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一个是气宇轩昂的导演,一个是桀骜不逊的明星;一个幕后,一个幕前。因为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他们走到一起。他们是导演赵宝刚和“玉旨一郎”的扮演者周杰。而这一次,他们双双走入幕前,成为我们镜头里的男主角,演绎两个男人的对话,对话的主题有关“奋斗”和“青春”。《奋斗》(blog)是赵宝刚执导的一部电视剧,因为它的热播,“奋斗”这个特定年代的词语一下子流行起来。《奋斗》讲的是“80后”的青春、迷茫和爱情。赵宝刚生于上世纪50年代,周杰是生于70年代。这三个年代的人们都在“奋斗”,但目标很不同。在赵宝刚和周杰的人生之路中,“英雄情结”很浓烈,而“70后”更崇尚“我的青春我做主”。
因为共同的英雄情结,赵宝刚和周杰在《夜幕下的哈尔滨》中为现代的人们倾情诠释“精神偶像”。玉旨一郎是赵宝刚着力塑造的一个精神偶像,而周杰很好地把这种意图彰显出来。在我们的印象中,赵宝刚和周杰同属“强势之人”。强强过招,或者英雄相惜或者两败惧伤。欣慰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前者。他们都有很敏锐的时尚触觉;他们都讲究唯美、追求完美;他们都是充满浪漫情怀的人;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主观表达愿望;也都有过“我的青春谁做主?”的迷茫……所以,他们会不约而同选择黑色的西装,也会黑白相称一张一驰,而当周杰换上一套款式别致的苏格兰风格的裤裙时,关于裙子系的角度,他会首先征询赵宝刚的建议。难得的是,这一次他们又是不谋而合。“比默契更重要的是信任。”周杰说,他很信任赵宝刚,而赵宝刚也是因为信任,选择周杰来演绎《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精神内核”。赵宝刚和周杰都觉得好的合作者仿佛一面镜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在我们的拍摄现场,恰有许多面镜子。他们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彼此,也能从不同角落看到镜子中的彼此。一虚一实情景交融。
镜头前的导演赵宝刚比较安静,他似乎很乐于被别人“导演”一把,于是很认真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周杰则比较活跃,他很积极地与摄影师沟通,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拍摄间隙,赵宝刚会坐在钢琴旁悠然弹奏一曲,五岁半的儿子正在学钢琴,本来就有些基础的赵宝刚借此又“强化”了一下琴技。周杰则对餐厅里的绘画和装饰设计很感兴趣,生活中他喜欢藏画,因此有许多美术界的朋友。而对生活环境很在意的他自然也很关注“设计”。两个男人的对话,多是内敛的含蓄的,绝非剑拔弩张也非风花雪月,我们呈现给你的则是一种低调的质感。两个男人的旅行,该是什么样的?!这次“对话”之后,赵宝刚和周杰就相约去旅行,在他们出发前,我们先与他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
赵宝刚:“外在”能影响人们的审美
周杰:造型能让演员尽快走近角色
赵宝刚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性话题,《奋斗》如此,这次新版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也不例外,无论是民族英雄王一民还是日本反战人士玉旨一郎,都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偶像的想象。
“这个戏最有价值的一条线就是玉旨一郎,我想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世界和平的角度,我们不去渲染民族情绪,当国力变强的时候,树立世界和平的观念才是明智之举。”玉旨一郎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不参与战争而选择了死,我觉得这种情操是可以和王一民的爱国精神相媲美的。”选择周杰来演玉旨一郎这个角色,赵宝刚更多的是基于对周杰的了解,“首先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当初我也想过考虑启用日本演员,但三十几集的戏通篇都在说一口很生硬的中国话,我想观众可能接受不了,于是,决定找中国演员来演。这时候,我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周杰,我觉得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韧劲,这种韧劲在玉旨一郎身上是很突出的,还有就是周杰的台词功力要比一般演员强。于是,我找到周杰,但开始他一直犹豫,他不想演日本人……”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