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在阵痛中摸索出来的,公益行业现在均面临阵痛,一刹那的痛是为了将来健康的成长。
问:“壹基金计划可能中断”,这个说法还在影响着关注公益的人们。你真实想法是什么?
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一出生时就长了个“包”,我只是那天捅了它一下,脓包就破了。相关制度都是在阵痛中摸索出来的,公益行业现在也面临着阵痛。我认为,不要埋怨政府部门,因为这么庞大的一个机制要改变并不容易,以前银行开不开,股票开不开,都曾经历过阵痛。
问:壹基金目前状况如何?
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只是提速困难。就像三岁小孩无所谓有没有身份证,但长大了就需要。所以我选择在黄灯中继续
摸索前进,做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公募基金会也正在申请的程序中。
不做个人英雄主义慈善
个人英雄主义的慈善是不能持续发展的,光是一批有钱的人捐钱帮社会,一旦他们死了,还需要再等待这样的人出现。我想让壹基金变成品牌,让它活在百姓心中。
问:你这次演讲很特别,有一些以前没有公开讲过的东西,比如社会企业概念。
李连杰:因为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成立了,从它成立的那一刻,就是要做人才培训,摸索中国公益发展之路,尖锐的问题就要拿出来作为学术性讨论,和见娱乐记者讲那些内容不一样。社会企业是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正在研究的课题,它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通过商业手法运作,创造财富后,扣除成本,不分红,全部投入社会。这样的模式能带动公益事业自身造血。将来希望促进政府立法,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鼓励企业家投入社会企业模式中来,我认为,这比一次性捐款更适应未来的国情。
问:你怎么看待陈光标“裸捐”?李连杰:裸捐好,它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愿意裸捐的人是好汉一个。但我认为,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起步时要理性地研究。比如在中国裸捐1亿给公募基金会,按规定,公募基金会在当年就要花去70%,明年只剩3000万,第二年再花去3000万的70%,以此循环,基本上在五年内“子弹”就消耗光。反观美国裸捐,同样是1亿,法律规定花出去5%就可以,可以把大量资金进行风险投资,滚动创造10%到15%的利润,拿出15%或者10%继续投资滚动,所以五年后的结果是本金还在扩大,帮助社会的力度越来越大。
问:是不是你不赞同个人英雄式的慈善方式,所以提出壹基金总有一天会成为没有李连杰的壹基金?
李连杰:个人英雄主义的慈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光是一批有钱人捐款帮助社会,一旦他们死了,还需要再等待这样的人出现。我要让壹基金变成一个品牌,让它活在百姓心中。就像国外很多基金会那样,创办人去世多年,基金会仍在运转。
“我的10年公益梦想”
第一个三年计划,壹基金要实现去李连杰化,做公募基金会;第二个三年计划做公益研究院,第三个三年就做公益医院。
问:第一次听你谈及10年公益梦想,能详细说公益医院是什么概念?
李连杰:公益医院的支出靠社会募捐。如果募捐出现中断,医生没工资,来了病人谁来看?所以公益医院在中国到底该怎么做还可以探讨,我们不完全照搬西方的路。
问:壹基金遭遇瓶颈、公募基金会申请遇阻,你觉得10年公益梦想能如期实现吗?
李连杰:我们努力去走走看吧。我对未来一点都不担心,将来肯定有更多富人愿意捐钱,但谁来管理这笔钱,这里面临的是一个公益人才的问题。现在要做的是让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把人才基础打好,为将来的教育、医疗等领域输送公益人才。
问:你在演讲中重提到公益人才的培养,你将怎么做?
李连杰:正规招生在今年年底开始,明年9月开学。公益研究院的创立是为未来二三十年的公益组织、为大型公募、私募等基金会培养专业人才。我的“野心”是要为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专业公益人才,为他们提供奖学金。没弄明白公益就做公益,对公益是有些伤害的,公益需要专业人才。除了正规招生,未来几年,我会为中小学校长、媒体、公众人物、年轻官员开班,他们将成为公益理念的传播者,他们基本知识清楚了,就不会犯“诈捐”这种技术性错误。 《新京报》
8日晚,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的“京师公益讲堂”首次开讲,李连杰作为首位嘉宾站在讲台上。近4个小时的演讲、互动和媒体访问中,他透露他接下来计划:第一个三年计划让壹基金要实现去李连杰化,做公募基金会;第二个三年计划做公益研究院,第三个三年要做公益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