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靠借钱到美国求学的留学生王姬,凭着《北京人在纽约》一炮而红,才下决心回到国内拍戏,多年过去,王姬变得更加丰富和智慧,不需靠近,便能感受她散发出的魅力,她身上的女人香除了女强人特有的风情,还包含有诚恳、智慧等多种香气,值得人慢慢品味。
王姬即将上映的新片《马文的战争》,讲述两男两女的爱情拉锯战,接受记者专访时,王姬也畅谈爱情、婚姻、事业和家庭,这个总在戏中扮演风情富婆的女人,现实中努力担负起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的责任。她坦承她与母亲更像是夫妻,母亲照顾家庭,而她负责挣钱养家。“我这辈子从来没花过男人的钱,只能靠自己。” 本报记者 程雪超
婚恋观
“女人想得到男人的全部,男人想得到全部的女人”
广州日报:《马文的战争》是一部讲感情的电影,那么您自己对婚姻的保鲜秘诀是什么?
王姬:我没有秘诀。我是凡人一个,俗人一个。其实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人,对工作、事业甚至对国家再有招,可是对自己的婚姻就是没招。在婚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同样的矛盾、同样的困惑,甚至同样的分分离离。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演艺圈也好生活中也好,再伟大的人他离婚了你也不要惊奇,他重组家庭了你也不要瞠目结舌,我觉得这都很自然。因为婚姻就像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这种事情谁都难断。没有对与错。
广州日报:您对感情的看法经历过哪些变化?
王姬:不同年龄段对婚姻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二十多岁的人可能充满了想象,但三十多岁的时候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等等可能让两个人就像在拉一辆很沉重的车。我的很多朋友在四十多岁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就是孩子长大以后空巢了,夫妻双方突然都发现我再也没有必要忍受你了,所以就分开了。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很自然,尤其在中国婚姻变化特别大就是因为人的价值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的情感诉求都不一样,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了,所以婚姻发生任何事情都很正常,如果听到我身上发生什么事情那也很正常,希望大家不要见怪。我不是一个爱情的圣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广州日报:您这次诠释的富婆为情付出一切,最后还是为情所伤,您不会觉得这个人很难演吗?
王姬:女人容易遇到一个误区,喜欢一个男人就会老想到婚姻,男人找到一个女人,他最不愿意想的就是婚姻的事情。如果说男人和女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女人想得到男人的全部,男人想得到全部的女人。
王姬影视作品
电视:《北京人在纽约》、《雷雨》、《悲欢岁月》、《中国餐馆》、《血玲珑》、《偷渡客》、 《心理较量》、《天下第一楼》、《海棠依旧》、《错爱》、《离婚官司》、《更年期幸福生活》、《五十玫瑰》等。
电影:《塞外夺宝》、 《草莽英雄》、 《京都球侠》、《共和国不会忘记》、《红粉》、《麦田》、《非常完美》、《马文的战争》等
生活观
“人没有吃不了的苦,跟更苦的人比较,自己还挺幸运”
广州日报:您当初在美国打拼时住得怎么样?挨过不少苦日子吧?
王姬:跟亲戚借的钱全部交了学费,我没钱租房子,我就住在美国人家里帮人干活,开车帮人接送小孩。就是那段时间我把车技练得超级好。我还住过类似连锁店,在里面当个经理,可以给你一张床一个房自己住。我吃过苦,才会感激每一分钱的价值。回到国内一分钱不挣,在亲戚朋友那儿混一年都没问题。我永远相信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很多人说,我家里有个病孩子,特别苦,可是我一跟更苦的人比较,自己还挺幸运。
广州日报:《北京人在纽约》对您的人生影响很大吧?
王姬:当时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在美国留学几年然后拍戏。我刚开始认识了陈道明,陈道明又介绍我认识了冯小刚,冯小刚又介绍我认识了郑晓龙,像击鼓传花,本来这个角色不属于我,最后这个花就传到我手上了,由我来演这个角色。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角色能给我个人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但现在看来它确实改变了我的整个事业,如果没有这个戏我可能还会在美国,做点小生意,过普通人的日子。就是《北京人在纽约》让我下决心回国继续从事演艺事业,这个让我更加如鱼得水。
广州日报:当初凭一部戏就一鸣惊人的您,能不能给想从事表演行业的年轻人一些忠告呢?
王姬: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时不一样,我们那时的机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从专业学校出来就被分配到专业团体,但是现在各大院校一年培养出三十几万这样的人才,可这个市场就这么大。
说心里话我不太赞成年轻人干我们这一行,演员过的是非人的日子,长年在外拍戏,没有办法去尽孝,去尽责,我坚决反对我的女儿进这个圈,她对外都宣称,“我实在找不着工作,才干演员。”
家庭观
“我是前车之鉴,家庭、孩子、事业都担着,特别累”
广州日报:您经常在国内拍戏,对孩子放心不下,那您先生对您放心吗?
王姬:这也谈不上放心不放心,大家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就只有接受它,不接受就会导致劳燕各自飞。其实当演员的不适合结婚,不适合有家庭,尤其不适合有孩子。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怎么办,那就只能挑起这个担子勇敢地面对。我跟很多年轻人都说,要不然你就在四十岁事业不可能有发展的时候再成家,彻底在家里相夫教子,千万别像我,我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什么都担着、什么都同时来,什么也都没做好,特别累。
广州日报:那您在国内拍戏老公会不会经常打电话给你?
王姬:我们家更多的是我经常打电话问我妈,问我孩子们的状况。我把孩子接到国内,是因为觉得妈妈老了,我不愿意让她再代替我。凡事,我会看事情阳光的一面,我孩子的情况比差孩子要好,比好孩子要差,所以我欣然接受,我的心态挺平和的。
广州日报:您在家里也许是比较强势的,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王姬:会,我自己也不断总结,他们也不断接受。我算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母亲,中国母亲和西方母亲好的教育观念都在我身上体现了。比如我的孩子考了一个B,我就会说你考B也不错,然后我中国妈妈精神又回来了,会跟孩子说,在中国最聪明的孩子一定要考A,你妈小时候考99分还哭鼻子呢,女儿就不屑一顾。但是我的孩子无论选择什么我都能够接受,我跟我姐姐就不一样,我姐姐会拿着鞭子抽着孩子让他弹钢琴。我采取鼓励的原则,只要我的孩子不吸毒,不学坏,干什么我都支持。如果反对她让她产生逆反心理,她会什么都不跟你交流,那会很糟糕。我还觉得现在她这个年龄谈感情太早,我希望她能够越晚越好。她19岁还没交过男朋友,在美国已经算非常晚的了,我已经很开心了。我不想把我的价值观强加在她的身上。
广州日报:孩子谁管得比较多?
王姬:我妈妈。我老妈是最伟大的。我觉得这是咱们中国人的美德,就是祖辈管孙子辈。在美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在美国父母不会帮你带孩子。我开玩笑讲我是跟我妈妈结婚,我妈妈做了女人做的事情,在家照顾孩子,而我做了男人做的事情。因为家里有这样一个病孩子要挣钱去养,我总共要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所以我压力很大。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我的老公的能力可能支撑不了这些东西,所以我一定要扛下来。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