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刚从人艺舞台步入影视圈:演戏拼的是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03:04  新京报微博
吴刚最近的作品是电影《大魔术师》 吴刚最近的作品是电影《大魔术师》
吴刚对戏梁朝伟、刘青云。他说,要说三人之间谁“戏好”,这是没法比较的。 吴刚对戏梁朝伟、刘青云。他说,要说三人之间谁“戏好”,这是没法比较的。

  吴刚(微博)穿一件修身黑色长风衣,脖子上绕一条碎花绸领巾出现,刮得干净光亮的脸、服帖地合拢在脑后的头发,还有手机里清一色的繁体字,猛一看,不像《大魔术师(微博)》里的“刘管家”,倒有点像休闲打扮的梅兰芳。除了前一阵的《大魔术师》,吴刚与妻子岳秀清(微博)合演的电视剧《全家福》不久前刚杀青,新戏也正在筹备中,而他拿手的话剧《哗变》和《茶馆》,今年也将在人艺再度上演。

  从《光荣的愤怒》中的“叶光荣”、《箱子》里的“妻管严”,到近几年《梅兰芳》里的“费二爷”、《铁人》中的“王进喜”、《潜伏》中的“陆桥山”、《建国大业》“闻一多”,吴刚塑造的角色一个比一个印象深刻,有人嫌他用力过猛,更多的人夸他“老戏骨”,但他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有没有意思”。一个小时的采访下来,话题句句落在戏上,吴刚怕记者觉得枯燥,补了个玩笑:“明儿个我也弄个绯闻去!”

  “入圈”缘由 

  看话剧的观众能有多少?

  新京报(微博):相比于同辈的人艺演员,你出来演影视剧比较晚。当年没剧组找你吗?

  吴刚:有啊。其实我小学二年级就拍过电视剧,演我父亲的是游本昌(微博)。但我当年在人艺一年演6部话剧,活儿多得忙不过来。现在一想,当年着急出去吗?也不着急。

  新京报:那后来为什么还是决定出来,把重心放在影视剧上了?

  吴刚:你老在山上磨刀,也得下来跟人家比划比划。做演员是需要观众的,以前没有电视,剧院给你个角色,你就得玩命啊,而现在是一个媒体时代,我们剧院九百多个座位,一台话剧演一年,观众能有多少?上电视,瞬间就家喻户晓。

  你必须得适应这个变化。比如于是之老师,他的《茶馆》没人比得了,可他为观众所熟悉的首先是电影,《青春之歌》。

  新京报:在人艺舞台上你是主角,在影视剧里你大多数都是配角,有心理落差吗?

  吴刚:有时候男一号的戏还没配角的好看呢。没有我的角色,我也得站着跟人搭词儿,这是职业道德。

  角色解读 

  总演老谋深算的?赶上了呗

  新京报:《大魔术师》里,你、梁朝伟、刘青云都号称戏好,你觉得这三种“好”有什么不同吗?

  吴刚:导演选演员时是有谱的,他要吴刚的是这个,要伟仔的是那个,要刘青云的是另一个,搁一起就OK了。这没法比较,因为每个角色是不一样的。这是个名利场,金字塔顶端的那是极少数,底下大部分都是根基,得一点点慢慢搭起来。我们剧院那么多演员,你说他们戏不好吗,不可能,就得看机会到没到。

  新京报:《潜伏》《大魔术师》等好几部戏里,你演的都是老谋深算的人,为什么偏爱这种角色?

  吴刚:赶上了呗!《潜伏》还是和孙红雷(微博)有关系,因为拍《梅兰芳》时就说好以后一定再合作。《潜伏》的剧本,我不到一小时看了两集半,哟,“陆桥山”这人物不错,挺另类的,就去了。我觉得一个人物的侧面越多就越好玩。

  新京报:冯远征(微博)现在快成“变态专业户”了,你不担心你变成“腹黑专业户”吗?

  吴刚:我也会注意多尝试些没演过的,做点儿新鲜的,能好玩一些。比如下回我也演个报社记者,像你们似的。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的神秘感和诱人的东西。

  未来计划 

  传记看了不少,等水到渠成

  新京报:在演戏方面,你觉得自己如今还差什么?

  吴刚:过去我的老师说要做一个有文化、学者型的演员,我一直记得。人艺那些老先生们,琴棋书画样样都行,于是之、苏民的书法都非常好,不得了。我们跟他们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我觉得现在是全方位提升自己的阶段,要看书学习、积累生活。其实表演技巧都好学,三分钟我就教给你了,演戏演到最后,拼的是什么?还是文化。

  新京报:你最常看的是什么书?

  吴刚:我看书比较杂,最偏爱看人物传记,最近刚看了《吴法宪传》。另外,做演员,最好还能了解点儿心理学。

  新京报:那你想演人物传记片吗?像《国王的演讲》《铁娘子》那样的。

  吴刚:想啊!咱们国家的人,能演谁呢?我倒是看了不少杜月笙的传记。但现在还没想好,看着吧,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吧。

  ■ 人艺往事

  那会儿上台不容易啊

  我们剧院最早都是自己招收、培养演员,缺哪款就招哪款,比如小生、青衣。走后门是不可能的。刁光覃、朱琳两位老前辈,他们的女儿曾考过学员班,没考上;还有董行佶老师,那是大家,不得了,他的女儿也没考上。你想想有多严。

  我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款,稀里糊涂就考上了,跟我一班的有冯远征、王刚、丁志诚、岳秀清、高冬平(微博)。我当年的活儿应该还可以,从入学起,表演就是全优。我演的第一个戏是《天下第一楼》的孟四爷,有几句台词,于是之老先生在底下一看,哟,这小子戏不错啊。现在演《茶馆》都不用排,太熟了,我们几个往那儿一坐,词就出来了。

  那会儿上台不容易啊。像《哗变》,我等了很多很多年,演“格林渥”的任宝贤老师嗓子突然失声,剧院说,吴刚你来顶!我排了一个星期,基本没问题。当时有幸跟朱旭(微博)老爷子同台,你看他表演,不得了啊,那真是——你就偷着学东西吧!

  ■ 戏前戏后

  每天5点起床看剧本

  剧组一般早上6点半开始化妆,但我不能刚起床脸还肿着就去化妆啊,所以我每天5点钟就起床,梳洗打扮好了,喝杯咖啡,把剧本过一遍,看看还有什么能发挥的,往往这时候,灵光一闪出来的东西是最好的。

  一天十几场戏,大段台词,之后回家洗个澡,什么精神头儿都没有了,哪儿顾得上琢磨别的。名利场里的事看不看得惯,全在你自己,我觉得做事问心无愧就够了。

  其实你说演戏累吗,特别累!很费脑子,不停地琢磨,我又是一个挺认真的人,做梦全是拍戏。在剧院演的话,观众把票都买好了,哪怕你家里有人去世了,你今天晚上还得上台来,满脸堆笑把这活儿给干好了,这是必须的,职业道德。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牛萌

(责编: Zane)
分享到: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