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作者:《正午的供词》是否影射张艺谋?(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12日10:40 南方网
多少年后,张艺谋和巩俐的故事依然将是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故事已经发生,别人理解成什么样子和主人公无关。
邱华栋的小说《正午的供词》闹得沸沸扬扬,其中最热门的问题无非是小说到底是否影射了张艺谋的生活。许多读者认为其主人公的生活和张艺谋十分相似,但是作者否认了这个说法,认定是读者误读了他的小说。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就已经属于大众,误读也好,有意也好,都无所谓,重要的是给大众提供了消遣的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销量,怎么说都不是坏事。
日前,青年作家邱华栋的一部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都快变成《张艺谋的供词》了,虽然作者本人一再强调“不是影射张艺谋,其实是在写我自己,是我的精神自传。”但小说的故事、人物关系等诸多细节无不让人联想成是在写张艺谋的感情生活。而且该小说已被广东巨星公司买下版权,四月即将开拍同名电影,谁来出演、导演是谁都成了热门话题。记者日前也与邱华栋进行了一番交流,对于炒得沸沸扬扬的新闻报道,他个人心情并未受任何影响。在仔细分析过该小说的种种“炒作”痕迹之后,记者仿佛悟出了点什么。
关于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曾经获得奥斯卡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导演的成长和情感历程。主人公名叫潘岳,他与自己电影中的女演员夏百灵相恋而与发妻白冰媚离婚(这让白愤然出书),夏百灵由一个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在国际名导潘岳的栽培下成为一个国际影星,她被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评为“亚洲最美丽的女人之一”。夏在功成名就后与一个美籍华人发生私情,潘岳在不平衡中杀了夏百灵后自杀。除去这个结局,人物的命运及很多情节设置都与大家平日了解的张艺谋经历相符,难怪不让人对号入座。
如此多的相似点,为何小说作者还不承认是在影射某人生活呢?邱华栋的解释是这样的:“我当时是作为自己的成长三部曲之三来完成小说的,这三部曲是一个艺术家小说系列,在内容上因前两部写过音乐、美术方面了,这次就想到写一个导演的成长心路历程,表达一下90年代的文化情结,为此我这几年看了一千多部电影,还有许多大导的传记,其中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等,我也一直关注着王家卫、李安这些导演的动态。于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虚构了一个故事,只是想以此来暗示中国这几年的变化、包括人们内心深处的成长,应该说小说的外延大于张艺谋一人,所以我认为大家说我影射张艺谋的生活是伤害了我的文学追求。”
关于人物设置
小说《正午的供词》没用真名实姓,书中的潘岳、夏百灵、白冰媚、倪淑琪,分别被猜测为张艺谋、巩俐、肖华、章子怡,而在小说改剧本第一稿时,巨星公司将“潘岳”改成了“章建国”(据说是邓建国故意分散大家注意力免惹麻烦的做法),“夏百灵”改成了“吴莉”,同是两个字,且“莉”“俐”谐音,可见制片人的一片苦心。改名这一举动也可看出,制片人其实是希望借助这似真似假的新闻炒作来宣传该片。
至于邱华栋为何会将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得与张艺谋如此相像呢,他这样解释:“其实不仅是张艺谋、我身边很多的普通人都可能发生这些事,只不过他们不被大众知道罢了,至少当代四分之一的男人类型都会是这样,我创作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大家会这样去对号入座,因为我只是在借小说表达自己对外界的看法,是自己的精神自传。这个年代里,对谁有意见犯不着去影射什么,直接骂他就行了!有些地方是属于调侃性质,像书中有一段,名导的哥哥在回忆弟弟时说:‘……我弟弟从小就爱杀小动物,我目睹了他很多次杀戮行为。他曾把我们邻居家的猫捉来剁掉了四脚,然后再放它走,你说这小子有多狠!他还给青蛙剥皮,那时候他就放言今后也要剥一张人皮。像他一部电影中的细节一样。’因为我看过张艺谋的《红高梁》中有一场活剥人皮的戏,这是我故意写进书中调侃用的。所以很多地方我并不是故意写某一位导演怎么的,只是我都把这些事看得很平常,认为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而已,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了。”
关于电影改编
由于小说是实验小说,集十多种文体于一炉:报告、文件、日记、散文、书信、访谈、小说、诗歌等,所以改编成剧本就得有些变化,巨星公司将第一稿的改编工作交给了邱华栋,第二稿拟请邹静之来完成。既然邱华栋不承认是在影射谁的生活,那他在改成剧本时会否有意删剪一些让人联想的情节并重新设置人物关系呢?
他的回答是否定的。“改编剧本主要是将小说中的主人公抽出来变成了一个导演的成长题材,写他遇到不同女性、发生了几段爱情、拍不同的电影等,内容不变,体裁会变。”至于将来拍成什么风格,他并不在乎:“这是制片人的事,有可能拍成正剧,也有可能拍成喜剧,不过与我的关系并不大。”而邓建国表示:“这是一部低成本电影,我希望拍成一部商业片。”据悉,巨星公司正与张艺谋的副导谢东商谈,希望他能执导该片,而谢东一向低调,尤其在经过一轮热炒后,他认为影响了他接片的心情。长期做副导,真正要独立执导时他表示会认真考虑处女作的艺术水准,并不希望靠炒新闻来达到受关注的目的。
揭开真相
影射之说从何而来?
去年四月,该小说在出书之前便先拿到北京的博库网站连载,并开辟了一个网上论坛,各种评论都有,其中有一位网友写道“这本小说看似在影射张艺谋的感情生活。”于是等到该书10月正式出版时,出版商将网友的几条评论摘下来印在封四上,其中就有这一条。于是等到该小说出版后,媒体便抓住此条评语大做文章了。目前邱华栋准备在新版中去掉那条评语,希望还原小说的艺术本色。
小说为何叫《正午的供词》?
说到小说的命题,邱华栋首先表示他比较喜欢“的”字结构。作为成长三部曲,第一部叫《夜晚的诺言》,第二部叫《白昼的消息》。而这第三部的小说名,“正午”指时间,暗示人的成长,而“供词”意味着“人性在太阳光下都暴露了。”
生活中作者与张艺谋的关系?
作为一家报社的文化版编辑兼记者,邱华栋平日与张艺谋的关系并不亲密,与其他记者有点不同的是,他偶尔会与别人一起参与张导剧本的讨论。有一篇报道分析作者为何要影射张艺谋时,这样说:“当年张艺谋本来想改编邱华栋的一部小说,可后来又看中了余华的《活着》,就把邱华栋扔在了一边;邱华栋气不过,就写小说来解恨。”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是讹传,张艺谋拍《活着》时邱华栋才十七八岁,还没读大学,小说也没出几本,有何机会受到张导的青睐?
小说为何要将人物及情节设置得如此像某一人的事情?
--其实很多小说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他个人或朋友生活的影子。作者199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如今已在《中华工商时报》文艺部做了七八年的文化版编辑和记者,他接触到的和生活中熟悉的有一大部分来自工作,所以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他写的就是张艺谋导演。但仔细读过小说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很多事情就算集中放到张艺谋身上,也不会比读者从报纸上获悉的多。也许真如作者所说,他并不是在特意影射张艺谋的生活,只不过他对张导的很多新闻报道比较熟悉,安插在小说中以示调侃而已。(南方都市报/本报记者:谢晓;实习生安冉;摄影:储璨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