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的“倔”和“不合作”是圈内出了名的,但他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仗义执言却也是有口皆碑的。日前,记者在同他一起观看刚刚剪辑而成的电视剧《黑洞》的片花时,他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的随意与坦诚倒令人颇觉意外,渐渐才发觉他所谓的“倔”不过是对一些人都视而不见的问题讲了一些真话。
-为何会坠入“黑洞”
据陈道明介绍,他之所以会对《黑洞》这部反腐背景的刑警题材作品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这个本子既有不错的文学基础,又不乏内涵和深度,特别是他扮演的男主人公聂明宇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经历了一个从好变坏、逐步堕落的过程。他属于高层次的罪犯,是明知而故意为之,他转变的过程虽不乏社会原因,但他的生长环境及阴郁的个性、人生经历等,也是他堕落的关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描写心理冲突而非事件冲突的戏,为此,我看了很多有关犯罪心理学的书”。同时,这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次突破,这是他从艺30年来头一回以反派的形象出现。
-其实影视界也会有“水土流失”
在谈及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时,陈道明也直言不讳了自己的担忧。其焦点便是影视界文化品位和内涵的匮乏和沦落,因此,用“水土流失”来形容并不过分。他说:“几乎所有的影视剧创作都存在这一现象,电视剧‘民工化’似乎已成为了潮流。一味看重收视率,而忽视了文化品位的错误导向,使得观众成为了直接受害者。我也承认自己拍的一些电视剧是很失败的,虽然收视率不低,但却难逃篡改历史、戏说历史的媚俗化倾向。不过,我也很无奈,我也得生存。在印象中,我们似乎从未见过阿尔.帕西诺演过类似施瓦辛格的角色,但我却无法像他那样。另外,演员素质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同样存在,当初我是从群众演员做起的,而现在的很多青年演员刚一出校门就想开奔驰,为此,只能不择手段。当然,缺少一个良性的市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其实很类型化,并非演什么像什么
“虽然流通领域的电视剧我也演了不少,但自己最满意的仍然是《围城》和《二马》,不过《二马》的收视率却很低,如果说《少年包青天》有300个人看的话,那《二马》就只有3个人看了。虽然我有时为了迎合那300个人而放弃了3个人,那也是出于生存的无奈,毕竟演员是我的职业,我得靠这个吃饭。”虽然偏爱文学性强的戏,但陈道明也并不否认通俗娱乐剧所带来的空前的收视率,同时收视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依据,然而他却不会为了名利而不加筛选、一哄而上,“因为我是很类型化的演员,并非演什么像什么,有些戏我演不了。”
-演员应离角色更近,而非媒体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有关他的报道中,记者们大都提到了他的“个性”,换句话说就是与媒体不够接近。对此,陈道明称:“有的演员喜欢炒作,这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演员应该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靠角色与观众交流,淡化自我,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我就是这倔德性,估计老了以后也是个倔老头,个性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很难改变。”
-希望大家在吃“快餐”之余,也能品味一下“正餐”
因为电影《我的1919》,陈道明曾分别于前年和去年将“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以及“金鸡”影帝揽入怀中。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角色是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的外交家顾维钧,虽然“华表奖”是他从影以来获得的第一个电影奖,但他仍然认为,“在电影就如同现而今的棺材铺的今天,我的提名获奖不是一个遗憾。其实电影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是比较神圣的,面对这种不景气的现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很沉重的,我只希望大家都在吃‘点心’,吃‘快餐’的同时,也能抽出时间品尝一下“正餐”。(实习记者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