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阳奋强借力微博 宝哥哥再成新偶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4日11:26  重庆晨报
欧阳奋强借力微博宝哥哥再成新偶像

欧阳奋强成微博红人

欧阳奋强借力微博宝哥哥再成新偶像

新浪微博页面

  如果还在博客上码字写日记,你就完全OUT了,现在网络达人玩的是什么?是微博,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网络产品。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通过手机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网上。由于微博的字数要求和手机短信差不多,所以有人说,“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原来有‘双胞胎’姐妹是这样的”———这是稳居微博首位的李宇春进驻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时,通过新浪微博在第一时间同“玉米”们分享自己的喜悦。粉丝们第一次实现了近距离“围观”偶像的真实生活。“能在新浪微博上看见老大每天在做什么,我特别兴奋,尤其是发现在某个时间做同一件事情比如吃饭的时候。”一位春春的铁杆粉丝谈起来满脸兴奋。不仅是李宇春,黄健翔、洪晃、潘石屹,甚至争议颇大的芙蓉姐姐等名人也已扎堆入驻新浪微博,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已经40开外的“贾宝玉”欧阳奋强,也借微博的东风,用自己的幽默川味小段子,成为众人心目中新的偶像。

  不要迷恋哥 哥微博最火

  尽管只能一次性发送140个字,但小小的新锐的微博却拥有强大功能,由于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任何微博的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即时感受,看到的突然事件发到个人微博上,这样你的朋友和关注你的人可以立即在网上看到你的动态。比如不久前引起大家热议的奥运冠军张怡宁的婚礼,媒体都很难进入现场,但一位应邀参加婚礼的网友却通过微博对张怡宁的婚礼进行直播并发送了大量精彩的图片。

  新浪网站于上月开始进行微博内测,目前已经有易中天、李宇春、郭敬明李冰冰、桑兰、王宝强等各个行业的名人开通了微博。“宝哥哥”欧阳奋强也是在那个时候接到邀请加入的。昨天,“宝哥哥”告诉记者:“他们说了这个事情,我觉得也挺有趣的,所以就答应下来了。”没想到在写博客方面表现一般的欧阳奋强在微博上的表现却非常抢眼:欧阳奋强常常一天要写10条左右的微博信息,而且文字的语感完全是四川方言,常常短短两三行字就能逗得人开心大笑。而其他名人的微博就少有如欧阳奋强这么勤奋又写得这么幽默的。靠这川味幽默,欧阳奋强很快成为微博红人。

  欧阳奋强说,其实平时有啥子看法他也会发短信给朋友,有朋友发来好笑的短信,他也会转发给其他的朋友,而现在他的这些“手艺”有了表现的平台———微博。欧阳奋强说,“写微博我才不装疯迷窍的,也不装疯卖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就好了。可能有些就是比较搞笑、比较雷人的生活小事情,用四川话一写,就比较喜剧。在微博上‘说话’我是比较本色的,不装!”

  不过这些段子也颠覆了大家对欧阳奋强从扮演贾宝玉以来温文尔雅的形象,“那个超人胸前的S标志是在告诉人类,他在找他的另外一半M……”“有个妹儿急到起要找对象,我问她有啥子要求,她说:要穿正装的,就是那种穿着西装打起领带上班的人。我说:卖保险的也这个样子穿。”他的段子一个接一个,完全是一个喜欢搞怪的人物,以至于有网友就说,“他太有才了!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并且好难接受,一个宝玉那样的少年,中年以后是这样的人!”

  对大家的这些评价,宝哥哥幽默地回应称:“别迷恋哥哥,哥哥只是传说。”欧阳奋强说,其实他平时也是这样的,只是大家很少见到而已,“这些段子,有些是我自己原创的,有些是来自朋友。”据他透露,其实他写微博还是为下一部电视剧热身,“我现在就正在选景,这部电视剧也是一部比较轻松幽默的电视剧。”而对于自己的走红,欧阳奋强还不失本色地在微博上表态,“我这个年纪、皱纹都可以拌一盘豆芽了、骨头硬得很,做不成那种风情万种的SM形,是不可能成为网络红人的,网络上再火也是虚火,我只是一个网民。”

  微博当围脖 与明星零距离

  目前新浪微博的“名人堂”板块,不仅包含一线红星、体坛大腕、地产大亨,更不缺乏易中天这样的文化名人。这里每秒钟都能带给你新的惊喜:夏雨通过微博发布自己在美国西部旅行的感受;林志玲也向大家分享了当天午餐时的照片;郭敬明就掴掌事件独家声明回复……如此之多的明星、名人们对“微博”青睐有加,是因为它不用占用太多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写,就像李冰冰最近发布的微博所言:“很久没更新,不是老大不想再混江湖,实在是辗转两个剧组,不是在拍戏,就是在去拍戏的路上……”在忙碌的快节奏的生活中,李冰冰也许没有时间召开发布会,没有时间更新博客,但在拍戏间歇,轻轻按动手机,就能发布微博,在简短的文字中,个人风格反而更随性地体现出来了,让自己一瞬间的奇思妙想,一个灵感、一条感悟,都能为别人所了解,让粉丝随时随地“保持同步”。能实现如此便捷、快速的沟通,也难怪“微博”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众多媒体和明星以及大众的欢迎了。

  因为谐音的关系,“微博”被网友们戏称为围脖。著名导演宁浩在微博中写到:“认真做事,低调做人,好好享受生活。每天写围脖!”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不论是时尚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已经准备带上这条贴心的“围脖”了。

  在这个潮得不能再潮的围脖上,各路明星的表现却与他们往日给大家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刚才说的宝哥哥欧阳奋强是一个,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黄健翔是一个,S形的芙蓉姐姐也是一个。

  黄健翔在新浪微博里不见了激情放肆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调侃的评论和专业的分析,从专业体育知识的介绍,到日常轻松时刻的分享,黄健翔通过微博展现了其诙谐的一面。

  争议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微博里发表的“大家觉得我适合演《西游记》里的哪个角色”,更是瞬间引发了百人热议,网友“大雷”一句“奔波儿霸,霸波儿奔,您可以挑一个”,直叫围观网友们拍案惊绝,狂顶不已。

  面对微博 博客过时了?

  “博客已经过时了。”这是2008年7月3日,一位自称麦田的人,在博客上发出的声音。很快他成了众矢之的,反对和质疑迅速涌来,其中也夹杂着对博客过时论的点滴认同,可大多数人并不赞同轻率给博客下病危通知单。

  网络达人肯定听说过Twitter(中文:推特),这个诞生于2006年的美国“小鸟”(Twitter意为“小鸟的吱吱喳喳”)是微博的开拓者。虽然拥有NBA明星奥尼尔、小甜甜布兰妮、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等名人拥趸,但直至去年奥巴马借助其成功竞选美国总统后,Twitter才风靡全球。

  今年起,国内迅速出现一批Twitter追随者:9911微博、同学网微博、新浪微博、云聚等纷纷内测上线。国内微博一诞生就受到了热烈拥护。上个月新浪微博正式公开注册,短短一个月内,注册用户已达到2500万,一大批明星名人纷纷在此“落户”,吸引了大批粉丝的追捧。发轫于民间的同学网微博则是普通人天下:简单的事件、普通人的心情、草根的精妙言语……同样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相比博客,微博具有三大特性:便捷性,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交流方式创新性,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 follow(跟随),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follow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上瘾。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内容原创性:微博网站现在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客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客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140个字的简单随性

  越来越多的人对微博青睐有加,门槛低是最主要原因。相对于前几年流行的博客,140字的微博简单许多。就如网友所说:“哪怕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就能使用微博。”三言两语就可记录现场,发感慨,晒心情,无需长篇大论,关键是谁会对140个字的内容字斟句酌呢?

  “感冒了,真烦!”“中午吃什么呢,让人发愁。”“又被老板批了,哎……”类似这样的自言自语甚至是唠叨的只言片语,就是微博上最常见的内容,这种简单的记录方式契合了当今人们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特点,尤其是对了文字能力正逐步蜕化的年轻人的胃口。

  微博在遭追捧的同时,也受到不少人的诟病。有语病的句子,碎片化的语言,因快速更新信息被迅速淹没,微博因此被斥责为“无聊人的行为。”面对这样的说法,微博推崇者纷纷反击,在他们眼里:“尽管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所有的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此外,140个字的限制还导致大量原创内容被爆发性地生产出来,微博上网友们的经典语句不断:“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是这样的,张总:你在家里的电脑上按了CTRL+C,然后在公司的电脑上再按CTRL+V,这是肯定不行的。即使同一篇文章也不行。不,不,多贵的电脑都不行。”……更有专家指出,越是简单,就越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微博的流行至少预示着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的来临。

  本版文/本报记者 秦小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