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左的遗体告别仪式明天将在京举行。在追忆这个给人们送去欢笑的作家时,他的亲朋好友和一些不知名的观众所表达出的情感让我们在编辑这个专刊时常常莫名的感动。一个肯于为别人付出的人,别人决不会忘记他。但是,他的离去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活着……王朔在祭文中说:
梁左先生1992年转入电视情景喜剧的研究和写作,他和英达先生合作推出的120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是这一风靡世界的喜剧形式在我国的首创。在这之后,梁左先生又自编自导了情景喜剧《临时家庭》;编写了电视喜剧《新72家房客》、《闲人马大姐》、《一手托两家》;改编创作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经过上海》、《称心如意》、《美好生活》等大量电视剧。他几乎是独自一人在电视喜剧这一领域奋力开掘,他的孜孜不倦和超乎常人的精力以及如同无穷之水的幽默令人惊叹,可以说正是这种勤奋和努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愉快,同时也损害了梁左先生的健康。他用透支自己向社会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在工作,这也是我们今天悼念梁左先生时心情越发难以平静的原因,我们每个他的朋友、他的观众都从梁左先生的生命中获益,而我们又给了他什么?
熟悉梁左先生的朋友都知道,梁左先生身上有一种在今天社会难得一见、几乎可以称为老派的美德。他对父母极为孝敬,在弟妹面前是忠厚长兄,在女儿面前是慈父,对他爱的人忠诚无比,视朋友为手足,他把所有当负不当负的责任都一肩担了起来。他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极为苛刻,他外表的风趣和内心的认真并存,他的原则是只麻烦自己不麻烦别人,当他沉默时就显得沉重。
梁左先生生活在我们当中,内心却自有他的一片天地,他是天真的,对未来十分好奇并怀有憧憬,就是我们说的有梦的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他有很多写作计划,有对未来生活的安排和渴望,他准备了很多惊喜提供给我们,也想给自己一个幸福,可悲的是这一切都没来得及实现,他就倒在了追梦的路上……他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和缺口。王小京(梁左多部喜剧的制片人):我认为梁左在文学语言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想起当初搞《我爱我家》那会儿,英达从美国学到了拍摄情景喜剧的技术,但在剧本方面却没有太多经验。我们和王朔几个人冥思苦想了很久,虽有想法但一动笔都落不到实处。而梁左的加盟一下子让我们找到了方向。杨立新(《我爱我家》的主角之一):昨天才接到这个消息,真是很可惜呀!写喜剧的人懂相声的很少。梁左集中了几个大的优势,他是学中文的,像很多搞曲艺的懂相声,但是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学底子。而且确实是他和英达开创了情景喜剧的先河。《我爱我家》现在回想起来,应该说是非常具有经典性的,它能够让人物之间用语言来驾驭喜剧往前推进发展。《我爱我家》的故事性并不是很强,那么短短的一两集中,故事要发展,但最后人物还要回到原位,下一集还要从这个出发点开始,这种形式在中国确实是很少见的,而且很喜闻乐见。就像老相声一样,就算翻来覆去地播,大家也看不厌。梁左是一个特别厚道、特别爱动脑筋的一个人。那么多学中文的,唯有梁左能够给姜昆写相声,唯有梁左能够把相声运用得那么娴熟,同时还把相声运用到电视剧里边,而且还把电视剧写得这么好……绝对是可以用“英年早逝”来形容他的离世的。梁左平时生活中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焦点的那种人,但是你看得出来他肚子里装着好多的学问,说着说着他就能给你讲一点有趣的东西,比如《笑林广记》呀……他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的人,但是可以用笔来表达,等他把东西写在纸上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写在纸上的这些东西是活的。最初读《我爱我家》的本子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一个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的。看着他们说的那些话,你就能想到这个人物会是个什么样子,你就会忍不住为之捧腹。一位属名半农的作者用梁左与姜昆写就的相声作品组成挽联发表在昆鹏网上,可算是普通人对梁左的一点纪念,一则为:《处长上台》《着急》《火葬指标》不是《家庭喜剧》就是《家庭怪事》、《小偷公司》《聚会》《捕风捉影》不算《特大新闻》也算《自我选择》;另一则为:《合家欢》《电梯奇遇》《老人与时代》、《天仙配》《虎口遐想》《是我不是我》。(记者 满岩 王润)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