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渊洁宣布“因受到排挤”退出北京作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4日11:00  南方日报
郑渊洁宣布“因受到排挤”退出北京作协(图)

本月11日,郑渊洁在江苏南通和孩子们交流。

  金庸前脚刚加入中国作协,郑渊洁后脚已经出了北京作协。昨日上午8时,因写童话《皮皮鲁总动员》、《舒克贝塔》等作品而深入人心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发表博文,宣布“退出北京作家协会”,理由是“明显感觉受到北京作家协会的排挤”。

  几年前,曾有李锐等几名作家退出中国作协的新闻轰动一时,也让作协成为众矢之的。这次郑渊洁退会的真实原因和过程到底如何?人们对作协又将有什么样的新一轮议论?作者电话采访了郑渊洁本人以及北京作协理事邱华栋等人。

  为什么退会?

  郑渊洁:“明显感受到北京作协的排挤”

  郑渊洁于上世纪80年代初加入北京作家协会,他在昨天发表的博文中称:“彼时的北京作家协会和此时的北京作家协会不同。那时的北京作家协会工作人员同作家联系密切,不为自己谋私利,一心为作家服务。”而现在,他“明显感觉受到北京作家协会的排挤”。

  他列举了自己受排挤的事实:“2003年9月,北京作家协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本人当选代表。北京作家协会在网络尚不发达的2003年,竟然选择在网上向我发出开会通知。我既不让你来开会,又通知了你。而且保证你看不到这个通知,但是又有据可查。”

  郑渊洁所说的网上通知,是指北京作协曾在一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由于王朔、郑渊洁的联系方式变更,会议通知无法送达,所以请其亲友或本人看到消息后与北京作协联系。但郑渊洁认为,北京作协这样做,是不想让他参加代表大会,剥夺了他的参会权利,他说:“我从1990年开始使用邮政7801信箱保持同外界的联系,一直没有变更。自1990年至2000年,北京作协一直使用这个信箱向我邮寄会刊。我们甚至在一栋楼里办公,(北京作协)不可能没有我的联系方式。”

  在郑渊洁看来,北京作协对他来说早已形同虚设,他说:“2000年后,作协对我来说就不存在了,9年了,几乎没有联系。我觉得再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而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作协即将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之际宣布退会,郑渊洁表示自己是替北京作协担忧。他说:“万一郑渊洁又当选代表,这次作协再采用网上通知的方法,估计我在几分钟之内即获悉。”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李青表示,郑渊洁加入作协和退出作协,都属于自愿行为。对此事,北京作协暂时不作回应。如回应会按照作协的章程,需先征求主要作家的意见,以公文的方式回应。

  是否受排挤?

  邱华栋:“只是在表达一种抱怨的情绪”

  郑渊洁在博文里没有说到北京作协为什么排挤他。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同为北京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理事的著名作家邱华栋,他认为郑渊洁退出北京作协的原因不会这么简单,“可能还有别的事儿”。而这个别的事儿“肯定与《童话大王》有关”。

  《童话大王》是一本创办于1985年的儿童文学月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邱华栋告诉记者:“《童话大王》是北京文联旗下的一本刊物,北京文联曾经和郑渊洁在该刊的合作权和经营权上闹得很不愉快。而北京作协又属于北京文联管。”邱华栋认为,郑渊洁此次宣布退出北京作协,是将过去工作上的这种“不愉快”感受持续下来,是在表达一种“抱怨”的情绪。

  今年5月5日,郑渊洁曾在博客发表一篇《郑渊洁被北京市文联辞退始末》的文章,文中说,1981年,郑渊洁被调到北京市文联参与创办一家期刊,然后就一直在这家期刊担任编辑。1985年,郑渊洁认为创办一本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能有销路。1986年,郑渊洁又认为创办一本名叫《大灰狼画报》的刊物能占有市场。这两个想法,郑渊洁都是先向其服务的北京市文联那家期刊的领导提出的,在遭到谢绝后,郑渊洁才在山西省和江西省分别创办了《童话大王》月刊和《大灰狼画报》月刊。后来,他又在向北京市文联领导建议遭否决后,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签署了合作10年的协议,授权该公司自1992年起至2002年使用皮皮鲁品牌开发衍生产品10年。但2000年,郑渊洁被辞退,理由是郑渊洁在外边拥有皮皮鲁品牌公司。

  而对于有些网友认为郑渊洁此举有“炒作”之嫌,邱华栋却予以否定,他认为,郑渊洁经常会做一些让一般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会借此炒作,只是发发怨气而已。

  作协是围城?

  网友:“文学缺少力作事实改变不了”

  金庸加入作协遭到了网友近乎一致的反对;郑渊洁退会却受到网友大举支持。有网友因此很形象地将作协比作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类似于“作协”的协会组织,但受到如此多关注的却以作协为首。而近年来,作协每每受热议,必定少不了批评之声,类似于郑渊洁这些主动退会的作家其实也并不鲜见。山西作协副主席李锐、湖南老作家余开伟、上海新生代作家夏商、沈阳作家洪锋等为数众多的作家在近几年相继宣布退出其所在的作协组织,究其原因,无不包含着对作协的“不满”。

  然而,更多的“不满”还是来自公众,正因如此,金庸的加入被他们看成是“小庙大菩萨”。还有网友认为,加入或退出作协的新闻,已经让人感觉到“审美疲劳”,因为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我们文学作品缺少力作的事实。本报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王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