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见到姜武,是去年的长春电影节,虽未来得及细谈,他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银幕上更斯文、甚至略带一丝羞涩。这一次见到他,是不久前在北京的艺玛公司,与他谈了很多,记者又发现:其斯文当中还注入了几分慵懒、几分睿智,这一点可以从他慢条斯理而又富于逻辑的谈话中显现。
“职业”残障人
姜武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银幕形象恐怕就是《洗澡》中的“傻弟弟”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年他演的许多“出彩儿”的角色大多与“残障人”有关。《活着》中的瘸子,《洗澡》中的傻子等等,演这些角色往往很吃功夫。欧美许多大牌明星《洗澡》、丹尼尔-戴-刘易斯正是靠此类角色而加封“奥斯卡影帝”桂冠的,而姜武也凭借“傻子”一角获得了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等荣誉。谈起塑造这类角色的体会,姜武告诉记者:“主要是靠观察和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部队大院里,那里生活着各色人等,既有魏巍、王愿坚这样的大作家,也有老山战斗英雄,同时还有小儿麻痹、结巴、缺心眼儿的这类被你们称做‘残障人’的小人物,甚至还有被枪毙的罪犯。演这类角色不可能与他们交流内心感受,只能凭观察、凭记忆、凭想象,力求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的境界。”
总虐待自己
要说姜武也够倒霉的,几乎每接一部新戏,都会对他的形体有特殊要求。比如,《活着》中演瘸子,《洗澡》中演胖子,《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演瘦子,而在《美丽新世界》中又要求胖瘦适度。因此,这些年来,他可没少受“皮肉之苦”,不是“减肥”就是“增肥”,反正就是不让他闲着。说起“减肥”与“增肥”的秘诀时,姜武苦笑着说:“那就是折磨自己。先说减肥吧,拍《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时,一天只吃几片儿牛肉,然后就是没黑没白地锻炼,一、三、五练器械,二、四、六游泳,俯卧撑、仰卧起坐做到两眼冒金星为止,晚上也不睡觉,与朋友聊天、熬夜,把种种损招儿用在自己身上。你别说,还真有效果,一个月内竟减掉了39斤。形体是到位了,身体也快整垮了。有一次,刚一开机就憋不住了,从厕所回来还没站稳,又得往回跑,一天拉了20多次,脱水啦!”如此“减肥”,效果倒是不错,可的确是太折磨人了,那么“增肥”的滋味又如何呢?“乍一听挺美,其实比‘减肥’还难受。主要途径就是吃,而且是多多益善、不分时段,整日胡吃海塞,直到吃得恶心为止,看过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条》吗?比那滋味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后来,多好吃的东西我都不想吃了,太腻了!”就这样,转瞬间,他的体重又增至了190斤。“苦命”的姜武啊,刚刚“增肥”成功,又忙着为下一部片子“减肥”,简直成了“弹簧人”。
为哥哥喝彩
与姜文相比,姜武身上没有那种狡黠和霸气,而更憨直、更老百姓一些。有时,记者倒觉得他们哥俩的名字应该互换一下,更符合各自的特征。当问及“哥哥对你的表演有何评价?”时,姜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对我表演上的评价,一般不会亲口告诉我。”姜武说,“我哥哥是天才,他是为艺术而生的,演戏、导戏都这么出色,我从小就敬佩他,但我敬佩他并不是因为他干这一行,而是因为他那种‘宁肯委屈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的情义值得敬佩,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东西。”
想演黑帮片
大凡男人在自己的少年时代都有一种“英雄情结”,姜武亦如此。他说自己以前是个较情绪化的人,极易受大众媒体舆论导向的煽动。小时候学雷锋自不必说;初中时迷上了《姿三四郎》偷着学起了柔道;高中毕业时,正值女排辉煌,又哭着喊着要考男排;虽然最终当了演员,但那种“英雄情结”却始终未改。他说:“我平时很喜欢看‘黑帮片’,像《教父》、《恐怖角》、《美国往事》等,很欣赏罗伯特-德尼罗、马龙-白兰度这些影星,我也很想演这类电影,虽然这类角色用我们传统文化的眼光看,不能与‘英雄’同日而语,但他们体内流淌的那股‘男儿血’,则令每个真正的男人心旌摇动。不过,演这类角色,可能还只是一个梦。”
一向内敛的姜武称自己的性格是:敢说也敢做。最大的优点也是缺点就是太过善良。除了锻炼以外,他最大的爱好是钓鱼,他垂钓的秘诀在于:要对垂钓园的作息时间掌握住。鱼都是在管理员的安排下统一进食的,因此只要在进食前下钩就行了。说起他的“垂钓经”,姜武的脸上又泛起一丝儿童般的兴奋,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已经当了爹的人。(新报记者 林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