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岩新作直击民生话题 新书《独家披露》出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5日09:39  京华时报 官方微博
  2月23日,海岩(左)和金凌云接受本报专访,他们显然已经摆脱了创作时的压抑状态。本报记者 吴平 摄   2月23日,海岩(左)和金凌云接受本报专访,他们显然已经摆脱了创作时的压抑状态。本报记者 吴平 摄

  作家海岩与本报资深记者金凌云合著的长篇小说《独家披露》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以新闻记者祝五一追寻母亲自杀真相为线索,串联起拆迁、贪污、命案等社会生活多侧面,直击民生热点话题。昨天,海岩和金凌云接受采访时说,小说倡导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希望用很亲切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善与恶,呼唤美的东西。由高希希执导的同名电视剧刚刚杀青,不久将与观众见面。

  借助记者视角写社会

  《独家披露》呈现了以祝五一为代表的一批新闻工作者的生活状态,同时以记者视角聚焦社会市井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中都时报》记者祝五一跟着老记者见习采访,深切体会到真相的价值。在对震区一幢完好教学楼的采访中,祝五一追寻到他母亲二十年前死亡的真实原因。于是一连串变故随之而来,他失去了未婚妻沈红叶,却找到了为救赎父辈的罪孽而自我放逐的方舟。他遭人陷害,又恢复清白。最终,祝五一完成了一个记者的使命,但发现自己难以承受这样的结局。

  《独家披露》是海岩和本报资深记者、现任《京华周刊》副总编辑金凌云合作完成。早在2007年,金凌云根据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包在纸里的火》。海岩当时正在寻找好剧本,读了《包在纸里的火》后颇有好感。于是他找到金凌云,希望能合作改编。最终两人达成默契,先将其改为电视剧本,再由电视剧本改为小说。《独家披露》就是由同名电视剧本改编而来的小说。

  虽然《独家披露》的故事源于《包在纸里的火》,但从故事到人物再到细节,与《包在纸里的火》大为不同。“基本上只保留了《包在纸里的火》中从记者的视角出发调查事件真相的方式,还有几个次要人物的名字。此外,主人公名字、故事情节等内容全都改头换面。”

  海岩说,他之所以选择与金凌云合作是因为,虽然他有许多记者朋友,但真要写记者的生活与工作却是要露怯的,“金凌云有多年记者工作经验,还辗转多家新闻媒体,对新闻工作以及编辑部的事情了如指掌,与他合作最大的好处也在于此。”

  两人合作痛苦又快乐

  由于是两个陌生的人第一次合作,海岩和金凌云在创作《独家披露》电视剧本和小说时颇费周折,两人仅故事大纲就写了8个月,累计达40万字。回想当初,金凌云坦言和海岩的合作并不一帆风顺:“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过程相当痛苦、焦虑。”金凌云称,为了与海岩合作,他甚至辞去了记者工作,专门拿出大把时间搞创作。“通常情况是,我们先在一起交流看法,每每构思好一段情节,就分头去写。写完后,我们再拿出来互相对比,然后取长补短;或者我写一稿后海岩老师来改,改完再由我改。如此反复,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当然也有分歧的时候,海岩说:“每当这时我们也会发生争吵。当然主要是我在吵,也不是吵,是嗓门稍微大点而已。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是什么分歧,主要是在涉及台词、动作、场面时,双方的语言表达不一致。我觉得这个话不应该这么说,或者这个话虽然应该这么说,但不应该在这个场合说等诸如此类。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互相商量,经常是在争吵中达成和解。”有段时间,在海岩高标准严要求下,金凌云感到压力巨大。他说:“经常呆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电脑上原本有很多字,但我看不见,看见的是一个大白屏。”得知情况后,海岩经常会在凌晨两点发短信给金凌云,告诉他不要有太大压力。

  《独家披露》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报社编辑部的故事,以及社会市井万象——劫匪劫持人质、妓女被逼跳楼、DNA鉴定、扫黄打非、大杂院邻里之间的纠葛等。海岩说,这些故事多是金凌云提供故事原型,然后由他虚构加工合成。当然海岩也会以自己的经验为金凌云把关,“比如他写警察押犯人时,警察走在前面,犯人走在后面,这显然是错误的。再比如写坏人,凌云写出的坏人怎么看都是好人。干酒店这个行业,我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交道,哪些人是什么腔调,这个我大体上了解。”

  对于两人的合作,双方都认为受益匪浅。金凌云说:“在写作中,我感觉我是审丑的,但海岩老师讲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句话:‘你塑造这个人,哪怕你把他当作反面角色,他也是审美的,他的骨子里,他的内心也是要审美的,更不能简单脸谱化地去塑造一个人。’所以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的价值观都有变化,很多人都说写完这部小说后,我的个性变平和了。”海岩说:“我很在意合作的过程,虽然有些艰难和曲折,但过后想起来却觉得很快乐。”

  回避涉案路数写悬疑

  以前,海岩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刑侦+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束。现在,随着涉案剧审查播出的严格和大众关注焦点的变化,海岩从《五星大饭店》开始摆脱纯涉案剧的樊篱,尝试新思路。这次《独家披露》不仅未写警察与犯罪,还在行文中刻意增加了悬疑成分。海岩解释说,当时选这个角度,很大原因就是为了避免涉案。“我其实还是比较擅长写涉案剧的,但是涉案剧不让进黄金档了,所以我就选择记者的角度,而不是公安的角度,去调查一些事情,这样就避开了涉案剧的嫌疑。至于悬疑成分,那是故事本身就具有的,探寻未知的过程从来都是充满悬念的。”

  有读者认为,小说《独家披露》虽然阅读起来画面感十足,但小说文本中不断闪回的祝五一母亲案情发展情节,却给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对此,海岩说,由于《独家披露》是从同名电视剧本改编过来的,叙述方式全是为影视服务,“这个问题也的确困扰过我们,我们也曾试图完全改成一个小说,但后来发现不太理想。如果没有祝五一母亲案情贯穿在故事中,这个故事就撑不起来,正是这一案情草蛇灰线般地存在,才能穿起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基于此,海岩将《独家披露》称为视觉小说,“因为现在很多读者习惯看视频和影视剧,这种镜头化、视觉化、剪辑化,或者插入式的叙述,读者基本上是能够理解的。”在海岩看来,在网络语言盛行的语境中,读者乐于接受短而直接的、具有跳跃性的文本叙述。

  向有良知的记者致敬

  虽然小说取名《独家披露》,但小说中的记者祝五一并没有可以独家披露的新闻。对此,海岩笑着说,书名和小说的关系的确不大,说“独家披露”也是指小说讲述的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群人的工作状态,确实没有独家披露的东西,“之所以这样命名,也是受到网上‘标题党’的影响。而且,从市场角度考虑,名字就是要响亮,要吸引读者的眼球。”

  海岩说,他其实并不了解记者,所以他还是把记者“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写”,这部作品里面的记者和他熟悉的、帮过他很多忙的记者朋友一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与海岩作品一贯以悲剧结尾不同,《独家披露》的结局不是悲剧,而是有大团圆意味,每一个人终成善果,各有归宿,当然也有一丝悲怆和遗憾的痕迹。海岩说,这样可以让读者有感叹、有思考。

  海岩表示,《独家披露》说到底还是在倡导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希望用很亲切的方式,叙述一些家长里短的市井故事,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善与恶,用真实的人物和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我并不希望夸大一个小说的作用,而是希望一些作品能呼唤更美的东西,告诉人们丑恶的东西,并允许这样一些作品成为我们文学当中的组成部分。《独家披露》既写了大善大恶,也有小善小恶。当然善与恶都是相对的,大部分人还是至情至性的、善良的、正派的。”海岩说,虽然这些年,一些记者被人诟病,但在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人像祝五一一样,恪守着自己的良知,“《独家披露》也是向像祝五一这样的记者致敬的作品,我试图通过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来展现新闻记者这个群体,为维护新闻真实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忠诚坚守。”金凌云则希望读者,特别是同为记者的读者,真正地明白书中写到的新闻的最通行的准则——真实、与人为善、建设性。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