一描写台湾的文章。

  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边城”,从《重访边城》可以看到,她对台湾生活的观察视角很独特。张爱玲对于民俗东西的兴趣之大,大到什么程度?已经到了学问的程度。写香港卖花布的市场,就写了一大段。止庵说:“《重访边城》真可与《更衣记》媲美。”张爱玲去台湾时穿的服装也很讲究,前面3个扣子是没有的扣子。如果在美国不稀奇,都市女性都这样穿,但在台湾的乡下就觉得很开放。止庵说:“她写民俗、服装、色彩,这些东西下的工夫不是我以前理解的兴趣,完全是学问。我觉得张爱玲和现代作家有很大的区别,她是有学问的。她虽然在台湾是走马观花,但是她马上可以跟你说这个地方的特点。包括她谈到在台湾她去妓院,在王祯和的回忆里边谈到,当时张爱玲去了头等、乙等妓院去看,当时张爱玲打扮和台湾人不一样,妓女都看她,因为她是名人,当时有个说法,妓女不看嫖客,看张爱玲。”

  为生活张爱玲回到中文写作

  经过比照,止庵认为,其实英文本和中文本差别非常大,英文本译成英文可能就几千字,现在中文本有15000字。另外两个文章的态度也不一样,中文本《重访边城》跟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差异。陈子善补充说,“大家应该都知道张爱玲去美国,她实际上抱着很大的雄心,要想在英文的文学创作有所建树。我们从她已经写的这类文章都可以看到。但是她在美国英文的创作并不顺利,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讲,到今天也还是这样的标准,出版了能不能畅销。”

  陈子善介绍说,张爱玲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就以写作谋生。她去了美国,原以为跟赖雅结婚能有一个依靠,但是实际上赖雅是一个老人,身体很不好。后来她的朋友讲了一句俏皮话:我们本来以为穷姑娘可以嫁进去了,没想到招进来一个穷女婿。当时张爱玲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因为张爱玲写作很勤奋,按照宋淇的计划,会把当时没有能够出版的英文长篇都陆续出版。但是没有出版商愿意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必须寻找新的写作途径,既然英文写作不成,那就再回到中文写作上。后来,她为香港的电影公司写电影剧本,通过写电影剧本来获取生活所需费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张爱玲内心并不想放弃英文写作,她去台湾就有一个目的,搜集第一手的材料,以张学良的生平,写一部长篇《少帅》,实际上她去台湾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为她不可能见到张学良,也没有人跟她谈他的事迹。因此《少帅》只写了个开头。

  《色戒》上映加速遗作发掘

  许多读者都很疑惑,为何报端每年隔三差五地报道张爱玲的遗作被发现。在读者印象中,张爱玲定居美国后似乎不再动笔。为何时隔这么久,还有《小团圆》、《重访边城》这些重量级的作品没被出版。止庵解释说,张爱玲晚年在美国是一个人生活。实际上她写了什么,周围人根本不知道。她只是把她想发表的东西寄给宋淇先生,让他判断,但大部分文章宋淇并不主张发表,这中间抑止了她很多作品的面世,包括《小团圆》。“但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她说,‘我仍然继续在写作。’”而为何这几年张爱玲遗作不断被发现和出版。止庵认为,是因为宋以朗先生从大学退休后,开始系统地整理张爱玲遗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影《色戒》上映之后,他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打开箱子,然后就是张的作品不断地被发现。”

  陈子善也赞同止庵的看法,他认为,发现张爱玲作品主要依赖两个途径,一个是以往的报纸、杂志,但空间已经不大,另一个途径就是从宋以朗那里得到。而宋先生从去年开始整理,就加快了速度。“因为这些手稿,不管完成的,没有完成的,修改过的,没有修改过的,全部集中到宋先生那里了,但全部整理完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是《小团圆》、《重访边城》,不久将会有《雷峰塔》、《易经》的面世,其他读者期待的,也许还会有。”

  本报记者 蔡 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