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称:毛宁是音乐产业不规范操作的牺牲品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08日10:34 中国青年报
毛宁被扎,记者被打。和所有的类似事件一样,打人的人与毛宁无关。其实在数次名人与媒体的冲突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名人身边的人一时冲动或一意孤行所造成的。本报记者在事发之后采访了一些圈中人士,很多人对这一话题讳莫如深。名人身边到底是一群什么人?为什么总是他们在一些不该出手的时候大打出手?
毛宁是牺牲品
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知情者说:“毛宁的事情反映出音乐行业操作人员不熟练,毛宁是音乐产业不规范操作的牺牲品。事发那天,如果毛宁身边有一个企宣或别的人专门接待记者,对记者客气一点,说声对不起,然后和记者协商:‘今天事情太突然,能不能在稍晚些时候再安排采访拍照’等等。记者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不会刻意与毛宁过不去的。另一方面,一般的艺人宣传都是给媒体发一个通稿,简单了事。”
普涞公司的总经理陈戈说:“好的经理公司会根据艺人的特点去宣传、包装,达到艺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毛宁的事情在处理上不太合适,很着急地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又与事实不符,这就是属于着急跳出来犯的一个错误。当大众发现一个艺人宣传的和实际不一样的时候,这个艺人的前途也就毁了。”
另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整个事件毛宁显得很无辜,他在病床上昏迷不,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身边的人做的。”那么,谁是名人身边的人?有名人出现的地方总能看见一些人在为他忙活,一般来说这些人被统一称作是经纪人。但具体解释什么叫经纪人,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同。可是一直以来,名人身边的这些人不是和名人发生利害冲突就是和媒体发生冲突,让人感觉到娱乐圈很乱,事实是这样的吗?这些被统一称为经纪人的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和名人是什么关系,他们在为名人做什么?
国外经纪人惊呼:“你们原来就干这个!”
在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都谈到目前的娱乐市场的不成熟。一位专业人士说:“国内艺人与公司签约,一般都是所有的约签在一起,而在国外,一般是唱片约和经纪约分签两个公司,因为如果把所有的约全部签在一个唱片公司,那么就没有第二个人为他争取权益了。”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音乐经纪人研讨会”上,当国内某经纪人说到他为艺人定机票、买盒饭时,国外的经纪人惊呼:“你们原来就干这个!”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某资深娱乐记者说:“明星身边的人应该有经纪人和经理人之分,经理人只有公司才能胜任,个人是不能做经理人的,个人只是做服务性的工作,不可能自己经营。现在国内娱乐圈经理人和经纪人不分,很多时候是在投机,找到个空子就挣钱了。大国际唱片公司企划制作部的尹青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真正的经理人应是把艺人当作一件商品,把他设计好以后推到市场上去,具体行的人叫助手,管理人员叫经纪人。”
但是据了解,在国内很多艺人身边的人不但是经纪人和经理人职能混乱,甚至有一人包打天下的事情发生,甚至在有的时候,经纪人还兼做艺人的保姆或保镖。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说:“目前艺人身边的人不管干什么的,一般都叫经纪人,他们的来源渠道广泛,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唱片公司的老板不曾受过规的专业教育,大多数老板从文化部门的行政人员或演艺界的从业人员转业而来。”普涞公司的总经理陈戈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相当于餐厅大厨当上餐厅老板。”乐评人江小鱼的看法则更直接,他认为:“演艺在国内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整体的从业人员素质是鱼龙混杂,从哪儿来的都有,根据各个职能的重要性找不同的人,比如像财务,就交给亲信的人,大姨妈什么的。”
据记者了解,也许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员,行业分工也不很规范,一个对外身份为经纪人的人往往身兼数职。歌手满江的经纪人梁王月对经纪人尴尬的现状深感无奈,她说:“国内现在的叫法很乱,有时候叫助理,有时候叫经纪人,叫什么的都有。现在有的公司在学国外的做法,学多学少不一定,但学了总比不学要好。”
娱乐圈的定时炸弹
众所周知,经理约和唱片约签在一家公司公司与艺人之间形成利益的对立,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采取这样不规范的签约方式也属于无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唱片的盗版现象太严重。市场上销售的唱片有些是盗版的,唱片公司通过出唱片根本就不可能赢利。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出于无奈,唱片公司只好通过让艺人演出、拍广告来弥补在唱片上的损失。即使国际著名唱片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不得不放弃了国际惯例,做一些妥协。
业内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业运作规范,娱乐行业内缺乏相对的约束,没有可靠的信誉保障。艺人与他们经纪人、经理人的关系就像是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一触即发。在娱乐圈里,艺人跳槽、与经纪人解约就意味着经济损失,有的时候是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新的经纪人与旧的经纪人有矛盾,艺人与自己的经纪人有冲突,严重的时候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艺人违约跳槽事出有因,但不可避免地都会给他的经理人带来损失。北京青春鸟影视艺术发展中心的董事长陈丽卿女士对此有切肤之痛,去年,她与第一代青春美少女的官司输了,她说:“花了810万哪!本来签了9年的约,准备头3年投入、捧红,后3年投入与回报持平,最后3年赢利,谁她们3年刚红就走了,还反告我。这场官司不只是经济上的失败,以后谁还敢再投资?!”(《青年时讯》记者范晓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