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本山的商业版图:赵本山的“二八年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12:43  精品购物指南
赵本山的商业版图:赵本山的“二八年华”(图)

赵本山早期小品

赵本山的商业版图:赵本山的“二八年华”(图)

赵本山成为春晚“小品王”

赵本山的商业版图:赵本山的“二八年华”(图)

赵本山涉足影视业

赵本山的商业版图:赵本山的“二八年华”(图)

如今的赵本山正在从一名演员转型为一个拥有众多员工的企业家

  从1981年算起,今年已是赵本山从艺的第28个年头。在这28年中,他的身份不断变化,从一个草根农民成为小品演员,又从小品演员成长为“小品王”,随后他还是影视演员、导演,如今,他则成为了尽人皆知的赵董事长。而在这每一个称谓变换的背后,则包含着太多他人所不知的艰辛和努力。

  寻找“毕姥爷”

  现实生活中的称呼:小赵

  艺术表演里的身份:表演者

  适用时期:1981~1989年

  适用人群:崔凯、姜昆

  使用理由:当时初出茅庐的赵本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表演者,有时甚至只能充当一些不标注名字的龙套角色。正是由于崔凯的剧本和姜昆的引荐,赵本山才得以正式登上了小品舞台,这两位赵本山当年的“伯乐”,至今依然喜欢用那时的叫法称呼已经年过半百的“小赵”。

  代表语录:“那我也不能当瘸子就说短话啊。”——二人转《大观灯》

  现在的赵本山无疑是中国笑星中的头牌,用妇孺皆知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近2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是“必需品”。不过,当年的赵本山其实也和小品《不差钱》中的丫蛋一样,渴望着自己生命中的那位“毕姥爷”早点出现。

  赵本山的童年并不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幸福。5岁时,母亲便离他而去,之后他跟随双目失明的二叔学艺。直到20岁时,赵本山依旧在辽北家乡的田间地头百无聊赖地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没错,这就是他当时最大的理想——离开农村。

  无论是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还是在小品《不差钱》里,大家都听到过一个同样的地名——莲花乡莲花村。熟悉赵本山的人,听到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赵本山就生长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莲花村。曾是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人民公社党委宣传委员的王鹏飞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骑车经过莲花村,看到赵本山和一个小伙子站在地头抽旱烟。看到王鹏飞后,赵本山跑上前说:“王老师,我们成立个戏班吧!”

  不久后,赵本山就加入了乡里成立的宣传队,并成为主力演员——当时在宣传队一个月能挣30元,相当于农民半年的收入。因为表现突出,赵本山在1979年时被开原县另一个镇的宣传队调走。直到1981年,西丰县剧团看中了赵本山,要调他去做临时工。虽然没有成为专业剧团的正式员工,但毕竟有了非农业户口,而且,赵本山也实现了他最初的理想——进城。

  紧接着,1982年,赵本山因主演拉场戏《摔三弦》一炮走红,在全省农村曲艺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这戏又被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成戏曲电视剧,并在全国获奖。一连串的奖项,使赵本山开始在东北地区尝到做名人的滋味。

  随着演出越来越多,赵本山的舞台技艺也被磨炼得越来越过硬。1987年,他和潘长江合作演出了《大观灯》。剧中,赵本山把自己演盲人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潘长江近乎完美的配合,他们创造了演出连续200多场爆满的纪录。在沈阳共演出了五六百场,密度甚至达到了每天四五场。观众们笑出了眼泪,笑疼了肚子,笑岔了气儿。据说,一个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小伙子甚至被赵本山逗得笑崩了刀口,不得不到医院重新缝上。

  因为赵本山的出现,名不见经传的铁岭市艺术团给省城的观众带去了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艺术,这是沈阳观众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赵本山也凭借《大观灯》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一年,他调入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多年的泥饭碗也终于变成了铁饭碗。

  我要上春晚

  现实生活中的称呼:赵本山艺术

  表演里的身份:老蔫儿

  适用时期:1990~1999年

  适用人群:黄晓娟、倪萍

  使用理由:喜欢赵本山的人也许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初,每一年,当春晚主持人倪萍介绍完即将上演的节目时,赵本山都会踱着他那特有的脚步走到台上来。表演结束后,重回台上的倪萍总免不了与赵本山来上几句幽默的对白。那时,倪萍嘴中的“赵本山”已经被全国的观众熟记。

  代表语录:“现在年轻人,竟整格路事。儿子搞对象,叫当爹的相媳妇儿。要是不来吧,儿子还有点驴脾气。其实这也不怪他,我也是那味。”——小品《相亲》

  如今的春晚,如果没有赵本山的小品,收视率肯定会下降一大截。毫无不夸张地说,很多人看春晚,就是等着看赵本山的小品。春晚是演艺界最高层次的一种标志,虽然它不带有任何专业色彩,但那个黄金的时段和全世界最高的收视率,足以成为每个演员奋斗的目标。赵本山也是其中之一。人们也许不会想到,如今大红大紫的赵本山,当年初闯春晚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赵本山回忆起当时的往事,仍然记忆犹新,“我觉得我演过的小品跟我的命运都有关系。最开始看春晚节目里那些明星的时候,感觉永远都不会接触到他们。进春晚几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唯一想的就是农民怎么能进城。就像在《不差钱》里领着的丫蛋一样,那就是当年的我。”

  赵本山和“中央”的接触,是从姜昆开始的。1987年,姜昆带领中国广播说唱团的一帮大腕儿来到铁岭演出。听说赵本山在当地十分出名,他便去看了演出。赵本山一个接一个的喜剧包袱抖出来让姜昆一行几人笑得前仰后合,他们没想到在辽宁竟有这么一个奇才。姜昆当时就发誓说:“我一定把你推向中央电视台,如果做不到,我这个‘姜’字就让它倒着写,让它不念字。”

  由于姜昆的大力推荐,中央电视台特地派了邹友开和李双江来东北对赵本山进行“考察”。当年,赵本山接受了央视的“招安”。在1988和1989年两年间,虽然赵本山两次冲击春晚失败,但他的《摔三弦》和《一加一等于几》还是上了那一年的国庆晚会。也因为这一次机会,赵本山的表演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1990年,赵本山终于携小品《相亲》打进春晚,并获得了晚会节目的一等奖。随后,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第一次看赵本山节目的余秋雨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这个“预言”,没过几年就宣告成真。

  刚上春晚的那几年,赵本山一直都演“蔫巴人”,《相亲》《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等小品都在笑声中透着温情。到了1997年的《红高粱模特队》、1998年的《拜年》,赵本山的小品似乎才走上了搞笑的路数。除了1994年,赵本山每年都会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而观众春晚看赵本山,已经成为一个思维定式,似乎春晚少了赵本山,魅力就减少了大半。当然,也应该说,近20年的春晚生涯,成就了赵本山“小品王”地位。

  初涉影视业

  现实生活中的称呼:本山

  艺术表演里的身份:刘老根

  适用时期:2000~2003年

  适用人群:范伟宋丹丹

  使用理由:像小品一样,赵本山的电视剧一样不缺乏经典的台词。随着赵本山在春晚连获“小品王”和《刘老根》在央视的热播,他的搭档也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范伟、宋丹丹这些赵本山亲密的搭档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本山”。

  代表语录:“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电视剧《刘老根》

  赵本山很有危机感,他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当许多大腕儿明星利用春晚出了名后到处走穴赚钱时,已被人们称做大叔的赵本山却借春晚这个平台的影响力,另辟蹊径,搞起影视剧来。他在一分钱贷款都没有的情况下,开始办公司,拍影视剧。

  1998年,赵本山投资拍摄了电影《男妇女主任》。随后的2002年,赵本山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收视创新高。人们发现,虽然这部电视剧在艺术上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它却能在东北之外的地区产生很大的反响。紧接而来的《马大帅》也同样火爆。在此之后,赵本山几乎每一年都要推出一部电视剧。赵本山回忆说,《刘老根》是自己第一次尝试导戏,把自己的人放进去了,完事儿还在央视播出,引起了轰动,“那是我的一次转行。我想,这个剧要是弄好了,收视率高了,我的学生就都出来了。”不得不承认,赵本山成为中国第一笑星,是春晚舞台、电视剧、刘老根大舞台三个方面合力的作用。

  作为赵本山的好朋友,冯小刚曾这样评价他:“本山是一个奇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老百姓喜欢,别人都觉得我们俗,但我们觉得这种风格是对的,不能改变。”在赵本山看来,只有“大俗”的东西才能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老百姓喜欢的是发生在身边的那些真实的故事。二人转专家马力认为,赵本山导演的电视剧之所以热播,是因为他在电视剧的表演上做了创新,他把二人转的艺术手法不露痕迹地融了进去,而这个本事确实只有赵本山有。马力说,赵本山把观众笑里的奥秘研究透了,他从底层研究老百姓的心,他知道这种笑会有市场。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周城雄认为,中国有很多艺人转行经营演出业,比如陈佩斯做大道文化,杨丽萍做云南印象。但艺人往往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赵本山是一个特例,他是农民出身,但天生有控制企业的能力。他把公司的各块业务做成了一条产业链,把演出、电视剧、教育、旅游结合起来,互相支撑。这对于一个成长自社会底层的艺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影视基业的沉淀

  现实生活中的称呼:大叔

  艺术表演里的身份:马大帅

  适用时期:2003~2005年

  适用人群:张朝阳等

  使用理由:赵本山在《马大帅》中的台词透着他朴实、幽默的东北乡土气息。“大叔”赵本山当时已年近半百,他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那个“小赵”。赵本山实在的为人,加之满头花白的头发,使得他的好友张朝阳亲切地称他为“大叔”。

  代表语录:“只听说过羊奶,没听说过‘羊酒’啊?没有白酒你开啥酒吧啊?”——电视剧《马大帅》

  2008年春天,央视为《乡村爱情2》召开了一次研讨会。白岩松在报告中提到,这部电视剧的平均收视率为8.46%,最高收视率为11.62%,超过了“新闻联播”,破了十几年来央视的收视纪录。同样,赵本山此前执导的《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电视剧都有很漂亮的收视数字,这似乎也印证了他从未失过手的说法。

  上央视春晚,对知名艺人是一件像鸡肋一样的事情,费力不少,收获寥寥。这也是很多知名度很高的艺人纷纷远离春晚的原因之一。而赵本山依然在坚持,一方面是满足观众需要,而隐性的巧合则是《刘老根》《刘老根2》《马大帅》和《马大帅2》在央视的播出时间都是在春晚之后。那么,这是否可以看做是一种博弈后的交换?如果是这样的话,赵本山就是在以一个业态的低利润获得人脉和现金的支持,从而获得另一个组合业态的高额收益。据业内人士估算,《马大帅》等几部影视剧的利润在2000万元以上。

  这一时期,赵本山亲自出演、导演与制作的多部作品得到了众多观众的欣赏。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赵本山的影视剧一般不用大腕明星。“我的原则就是用自己人。除了个别专业演员,其他都是非专业。非专业演员开始拍起戏来很难,但他们没有任何表演痕迹,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自然。”赵本山说。接下来,他将这些非专业演员培养成明星,再回到舞台上去唱二人转、演小品。

  拯救二人转

  现实生活中的称呼:赵总

  艺术表演里的身份:王大拿

  适用时期:2006年至

  今适用人群:刘流、季琦等

  使用理由:从开始创建本山影视基地到本山传媒的成立,经过6年多的积累,“大叔”赵本山的企业已经走上正轨。经过一年年的历练,赵本山终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成长为一名拥有多家公司的管理者。现在本山传媒公司中的员工更习惯称他为“赵总”。

  代表语录:“这回咋没说必须的呢?”——电视剧《乡村爱情》

  赵本山的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后,越来越多的观众因为喜爱剧中的演员,来到刘老根大舞台买票看演出,到2007年,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的演出总收入已达5800万元。2007年底,赵本山以2269.72万元的价格购得沈阳大舞台剧场的所有权。同年,他成立了本山传媒。几年下来,赵本山打造了一个产业链条——他把经营剧场与经营剧团结合起来;他用电视剧包装二人转演员,演员成名了,为剧场吸引来更多观众,并带来不断上涨的上座率。原来的“大叔”也在这时开始逐渐地被人们称为“赵总”。

  宋丹丹曾经说过,赵本山双脚没离过地。一方面,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来自他身后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和二人转丰富的养料。可以说,二人转成就了赵本山。年轻时,这是他能够摆脱贫困的唯一希望,也是他能够拿到一本珍贵的城镇户口的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如同赵本山所说,二人转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他在二人转里可以看到自己的灵魂。

  目前,主流文化对二人转还有一些不认可的地方,所以,赵本山竭尽全力呼吁同行们提高品格素养。他曾表示,这些年自己走的一直是一条在大俗大雅间穿行的最尴尬的道路。在他看来,所有的大雅都会通过大俗,也因此,不亲近大俗是永远也雅不起来的。不过,赵本山也会因为自己的演员在演出时出现脏口而严厉惩罚。这几年,赵本山一直在试图改良二人转,他想让大众、大雅接受他热爱的这种民间艺术。

  2001年,第一次东北二人转大奖赛之前,大部分在洗浴中心跑场子的二人转演员每天只能赚到几十元钱,甚至很多还在田间地头徘徊。小沈阳说,如果没有师父,二人转可能走不到今天。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他用几年的工夫将优秀的人才搜罗到一起,创建了刘老根大舞台。刘老根大舞台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二人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使这些演员的收入成倍增长。作家王蒙曾说过,赵本山有他的想法,他要把农民文化往台面上送。这一语道破了赵本山的心思,也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一个赵本山带活了“二人转”,带活了一帮人,带活了东北的地方文化。(文章略有删节)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赵本山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