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感冒,推迟一周来南京的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资深新闻主播徐俐,昨天上午终于现身凤凰书城与读者面对面。讲台上,她以自己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和读者分享如何“做知性女人,享受美丽人生”,她的“女人优雅起来,身边的男人也必然会绅士起来”的观点,赢得阵阵掌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坦言,19年前31岁走进央视后,才找到自信,“当时面试时,化妆师说,我这张脸还不错,很上镜。”
黑色外套,搭配一条红色围巾。当记者近距离接触徐俐时,感觉她比荧屏上更加亲和、干练。她说,来过南京N多次,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问到对南京的印象,她说:“南京太美了,大气、包容,特别适合我,在南京能看见优雅的女人。记得去年还陪同梅葆玖来过,和他一起去逛夫子庙,游秦淮河。他说小时候时常随父亲来南京吃小吃,他还教我怎样吃小笼包。”徐俐昨天来南京不是介绍自己的主持经验,而是向女性朋友谈谈自己的新书《优雅是一种选择》。谈到写这本书的起因,徐俐称,是源于外界对自己“干练”的评价。“干练的女性若是没有优雅,离男人婆就不远了,这是我做女人的心得。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来南京N多次
难忘去年陪伴梅葆玖
优女人懂得优雅
男人必然会绅士起来
“能够做一个优雅的女性,我认为是女人一生的终极目标。”这是徐俐心目中对优雅二字的理解。因此,在众多的审美趋向中,她选择了优雅。记者问,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选择过于传统和保守,对此怎么看?徐俐解释说,“优雅除了体现于外在的举止有度,仪态万方,优雅其实是源于内心真正的从容不迫。你可以前卫,可以另类,也可以惊世骇俗,可以突破想象,但最终你得回到优雅。”
一说到优雅,很多人就立刻想到优雅的举止,体态,徐俐认为,声音和气味也是优雅的女性形象不可或缺的,“声音和气味其实是有形象感的,声音可以刻画形象,气味也同样如此。。”她相信,“女人懂得优雅,身边的男人也必然会绅士起来。” 记者问她在老公眼里,是否是一位优雅的女人。她挥了一下手说:“不知道,你最好去问他吧。”
央视化妆师说
你们看这张脸很上镜
说起女性形象,徐俐回想起1992年自己从长沙电视台考进央视的经历。她说当时已经31岁,对自己的形象一点自信都没有,“真正有了自信是进央视以后的事了。考央视时,当时面对8位评委,我不知所措。身边的美女如云,只见台里的化妆师扫过人群,目光停在了我的脸上说:你们看这张脸不错。我头脑嗡了一下,只听化妆师用人体学比例结构形容我,很上镜。那时才知道,原来我这张脸还不错。”
徐俐承认自己被选中是占了骨架小巧的光,但她透露自己小时候完全是个丑小鸭,甚至在母亲眼里,始终没有得到过认可。“想想现在考央视的年轻人,我真幸运。放在20年前,对如今过五关斩六将的面试,我不定能通过。”
记者好奇地问,央视现在是如何面试主持人的?她透露多年来从没有一个文字性的东西,完全凭感觉。“主持人最重要的是人缘,有人确实很漂亮,但如果没有一张有人气的脸不行,真正的大美人,反而影响内容的传达。其实不管眼大眼小,是32颗牙,还是28颗牙,看得舒服就好。”
人们认为新闻主播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徐俐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到北京之后,已过而立之年的徐俐除了“跳槽”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突破婚姻“瓶颈”,与结婚10年的丈夫离婚。
谈起现在的老公张天蔚,她一脸喜色。正当她走进人生低谷时,是一次采访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徐俐这个湖南湘妹子被眼前这位北方汉子所吸引。张天蔚大徐俐3岁,出身于京城的一个大家族,父母都是中央美院资深教授、著名雕塑家,弟弟是留德博士、著名画家,他现在任职一家媒体新闻评论员。徐俐赞美老公说:“他的评论很独到。”
徐俐说她的从容要感谢非常优秀的老公。“我很幸运能够和他走到一起,共同生活中,思维上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家里,他叫我‘小可爱’或‘小东西’。他喜欢用逻辑告诫我:‘你别看你喊得那么凶,你的逻辑出了问题,等你找回逻辑再来和我说话。’”
记者问,为何不像电视台其他漂亮女主持一样嫁个有钱人,过奢华的生活。徐俐回答说,圈内也有朋友认为她嫁给一个没有多少钱的记者太亏了。对此,徐俐认为,“平和、幸福、稳定的家庭生活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到央视后离婚
现任老公是媒体人
熄灯引出话题
亮的却是无数人的心
徐俐说她在这本书里不仅谈了她对生活的一些心得,还写到了旅行,并且许多文章后面还配上了小贴士。她坦承自己走的地方太少,“行者无疆。我希望自己能从一个职场女性,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看客,虽然是异想天开,好比画饼充饥,但哪怕是暂时的转换或遗忘,于心境都是最好的调剂。”
到底是央视国际频道主播,离不开时事,谈话中不忘昨晚地球熄灯一小时。她提醒大家的同时,表示自己一定遵守这个约定。“对我来说,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每天随手关灯,用水要节制,要巧妙安排。特别是现在西南地区正面临极为严重的干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每一滴水。”她表示,熄灯一小时看起来只是一种形式,但熄灭的是一小时,点亮的却是无数人的心。
本报记者 蔡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