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中国元素的运用
关于中国元素的运用可谓《木乃伊3》焦点中的焦点,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话题。从影片的整体来看,《木乃伊3》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认识:一知半解
以加入中国元素的影片占据中国巨大票房市场,是好莱坞大多数电影公司几年前就开始谋划的事情。《木乃伊3》在这一系列时隔10年之后决定放弃埃及走进中国,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影片导演罗伯·科恩显然是在仓促之中被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并且不得不开始为了完成这门功课去搜集一切关于中国元素的资料。可惜的是,罗伯·科恩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儿子并没有能够给他提供更详尽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资料,导演在对中国历史文化一知半解的状况下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作。
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中国元素在《木乃伊3》中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就像李连杰说的一样,中国本来就没有木乃伊,把这部叫做《木乃伊3》的电影硬是移到中国来,可能这一命题本身就有些一知半解的味道。相反,《功夫熊猫》的导演布雷克从小就是中国功夫迷,对于中国功夫的熟悉可谓如数家珍,再加上从诸多中国功夫电影中所获取的关于中国元素的资料,《功夫熊猫》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自然像模像样了。
创意:不占便宜
认识上的不成熟原本可以用创意来进行弥补,或者是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功夫之王》同样是一部中国元素运用不太成功的影片,但是李连杰加上成龙这样的创意组合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
可惜,《木乃伊3》并没有这样的创意,反而把运用并不成熟的中国元素当成最大的卖点,可谓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元素:无法深入
《木乃伊3》关于中国元素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指出,文化上的嫁接在电影全球化的风潮下是很正常的,但是文化嫁接的前提是对于彼此文化的深入了解。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博士表示:“《木乃伊》系列电影属于在电影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探险片,其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异域风情。《木乃伊3》中加入的中国元素就是典型的东方景观,主要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东方的想象。不过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过于一知半解,难以深入中国文化的本质。这也是让中国观众觉得难以接受的原因之一。”
票房:决定一切
对于这部原本就冲着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票房潜力的影片来说,《木乃伊3》的票房才能决定其最终成败。石川说:“《木乃伊3》加入大量中国元素还是出于占据中国票房市场的考虑。中国市场的票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好莱坞还是相当重视的。如果《木乃伊3》能够为好莱坞进一步打开中国电影市场,那么这部电影应该算是成功的。”
如果追溯电影诞生初期价值的话,那么《木乃伊3》所承载的奇观效应以及逗你玩的精神还是值得关注的。作为一部好莱坞典型的商业大片,《木乃伊3》在商业上的操作以及对于市场敏锐的嗅觉仍旧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木乃伊3》的商业娱乐精神的纯粹和彻底性也是当代中国电影人值得去思考的。