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展变明星秀 文艺界找错了救世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6日09:56  上海青年报
刘烨在毕加索大展上和洋伴侣秀恩爱,完全抢了“老毕”的风头。  本报记者 马骏 摄 刘烨在毕加索大展上和洋伴侣秀恩爱,完全抢了“老毕”的风头。 本报记者 马骏 摄

  现在,很多艺术展会已到了必须靠请明星才能获得“生存勇气”的地步。包括一些高端的艺术展览。他们的此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因为这正说明:很多严肃艺术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丧失。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本报记者 郦亮

  热了刘烨,冷了毕加索

  10月17日,盛大的2011毕加索大展开幕式现场,当刘烨牵着已孕相十足的妻子(据称这是他们首次宣布“秘密”)款款走来,在广告版上签完名后,刘烨俯下身子,动情地亲吻妻子的大肚皮。“真会抢镜头!”身边一位同行发出感叹。果然,第二天刘烨这张“吻肚照”铺天盖地。

  在秀完恩爱后,刘烨必须直面主题了。但他对毕加索除了“这是一位大师”之外,也谈不出什么更有意义的内容,转而只能讲讲法国的红酒和烂漫空气。较之刘烨憧憬巴黎的艺术,对大师名作多有体悟的张曼玉显然更了解毕加索。但她在毕加索大展现场参观时,其优雅的一颦一笑完全将媒体的镜头吸引去了。结果张曼玉观展的照片也铺天盖地——张曼玉站在毕加索画作前,被她遮去一半的那幅珍品已显得无关紧要。

  在张曼玉和刘烨过于耀眼的“星光”面前,即便是毕加索这样的国际艺术大师,也不得不退出镜头,这恐怕正是艺术大师们在中国遇到的新问题。然而艺术家们无法迁怒于那些娱乐明星,因为人家是受邀而来的嘉宾,他们被赋予为艺术展会增加人气的重任,并且达到了效果,尽管有些喧宾夺主。

  明星“暖场”愈演愈烈

  据观察,近段时间,艺术活动请娱乐明星捧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最大艺术展会之一的北京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在今年的展会中就请来了陈冠希(微博)、刘嘉玲(微博)、李亚鹏、林依轮等明星。

  当时在“中艺博”现场的某艺术机构曹先生向本报描述:开幕式当天陈冠希和刘嘉玲都有现身,两人一露面,立即吸引来眼球,人们都对“艳照门”男主角和梁朝伟的老婆兴趣浓厚。当时因为是开幕式,很多老艺术家都在现场,结果大家都去看陈冠希了,老艺术家们没人理睬。同期举行的“艺术北京”展会也请来林依轮和苏芒捧场,扼杀不少菲林。

  最耐人寻味的一幕是,著名作家莫言最终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蛙》首发时,请来的是80后作家郭敬明“暖场”,让他大谈对莫言的尊敬和对《蛙》的看法。在许多人看来,莫言作为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成熟作家,竟需要一个明星范儿远大于文学沉淀的青春写手来评头论足,实在很难理解。

  如今,国内许多艺术活动大有沦为秀场之势。所请明星大多不懂艺术,他们的到来吸引走了眼球,也抽离走了展会应有的艺术气质。使内涵丰富的艺术展,变成一张张明星扎堆的空洞照片。

  依赖明星显示缺乏文化自信

  “请明星来捧场就像吸毒,戒都戒不掉。”参与某艺术展会策划的章先生昨对本报记者叹苦经:“不请明星来,怕冷场,请来明星,人气是足了,但大家都去关注明星了,反而冷落了艺术,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真是左右为难。”根据章先生的说法,因为艺术展会都请明星,艺术本质被抽离走,也就失去了对公众进行艺术教育的功能。而越培养不出艺术观众,策划者就越有“冷场”之忧,最终仍要请明星“暖场”。真是恶性循环。

  据一位资深艺术评论人的分析,面对“泛娱乐化”的时代,一些进行严肃创作的人们对自己的艺术开始变得不自信。在此情形下,艺术家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选择坚守,如晚年的吴冠中。而另一些人因缺乏文化自信,放弃了文化自觉,转而开始向娱乐界“乞怜”,希望借助明星身上的星光获得“生存勇气”,文化自强心尽失。

  然而,这种“跨界求生存”原本就是荒谬的。事实证明,明星捧场艺术展会,最多只能带来一时的星光,文化复兴还得靠艺术家自己。毕加索大展首个双休日参观人次突破两万,观众中不少是毕加索的拥趸,他们来看毕加索,可不管刘烨之前有没有来过。上月刚结束的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没请一个明星,成交额却猛增到1.3亿。艺术展会的“明星依赖症”真的可以歇歇了。

(责编: Zane)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