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今年春节晚会是又一次可喜的超越(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02日12:20 华西网
自赵本山以小品《相亲》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炮打响,他就成为中国小品的大腕级人物,可以说,赵本山小品的水平就是中国小品的水平。但他的小品也并不都是精品,一方面,虽然他的每一个小品都有许多让人捧腹的“包袱”,但如果从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有的明显缺乏思想底蕴;另一方面,虽然他模仿的“土得掉渣”的农民形象受到人们喜爱,但那个总是戴着“ 钱广帽”的扮相却使许多人感到厌倦。
赵本山对他的“毛病”也似乎了如指掌,并不断探索,努力超越自己。一是增强思想性,在1997年春节晚会上演出的《三鞭子》,反映了干群关系,其用意就是为了使主题更深一些,品位更高一些,尽管演得不错,许多人还是不认可。二是改变一成不变的形象,在人们对他的“钱广帽”意见越来越大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扔下了那顶帽子,演了一个又一个新角色,但人们却又对他的许多“新形象”也并不认可。特别是在2000年春节晚会上,他与宋丹丹演的那个“穿马甲”“ 脱马甲”的小品,尽管这个小品反映的是老年人精神生活这样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但由于过分侧重于“搞笑”,为了设“包袱”安排了许多与主题无关的情节和对话,使“马甲”唱了“主角”,一个很好的题材成了很“俗”的小品。这个小品,曾让许多人为赵本山担忧:是不是老赵江郎才尽了?
看了今年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的小品,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下:赵本山终于实现了可喜的超越。可以说,这个小品是赵本山小品的又一个里程碑。它反映了“破除迷信”这样一个看似老却又非常新、非常重要的主题,赵本山以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把“制造”迷信者的伎俩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让受骗者把行骗者当作“恩人”,深刻揭露了许多骗术本质,促人警醒。同时,由于形象性、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也使赵本山终于成功地摘掉了“钱广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在小品呈现出衰弱趋势的今天,在许多专家和观众都在探索“小品往何处去”的今天,赵本山的这个超越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小品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形式,赵本山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再好的形式和演员如果没有超越和创新也会走入死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