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郦亮)袁雪芬无疑是要强的,因为她的要强和硬气,在她叱咤越坛的年代,旁人甚至有点“怕”她。但是,当本报记者昨天再次走进这位越剧艺术大家的住所,所见所闻的更多是袁雪芬作为一名女性的柔情。另据了解,袁雪芬追悼会2月25日将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随后,老人的骨灰将撒入黄浦江。
重情老人难舍旧居
络绎不绝的吊唁者走后,郑海芽昨天站在空落落的客厅里,陷入怅然。母亲袁雪芬是昨天早上9点40分移灵殡仪馆的。从前天下午2点去世,到移灵,郑海芽又让母亲在自己住过的这个老屋里躺了近20个小时。他知道母亲舍不得离开这里。
从1950年代搬进这幢新式的别墅,袁雪芬已经在此处住了半个多世纪。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居变成了老宅,袁雪芬也从30多岁的意气奋发,变成了耄耋老人。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年前身体稍好一些,就说要回家。家里人都知道母亲的一个心思:即便要离开,也要从家中出发。
郑海芽仰望着母亲的肖像,嘴角微微颤动,终究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对这张油画太熟悉了。30多年前一位广东的油画家专为母亲绘制了这张油画肖像,母亲端坐在画中,严肃且有精神,母亲很喜欢。这么多年,这画一直挂在客厅的墙上。母亲就是坐在油画之下的沙发上,给她的学生讲戏。前晚,母亲的油画覆盖上了一条白纱。郑海芽猛然觉得,母亲真的走了。
毕生执著呕心沥血
袁雪芬是一个要强且硬气的人。郑海芽最清楚,只要走得动,母亲就坚决不要别人搀扶。前天早晨,看母亲醒着,郑海芽还问她“有电视台要采访您,等您身体好些了,就让他们来好不好?”母亲说“好”。这么多年,即便生着重病,只要一说工作,母亲就会眼睛射出光彩。
就身体而言,母亲袁雪芬无疑是一个弱女子,更何况她饰演的本来也就是柔美的旦角,但郑海芽从没见过母亲在外人面前表现过软弱。进行越剧改革的时候,是袁雪芬自己拿出工资请来导演、音乐和舞美。“她没有留给我们什么物质财富,但她留给孩子们很多精神财富,这就够了。”
但是,谁说硬气的袁雪芬没有柔情?她对老屋的不舍便是佐证。而她没让自己孩子从事戏曲事业,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她总是觉得戏曲太艰辛,搞艺术又比较复杂,她希望生活简单点,不要沾她的光。”郑海芽说。
著书立说不留遗憾
在没有了袁雪芬的这座城市,很多人都在谈论,失去了这位老人究竟意味着什么。1954年,国务院为当时8位各剧种的艺术家颁发荣誉证书,除了梅兰芳、欧阳予倩、周信芳、盖叫天、程砚秋、王瑶卿、常香玉之外,袁雪芬也在其列。袁雪芬当时只有32岁。这批艺术家都曾对所在剧种的革新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随着最后一个健在者袁雪芬的离开,中国现当代戏曲史上的一个时代彻底落幕了。
病中的袁雪芬,曾坚持要把那本《越剧艺术论》写完。去年4月,经过14年的写作,这部理论专著终于完成。但在研讨会上,人们却没见到袁雪芬,因为她累倒了。“母亲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要做的事,她都已经做完,要出的书,她都已经看到。”郑海芽说。袁雪芬时常问孩子们“我还有什么没有做”,这时孩子们总会对她说,够多了够多了,您也留点给别人做做吧。袁雪芬这种有意识的著书立说,使得她的离开,不至于造成越坛的地震。这恐怕才是袁雪芬最愿意看到的。
袁雪芬时常说:“我是从曹娥江来的,经过钱塘江再到黄浦江的,就把我的骨灰撒入黄浦江,流入大海。”孩子们昨天说,2月25日追悼会之后,他们会尊重母亲遗愿,择日将骨灰撒入黄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