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160余次个人画展。
因为儿子赵嘉陵与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展开的“夺父之战”,已经91岁高龄的艺术大师赵无极,虽然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却不得不身陷各种力量的争夺与纠缠中,对于一个老人,肯定是不幸的。
据称,赵无极的生活起居及与外界的联系,全部掌握在他的法国妻子弗朗索瓦玛尔凯手中,其中也包括他价值连城的大批画作。而赵无极之所以有现在的境遇,是与其一生的感情经历有密切关系的。我们将向您讲述赵无极的三段婚姻生活,以及儿子眼中的他是什么样子。
他的天价画作
■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赵无极的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作》三联画被买家以1800万港元拍得,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1年10月,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10.1.68》以6898万港元被拍下,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
■2012年4月,还是香港苏富比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赵无极的。
赵嘉陵:我的父亲赵无极
对于70岁的赵嘉陵来说,父母既亲近,又显得遥远。
他的父亲赵无极,是法国艺术界的明星、当代抽象画的翘楚;而他的母亲谢景兰,既是法国著名的现代舞舞蹈家,亦是画家。赵嘉陵从事了半辈子的电脑软件工程工作,退休后却开始研读艺术史。“1995年,我母亲因车祸去世后,我突然觉得很后悔,我没能与父母有更多艺术方面的沟通,对他们的艺术成就,感觉很陌生。”他说。
父母从伉俪到陌路<<
多年以后,当赵嘉陵重新面对母亲那些充满动感和舞蹈元素的抽象画时,他心情复杂地说:“如果我母亲不离开父亲的话,我们会是非常幸福的家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少了这样一个艺术家。”
谢景兰是赵无极的第一任妻子,赵无极学画,谢景兰学习乐舞,赵无极在巴黎一张画都卖不出去的困难时期,“兰兰”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让赵无极走向成熟。
然而1957年,谢景兰却决然地离开了赵无极,这对赵无极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赵嘉陵那时还只是个孩子,留在国内。直到1979年才来到巴黎母亲身边。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离婚并开始创作抽象画?这对赵嘉陵来说,一直是未解之谜。不过看到母亲早年的抽象画作,他依稀看到了父亲当年的影子。“母亲早年的书法抽象,应该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记得母亲曾跟我说,对于父亲的甲骨文抽象,她是相当欣赏的。”赵嘉陵回忆说。
1995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谢景兰永远离开了。关于母亲的事情,父亲赵无极并不愿多听。两人同住巴黎,但自从赵无极与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结合后,便再无往来。有时,当子女们说到Lanlan两个字,赵无极甚至会生气。
父亲的标准:一张画要可以呼吸<<
“父亲是个完美主义者。”赵嘉陵说。在赵无极的画室里,如果一幅画好的画没有及时从画室拿走的话,赵无极势必会不断在画上进行修改。
而赵无极经常跟赵嘉陵说两句话:“我一直在工作”、“我一直很成熟”。赵无极不喜欢和人谈论艺术理论,他好坏的标准很简单:一张画要可以呼吸。至于艺术家本人,最好可以斩去自己的舌头。
在法国艺术界一直引为美谈的是,赵无极对于自己的每幅画,都能准确地说出创作时间以及创作背景。对于每一幅画,赵无极都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赵嘉陵陪父亲去蓬皮杜艺术中心看画展。他们看到了艺术中心收藏父亲的一幅画,父亲朝他摆摆手说:“那是很早以前的画了。”
晚年的赵无极,仍然没有停止创作。他在巴黎有两个画室,除了巴黎家中的画室之外,在巴黎郊区还有一个小城堡,画大画的时候,赵无极就会选择去那里。而在冬天的时候,赵无极一家就会选择去法国南部蔚蓝海岸边的小镇Saint Tropez,他在那里租下了一栋别墅,那里也有一间画室。
70岁时,父亲还要自己飙车<<
不过,除了画画,赵无极的生活一直丰富多彩。赵嘉陵仍然清楚记得母亲当年提到父亲的故事。“当年母亲在巴黎学现代舞时,把父亲带到巴黎一位音乐教授那里,父亲唱了一段歌剧中的男高音,那位音乐教授都为之一震。父亲画画时会一边听着古典音乐。”赵嘉陵说道。
“父亲对于名利并不看重。比如2002年他获得的那个法兰西院士的称号,一直是他最不愿意提及的头衔。父亲在意的,是别人对他作品的欣赏。”赵嘉陵说道。
赵无极经常跟赵嘉陵说起的一件得意的事,是华裔科学家杨振宁的导师委托杨振宁找他买画。那是杨振宁的老师七十大寿的时候,包括杨振宁在内的众弟子,都不知道该给导师送一件什么礼物。结果导师对杨振宁说他最想要一件赵无极的作品。
在赵嘉陵眼里,令人敬畏的父亲有时又像一个小孩。70岁时,赵无极还要自己飙车,在2009年仍然能一餐喝下半瓶红酒。每次见到户外绿色的花草树木时,赵无极都非常兴奋,“这花好看,是不是可以偷一朵?”赵无极常对他的儿子开玩笑道。
■文化旁白
人无极,事亦无极
赵无极,故事亦无极。无极者,无尽也。
这位近年几成艺术拍卖“天价”代名词的老人,雄踞诸类榜首之余,已随老妻移居日内瓦湖边(自愿与否,尚不可考),那儿确乎是个幽静浪漫的所在,当然,自己年登耄耋,身患重症,移居原因众说纷纭,且其子正展开“夺父”之战,口水哗哗中,将此隐居老人“涌”上前台。
其实,赵先生雄踞前台也已久矣!其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中西美术史,也当为其留一席之地。
他的“痴呆症”若座实,则外间种种争论,与他已然无关,只是,曾啸傲艺坛,一朝沦为“弱者”,多少令人唏嘘叹惋。艺术家大多情感丰富,于爱河中上下求索,加上名盛而“多金”,往往视“换班子”为寻常事,但后遗症之一,便是人事纠葛、利益分配之烦杂,横生枝节、欲理还乱,现实中不乏其例,在此不赘。赵先生这位妻子是第三任,相识相伴已近四十年,风风雨雨至今,相信并非朝秦暮楚者流。赵先生儿子有“夺父”之想,相信也并非只贪图“天价画作”,家务事之难断,自古皆然,何况名流巨室?只能说,人无极,画无极,故事亦无极,争议更无极。
遥想日内瓦湖,终年水平似镜,伟大如巴尔扎克,曾称之为“爱情的同义词”。此刻,湖边,除了一对“爱情”近40年而正陷入“旋涡”之夫妇外,据说还有雪山、牧场和葡萄园。
人世间诸种无极,愿“旋涡”内外,人心安泰。
赵无极的三次婚姻
从14岁的恋人兰兰,到第二任妻子、电影演员陈美琴,以及现在的法国妻子,赵无极的感情并不是很容易说清的。赵无极和谢景兰的结合,类似于赵孟頫和管道升那样的才子才女式的结合,只是年少时的纯真感情,最终丧失于浪漫的巴黎,两个人也分道扬镳,他们都不会完全忘记那段感情。
第一次婚姻与谢景兰青梅竹马
谢景兰,又叫兰兰,后来改名为“拉兰”,生于贵州贵阳名门。她的外祖父为当地著名学者,受父亲的影响,她在1935年,也就是14岁的时候考进了杭州艺专,经过表姐的介绍,认识了同样在国立艺专学习绘画的赵无极,这两位的爱情,如果放到今天是标准的早恋。赵无极16岁的时候,为兰兰画了一幅肖像,两个人爱情的种子越种越深,葛岭24号宅,就是见证他们昔日甜蜜的地方。但是当两个人决定结婚的时候,却因为赵无极祖父过世,按照习俗不可以在一年内结婚,两个人在当地结婚的计划受阻,为了爱情,他们长途跋涉一直跑到香港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儿子赵嘉陵出生,1948年两人一同赴法留学,林风眠为赵无极预留了教授的位置,为他解除后顾之忧,1949年,兰兰开始学习现代舞,后来学习电子音乐。1957年,兰兰同赵无极离婚,次年与法国艺术家马赛(MarcelVanThienen)结婚。痛苦不堪的赵无极,在那段时间常常酗酒,甚至被称为“赵威士忌”。
第二次婚姻陈美琴因病早逝
15年的婚姻没了,离异后伤心失落的赵无极离开法国散心,到香港时,赵无极认识了一位叫陈美琴的电影演员,一见钟情结婚后,重新返回到巴黎。1972年,年仅41岁的陈美琴因病去世,赵无极伤痛之余,创作了一幅巨画《纪念美琴》。在随后的一年半中,赵无极始终无法提笔作画。
第三次婚姻弗朗索瓦包办了他生活中的一切
1973年,52岁的赵无极认识了刚刚考取巴黎市立美术馆馆员资格的实习生、26岁的法国姑娘弗朗索瓦。4年后,相差26岁的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弗朗索瓦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厚的专业知识,以充沛的热情为赵无极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才智。她为他包办了生活中的一切,每当别人问起具体事务时,赵无极就会说:“问弗朗索瓦,我不懂。”
陈美琴的好友、香港老牌影星顾媚今年6月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赵无极的深情》中说道:“无极曾对我说,这段婚姻并不快乐。听友人说,弗朗索瓦并不喜欢中国朋友,她说她唯一的中国朋友就是她丈夫。这最后一段婚姻好像把他孤立起来了……” 本报综合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